留学生林俊(留学生林俊遇害案)

一到年关,每个离家求学的孩子都神采飞扬。

殷切地等待返乡。

但有一群人,常常无缘春节的热闹和团圆的温馨。

他们就是留学生。

背井离乡,已经足够心酸。

而他乡,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让一些孩子被迫与亲人彻底分离。

三年前,留学生江歌在日本被害,她的母亲至今还在维权奔波。

两年前,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国被杀,案件后续依旧没能尘埃落定。

距离的遥远,法律的差别,都让这些案件变得棘手无比。

七年前震惊全球的加拿大留学生碎尸案,也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几乎要被世人遗忘的案件里,中国留学生林俊被猎奇地虐杀。

甚至,网上还肆无忌惮地流传着凶手奸污、肢解他的视频。

事件之恶劣,过程之残忍,让世界一片哗然。

在Netflix最新释出的纪录片里,这个大案背后更多令人细思恐极的始末,得以一一还原。

《猫不可杀不可辱:网络杀手大搜捕》

Don't F**k with Cats: Hunting an Internet Killer

2012年5月25日,一段惊悚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漫长而煎熬的十多分钟里,一个白人男子将一把冰锥反复刺入一个亚洲男子的身体。

继而这名男子将死者的头颅割下,放血。

奸尸后吃掉部分肉体,并对死者的尸体进行肢解。

被肢解的身体一部分被丢弃在垃圾场,另一部分被打包寄往学校和党派职能部门。

经证实,这段视频完全真实,死者就是失踪多日的留学生林俊。

有了视频的佐证,警方很快锁定了嫌疑人,卢卡·马尼奥塔。

他曾做过色情片演员,当过男妓。

有虐杀猫狗的爱好,迷恋现实和电影里的变态连环杀手。

看上去就像是影视作品里最典型那种的杀人犯。

面对警方的抓捕,没有躲藏,毫不畏惧,顺从坦然地面对自己想要的结局:

被通缉、报道、逮捕,全球出名。

案件本身有着太多耸人听闻、耐人寻味的部分,早已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演绎。

多伦多媒体曾经制作过一部叫做《性、名利及谋杀》的纪录片,试图去探究卢卡的犯罪根源。

然而由于当时案件尚未判决,法院以「禁止公开涉案信息以免影响司法公正」为由,禁止了其播出计划。

这部短片极尽猎奇地艺术化凶手,解禁之后也鲜有关注,评价甚低。

但网飞选择了另辟蹊径,去揭示那些被人忽视的细节。

不消费死者的不幸,也不夸张凶手的狂妄。

这样的独到和客观,让这部罪案纪录拿下了豆瓣8.9、IMDb 8.4的高分。

片中讲述和探讨的,是整个事件中至关重要的一块拼图:

互联网。

原来早在2010年,卢卡就已经在互联网上暴露出犯罪的迹象。

他上传了一段虐猫的视频。

狭小局促的房间,一张铺着狼头床单的床。

一个穿着帽衫的青年,把两只小奶猫装进了真空压缩袋里,然后用吸尘器慢慢将袋子里的空气抽干。

两只小猫就此失去了生命。

这个视频激怒了不少爱护小动物的网友,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谩骂和诅咒。

甚至有一群人自发组成了一个人肉小组,共享信息。

以求破解视频,抓住这个残害动物的凶手。

了解犯罪心理的人都知道:

不少恶性杀人犯在开始杀人之前,都有过虐杀动物的行为。

杀戮带来的快感一旦发酵,就会导致更加危险的后果。

《心灵猎人》中描述的第一个连环杀人犯Ed,曾经就活埋、肢解过猫咪,并由此开始沉溺于虐杀的乐趣。

人肉小组担忧这次视频中的虐杀也会升级,曾向执法机构求助。

但可惜,无论是在虐杀动物还是网络暴力视频方面,当时的法律都是一片空白。

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揪出这个危险人物。

通过分析插座的型号、吸尘器的品牌和狼头床单的网上购买记录等影片细节,锁定了虐猫者可能生活的地区。

并且顺着视频上传的帐号,一步步了解他的各种嗜好和品性。

然而,查得越深,真相越让他们感到恐惧。

部分暴露出来的蛛丝马迹,似乎是对方故意设下的陷阱,就等着别人来挖掘分析。

卢卡在享受着这场追逐战,就像他在网上故意点赞的那部《猫鼠游戏》。

他有好些马甲,偷偷潜伏在人肉小组里。

时不时主动泄露一些关于自己的图片和信息,挑衅人肉自己的网民。

或是再发布一段虐杀小猫的视频,刺激组员们焦灼不安的情绪。

虐杀手法也愈发残忍。

不是让小猫在浴缸里被活活淹死,就是任其被一条巨蟒生吞。

组员们顺着更多的视频内容摸清了他的真实身份,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堆虚构信息轰炸:

卢卡在网上散布了大量关于自己的虚假绯闻和合成照片,假装是个纸醉金迷、声名显赫的大明星。

一个谎言被揭穿,就制造另一堆谎言让网民们继续疯狂解密。

看着这么多人费尽心思寻找自己,前所未有的存在感和曝光度让他非常满足。

尽管小组一次又一次地报警,但警方至始至终都无能无力。

这样的无力感让不少人选择了放弃,退出了群组。

事件的热度也渐渐褪去。

但是,每当舆论一消停,卢卡就再次出现在网上,发布一条新的虐杀视频。

好像是在故意引诱:

来啊!大家都来关注我、讨论我、追踪我啊!

