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2多少分

封面图 |《最好的我们》剧照

1

问: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冯叔,您当年参加高考时是怎么样的?

冯叔:1977年,高考恢复。

由于我叔叔是「文革」前的浙大毕业生,我很早就知道上大学很好,也很重要。只不过在此之前,高考停止了11年。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大学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所以,突然听到马上要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我意识到上大学跟自己是有关的,我就立即开始备考。

因为家庭环境的熏陶以及父亲的工作的缘故——家族里前面好几代人都有教书的和读书人,我父亲也擅长写字、画画、写文章——我从十四五岁开始就一直在读书,家庭教育让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因此在备考期间,我没有觉得特别吃力。

我备考的重点是数学。当时没有老师,也没有教材。我母亲从同事那找来了蜡板刻印的资料,我就用这些资料来复习。

之后上了大学才知道,我们这拨人,高考时觉得最难的就是数学。我们班上,数学最差的高考只有七八分,我考了32分。但是我们文科考得非常好,平均分达到了要求,所以被西北大学录取。

2

问:对您而言,高考意味着什么?

冯叔:在当时那个时代大背景下,因为高考恢复,许多人都做出了新的人生选择。

由于我姐姐去农村插队了,按照当时的政策,我可以不插队。那一年我刚好高中毕业,家里给我联系了工作,到母亲单位的子弟学校教书——大概是因为我读过大量的政治、历史、哲学类的书,可能是让我教这些。

因为考上了大学,就没有去家里联系的子弟学校工作,转而进入西北大学,开始了4年的大学生涯。可以说,因为那一年高考恢复了,我的人生也随之而改变。

有意思的是,西北大学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我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四川大学哲学系,其次是西北大学历史系,第三志愿是延安大学中文系,结果被录取到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后来我们专业变成了经济管理学院。班上好多同学,比如张维迎、魏杰、刘世锦等,后来都成为了著名的经济学家。

3

问:当时你才十几岁,为什么会读政治、历史、哲学类的书?

冯叔:之所以会读这些书,首先就是刚才提到的,家庭的熏陶。其次,我在中学时,非常幸运地碰到了一位对我影响很大的老师。

老师姓苏,她的家世背景非常独特,她父亲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因为一些特别的际遇,她父亲早早地离她而去。她考入了师范,最后在中学教历史,成为我的班主任。那个时候,她身体不好,我和同学去看望她。她住在一个昏黄的小房间里,靠在床上,给我讲述那些家族故事,以及她读过的历史,告诉我应该怎么样认真读书,来改变社会的不公正。

这样一个特别的经历,给我带来巨大的冲击。我便去找书读,苏老师也把她的藏书送给我。于是我就开始读这些人文、历史类的书,想去探寻改变社会的规律,改变社会的方法。

刚好在我十四五岁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条件允许读的书,首先就是马列的书,比如《资本论》《马恩选集》《列宁选集》,以及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的《哲学笔记》《国家与革命》,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等等。

当然我读得最多的还是《共产党宣言》。当时有个说法,「毛主席说《共产党宣言》要看100遍」,我就反复地看,一些重要的段落我都能背诵了。

那个时候年纪小,很多东西看不太懂,不太理解。看书时知道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于是又去看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书,看古典哲学,比如黑格尔的《逻辑学》,以及费尔巴哈、培根等人的书。虽然很多都看得半懂不懂,但毕竟有了一些逻辑思维的训练,这也为我上大学之后的学习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我又对历史感兴趣,看了《三国演义》,很佩服诸葛亮,于是又找来《三国志》《诸葛亮集》看。之后我很想要一套《史记》,想让父亲买。一开始父亲不给我买,我就借来《史记》自己去抄,像使「苦肉计」一样,最后他花了10块钱给我买了一套《史记》。

前一阵我翻出这套书看,当时买书的发票还夹在书中。1975年,买这套书花了10块钱,也不算便宜。父亲买《史记》时,还搭了一套《汉书》。为了读这些书,我又学习文言文,之后就养成了习惯,看一些文言文的书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

当时正批儒评法,中华书局出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一些古籍,这些古籍可以在西安的古旧书店买。买书需要介绍信。我从十四五岁开始,一直到十八岁上大学之前,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拿着父亲单位的介绍信去古旧书店买点书回来。

我父亲一直在单位负责政治和宣传工作,他们那儿有不少图书和资料,有些书我也可以经常拿来看。

4

问:那,您读高中那会,除了看书,还干了些什么?