然后,就是那条杀人预告。

在预告里,他狂妄地告知大家,自己会在下一个视频杀个人让大家刺激刺激。

愈发出格的他,甚至开始主动出击,反侦察到小组组长的工作场地。

拍摄了一段视频,明确地向他们的人身安全挑衅。

小组的成员们陷入了恐慌,于是再次报警。

现在他们手里,有卢卡多次虐杀动物的视频,有他捏造的大量偏激信息,有他沉迷虐杀犯罪的证据。

但所有这些,都没有引起警方的重视。

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些互联网上虚假的信息,一切都不可信。

包括案发当日上传的那则可怕的视频。

组员们将它发给了唯一认识的一位警探,告知了这起案件的严重性。

但一天过去了,渺无音讯。

等到装有残肢的包裹寄到了政党办公部门,警方才正式立案调查。

调查进行了多日之后,人肉小组这两年搜索挖掘的所有信息,才首次受到了执法部门的重视。

看到这里,应该有不少人会和鱼叔一样,很想将林俊的不幸,归咎于警方的不作为。

明明在这两年间,有无数次机会将一切罪恶扼杀在摇篮里。

就像看到微博上那些虐杀动物、霸凌弱者的残忍视频图片后。

大家总是期待着警方能够尽快做出回应,给予严格的惩处打击。

如果只是这样,那Netflix这部纪录片只不过是又一个煽动公愤、鼓吹私刑的偏激作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从头到尾,人肉小组的成员就像是卢卡一手操纵的傀儡。

所有的调查、曝光和分析,正巧遂了他的意。

他做出所有骇人听闻的行为,甚至不是为了取乐;

真正追求的,正是组员们给他带来的那份众星捧月般的名气。

所以组员们没法为自己的追凶经历自豪。

他们甚至开始怀疑、自责,是不是小组的步步紧逼助长了卢卡犯罪的气焰?

这个带有明显表演型人格的自恋狂,如果缺少观众,是否就难以继续自己的血腥演出了?

在彻底的邪恶面前,所有的善良和愤慨都被利用。

被怒火牵着鼻子走的他们,曾经也犯过大错:

误以为一个假冒的网络喷子是真的虐猫者,便一拥而上疯狂声讨。

却没想到,对方只是个借由网络骂战排遣情绪的严重抑郁症患者。

在收到「去死吧」的诅咒之后,真的选择了自杀。

一个悲伤的普通人,成了这场网络大战的牺牲品。

在大量网民还期待着靠人肉、辱骂惩罚罪人的当下,这个事件却揭示着:

人肉搜索、网络骂战,根本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

会做出残忍行径的人,根本没有常人那样的道德观和羞耻感。

有时候浪潮般的指责和谩骂,反而会激发他们继续作恶的快感。

好比一些性犯罪事件中,受害者的哭喊和反抗反倒让罪犯们更加享受、得意。

罪恶就像是一颗藏身于人群之间的定时炸弹。

最好的处理方法,绝不是由一般大众去激化它们爆炸。

当然,对于危险的隐患也不能坐视不理。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理智得当的「拆弹专家」:

针对相关恶行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专业科学的执法部门进行监控管理;

重视隐患的存在,摸清犯罪的意图,谨慎地扼制住恶行的爆发。

在纪录片最后,人肉小组的组长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当我们旧事重提,是不是在再一次喂养卢卡变态的自恋?

正如当初的人肉行动,其实是在满足他的虚荣和欲望。

我们都是共犯吗?

拍摄纪录片的团队,包括此刻写下这一切的鱼叔,是否都是在为这样的罪恶做无益的二次传播?

这是一个难以解答的悖论。

我们需要这样的内容来了解、警惕现实的黑暗,但又不得不承认:

关于罪恶的传播,的确是下一场犯罪得以滋生的养料。

正如在后续的调查中,世人才察觉,卢卡的所有犯罪都是在演戏和模仿。

他对自己人格特征的塑造,很明显参考了电影《美国精神病人》。

他杀害林俊的场景和凶器、拍摄视频的剪辑和分镜,甚至是被捕后面对审问的动作和说辞,完全照搬了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本能》。

这些作品的创作和流传应该为这些生命的消逝负责吗?