冯叔:高中那几年,尤其是高中后半段,我记忆深刻的,是自己参加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虽然那时候年纪很小,十七八岁,但是受大环境以及所读书籍的影响,我一边学习,一边琢磨一些很大的事儿。比如,我当时觉得,中美苏三国的关系,就跟魏蜀吴三国一样。大概是在1976年的冬天,我把自己有限的三国知识和对中美苏三国关系的看法结合到一起,写成了一篇文章。

我觉得自己的文章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就想把它印出来。我知道家附近的幼儿园住着一个老先生,他家里有刻蜡板的钢板。过年前,在一个大雪天,我跑到他家借钢板,我说了半天,最后他同意把钢板借给我,还说,「印好了你也给我一份」。没想到,当我去还钢板时才知道,他竟然病死在大年初一。

过年的时候,我就在家刻蜡板,把这篇文章印出来之后到处散发,还找通信地址,寄给了好些人。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当时把文章寄给了北大研究世界史的周一良教授。没想到,过了四五年之后,我快要到北京读研究生时,居然收到了周教授的一封回信。

他是唯一回信鼓励我的。收到回信之后,我就想着要带着这封信去北京找周教授。但后来我到北京之后,因为很多原因,也没有见到他。不过我也知道了,在给我回信之前,他曾遭受过一些挫折。文革期间他参与了「梁效」写作班子,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受到批判,被关押审查。

此外,我父亲的一位朋友也把我介绍给西北大学的一位梁老师。我带着自己的文章去找梁老师,请他点评。梁老师也给了我很多鼓励,说「你年纪这么小,能写成这样,很好。以后可以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没想到的是,考入西北大学之后发现,梁老师竟然是我们系的老师,教我们经济史。我感觉特别高兴,听讲也更加认真。梁老师给我们讲的近代经济史,尤其是中共在延安时期的经济史的一些内容,我现在都还有印象。

除了折腾这些事,上大学之前,我一边看书,一边想参与到社会上的事里,对社会的变化、对社会上的一些事和一些重要的人也特别有兴趣。

1976年初,周恩来总理去世。之后没过多久,学校开展学工学农,我跟班主任提出来,我不上学了。班主任问我打算干什么。我说,「除了学工学农,我要去闯天下,要去游历,去见那些最牛逼的人。」

班主任很开明,也理解我们,说,「那你去吧,我不算你旷课」。

1976年夏天,我就跟一个小伙伴一起去了上海。当时上海有很多工人写作班子,有不少讨论理论的杂志,比如《学习与批判》《朝霞》等。当然,上海也出了很多文革期间很红的人,比如张春桥、王洪文、朱永嘉,等等。到上海之后,我们专门去参观了一大会址。

回来之后,继续社会调查。我又去了我姐姐插队的农村,在农村找知青,向他们请教,跟他们一起观察农村社会。

在我姐插队的那个村里碰到一件事,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和很多陕西的农村一样,那个村子中间有一条大路,路两边都是房子。村头还有几棵树,树周围有一块空地,是一个可以聚集扎堆的地方。有一天,我在路边走,看到一位父亲在追打儿子。儿子跑得快,父亲撵不上,就在后边骂,「狗日的,你给我站下。早知道是这样,就不要你这个怂娃了。」那个小孩特别有意思,一听到这话,立即停下来,回过头说,「你阿达(关中方言,哪里的意思)是为了要娃,你是为了馋和(关中方言,快活的意思)」。小孩的意思是,「你当年要我也不是为了我,你是为了做爱,快活,所以我也不感恩。」

我当时听了觉得特别乐,之后我一直想这个事:生命的过程,到底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父母「创造」了这个孩子,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孩子诞生,肯定是被动的,但最后成为了一个社会人,又是主动的。所以,主动和被动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非常有意思。

从农村回来,又在我们院里看到了一次父亲打儿子。这位父亲是个当兵的,在院里撵着孩子到处跑,他一边追还一边喊,「狗日的,你给我站住。别跑了,你就是跑到台湾,我也要把台湾解放了。」

虽然那个时候总是听到「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宣传,但是台湾在我的印象中,是十分遥远的地方。听了这个父亲的话,就觉得他要撵上儿子并打他一顿的决心实在是太大了。那个时候,我也想不到,二十多年之后自己居然会跑到台湾去做房地产。

这些观察、体验,都刺激着我去思考,也刺激着我想要更深入地去了解社会。

我们中学附近有一个叫景龙池的地方。我一个同学还曾带着我去胡同里见过一个「神人」。这个「神人」曾经是国民党军医,在那个年代,「出身不好」的他当然是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不过,我们去找他,他也不烦,还给我们讲历史,讲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

他讲的历史,跟我从别处听到的很不一样。于是我开始知道,历史不是那么简单地由一个人说的,其实很多人都在说历史,而且历史有不同的侧面。

主要就是这样一些事情。

5

问:跟现在的高中生活,确实很不一样。今年又有一千多万年轻人即将走进考场,冯叔对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

冯叔:对于多数青年人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一个巨大的机会。比如说,你通过努力,从山沟里考到清华、北大,当然就改变命运了。当然,你也可能在城里,没能考上清华、北大,这也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在走下坡路。