鱼叔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不过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Netflix才没有对杀人案本身大费笔墨。

二次曝光就是二次消费,也会带来无法避免的二次伤害。

解读过多,你我都不过是下一个深陷其中、可笑又残忍的帮凶。

就像那些叫嚣着要像卢卡折磨小猫一样折磨他的人,倘若真的实现,难道不是和虐杀林俊的卢卡一样残忍变态。

最初也许是被善意驱动,最终却是在施加那些被自己指责的暴力。

所谓的惩恶扬善,不过也是在宣泄自己残忍又恶毒的情绪。

甚至有一些网民在得知整个事件后,至今还在对受害的林俊进行恶意的揣测。

消费他被害过程的残忍和猎奇,污名化他的同性恋身份和留学生背景。

这样讽刺又黑暗的现实,比罪案本身更加令人喘不过气。

自以为的洞悉一切,可能只是管中窥豹;

自以为的正义之拳,可能只是无用暴行。

生活在被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浸淫的当下,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每一个人也都是帮凶。

我们还能做什么?

别再妄下论断,切记谨言慎行。

永远心存善意。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1101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27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27日

相关推荐

  • 德州高中排名_德州高中排名前十

    1.德州市第一中学 德州一中创建于1929年,学校曾为山东省首批办好的十九所重点中学之一,现为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 2.德州市第二中学 德州市第二中学,是省级重点中学,有“华东名校”美誉。学校始创于1916年,原名博文中学,1952年定名德州第二中学。 3.德州市实验中学 德州市实验中学创建于1997年2月,是一所市属重点中学,市级文明单位、市级花…

    2024年3月27日
  • 北海道大学学费_北海道大学学费一年多少

    ​今天蔚蓝留学网老师讲一下北海道大学专业设置有哪些?学费一年多少钱 北海道大学(英语:Hokkaido University;日语平假名:ほっかいどうだいがく),简称北大(ほくだい),是本部位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的日本顶尖综合研究型国立大学,也是日本旧帝国大学之一。 北海道大学简称北大,位于北海道首府札幌,札幌作为日本的第五大城市,面积达到了1121平方公里,…

    2024年4月18日
  • 哪个学校法律专业好

    法学类专业因为在将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也可以从事相关律师的工作,或者从事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相关工作。法学类,包括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安学等专业类。是许多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过程中,非常喜欢选择的专业大类。那么,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有哪些大学的法学专业比较好呢?陕西省目前唯一正规注册的经国家有关行政机…

    2024年5月21日
  • 法国勒芒大学qs

    轮胎属于橡胶制品,是汽车上最重要的部件。轮胎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耗用橡胶量的50%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

    4天前
  • 世界公认十大最强大学

    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广阔舞台上,四大权威排名机构——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以其独特的评价体系和严谨的评估标准,为全球学子勾勒出了一幅幅顶尖学府的壮丽画卷。 然而,在这四大榜单的前十名中,英美高校几乎占据了所有席位,欧亚大陆的顶尖学府虽偶有闪耀,却整体显得相对…

    2024年12月16日
  •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排名全球排名

    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怀卡托大学 成立于1964年,是新西兰政府资助的8所公立大学之一,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更以法律、管理、计算机、自然科学和教育见长,被誉为“南半球的哈佛”。 怀卡托大学通过与当地、新西兰全国以及全球行业的紧密联系,为学生创造了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机会。并且为所有学生提供完善的学生支…

    2025年6月20日
  • 韩国岭南大学和国民大学

    随着疫情影响,以及亚洲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亚洲留学的热度近几年不断升高,越来越多人想在“家门口留学”,因此亚洲留学的优势愈加明显,而亚洲大学排名也成了众多人留学参考的重要榜单。以中国内地、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中国澳门等经济强势国家或地区逐渐成为了世界留学热门地。 今年6月,泰晤士高等教育已经发布过一份亚洲大学排名。间隔了许久,全…

    2024年11月12日
  • 朱莉亚音乐学院_朱莉亚音乐学院天津校区

    近日一份2023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最新公布了全球前120名的表演艺术院校的名单。其中纯音乐类别的院校中,英国的皇家音乐学院(RCM)排名第一,茱莉亚音乐学院掉到了第五。中国有4所院校挤进榜单。香港演艺学院排在第13位,中国中央戏剧学院排在第40位,北京电影学院排在第53位,上海音乐学院排在第75位。 而作为中国音乐艺术院校最高学府之一的央音竟未入榜,不免…

    2024年3月17日
  • 香港理工大学收费标准

    香港理工大学是我国香港地区的一流名校,QS全球排名前百,该校不同课程的学费不同,大部分课程学费约15万港币-20万港币,约合人民币13万元/年-18万元/年。 以下是2025年香港理工大学一年学费盘点—— 一、本科学费 内地学生的学费为160000港币,约合人民币14.5万元/年。 二、研究生学费 1、大部分课程学费约15万港币-20万港币,约合人民币13….

    2025年2月11日
  • 哈佛大学娱乐活动

    在大众的思维中,姚安娜这位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本应在科技领域发展。而她,却毅然踏入了娱乐圈。她的选择引发了很多讨论与猜测,究竟是什么促使她做出了这样跨越度很大的决定? 姚安娜出生于1998年1月14日,成长在一个极其优渥的家庭环境中,她的父亲是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 从5岁起,姚安娜就踏上学习之路,开始学习一些技艺。据传,她的周末被各类兴趣…

    6天前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