但是,我觉得,考试在中国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在18岁到30岁这一段,通过考学改变命运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某种意义上说,高考是人生的一次「撑竿跳」。这个支点你做好了,可以跳得很高。跳到985、211、双一流,这是一个跳法,跳到普通大学,也是一个跳法。

所以我还是期待大家认真准备,努力考好试,也祝愿考生们在考场上有良好的发挥,取得满意的成绩。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1465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30日
下一篇 2024年1月30日

相关推荐

  • 中国石油大学国外留学

    来源:【未来网】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近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24级来华留学生新生入学教育举行。学校留管老师、大兴公安出入境警官和近30名留学生新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校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建平主持。 黄建平对来华留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一周年,每个学子身上都承担着更为重要的时代责任。希望来华留学生努力在学校实现自…

    2024年12月7日
  • 中国大学真实实力排名_中国大学真实实力排名榜

    说起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悍的高校组合,必然得是985工程,985工程大学代表着全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每一所单拎出来,也至少都是“百里挑一”的名校。 所谓名校,意味着光环与荣誉多,学科专业出色,科研水平在线,师资力量雄厚,以及综合实力强悍,那么,你知道我国985大学队伍中,综合实力最强悍的是哪几所院校吗? 关于我国高校综合实力的排名,许多机构都发布过排名榜单,今…

    2024年3月6日
  • 福建省二本大学排名

    一直以来,福建的高考学生都是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高考考生十分羡慕的对象。因为福建的高考人数比较少,在福建录取的院校数量又非常多,使得福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较低。有网友形容在福建考三本的分数可以读河南考生一本分数才能上的大学。虽然在福建参加高考有很多优势,但是福建的高等教育资源却不是很丰富,与福建作为我国经济大省的地位不太匹配。据教育部数据显示,福建共有89所高等…

    2025年6月26日
  • 加利福尼亚州邮编

    加利福尼亚,原隶属于墨西哥,后被美国占领,如今怎么样了? 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州政府位于萨克拉门托。截至2019年7月1日,加利福尼亚州常住人口3951万,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州;面积423970 平方公里,仅次于阿拉斯加州和得克萨斯州,排名美国第三。 2021年,加利福尼亚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万亿美元,排名美国第一,是我国广东省的经济总量…

    2023年12月3日
  • 爱丁堡龙比亚大学diploma课程

    由南山控股出资兴办的烟台南山学院(Yantai Nanshan University),是经教育部认可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该校地处山东省烟台龙口市,还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 1988年学校创立,当时名为新华职业高中。1992年,学校更名为龙口市南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6年,学校名称变为南山职业培训学院。1998年,又更名为南山职业专修学…

    2025年7月22日
  • 世界大学排名榜前十名有哪些

    2025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 今日正式揭晓 榜单显示 清华大学连续第七年蝉联中国内地高校榜首 排名世界第12名 其后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来源:海峡教育报 编辑:祝融

    2024年10月18日
  • A股两大信号突然闪现!中芯国际和寒武纪皆创历史新高!

    中芯国际和寒武纪皆创历史新高! 今天上午,科创板成为了市场人气最旺的地方,科创50指数涨幅扩大至5%。其中,中芯国际一度涨近15%,股价创历史新高;寒武纪一度涨超8%,股价续创新高,并再超茅台股价。 资金面上,上周内地市场上报股票ETF18只,其中10只为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新成立股票ETF15只。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这些股票市值的不断增大,必然会引来…

    2025年8月28日
  • 北京新东方学校(北京新东方学校地址在哪里)

    中考过后,是一道公立转轨国际教育的分水岭,很多中产家庭在这个阶段出于种种原因准备给孩子转轨国际路线。 很多临时转轨家庭会首选公办国际部,家长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公办国际部师资好、管理严格、升学结果好。 所谓的升学结果好也是假象,家长们用局部代替整体,用部分升学好的学校、部分申请结果好的学生自动带入了所有学校和所有学生,也忽略了彼此生源的差异而体现的教育加工能力的…

    2023年10月6日
  • 202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5月23日,“高准中国大学排行榜”(2023)正式对外发布。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位居前3强。 浙江大学第4,上海交通大学第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6,南京大学第7,中国人民大学第8,武汉大学第9,华中科技大学第10。 前100强榜单如下:

    2024年12月24日
  • 宾汉姆顿大学美国排名

    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常常会通过校名来了解大学的实力和层次,在我国就有一些以“第二”命名的大学,那么为什么这样命名?全国含有“第二”二字命名的高校又有哪些?今天就来一起看看吧! 其实以“第二”命名,是因为这些高校在命名或者更名的时候,在属地已经有一所相关学科的特色院校,为了作为区分,则加上了“第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学校介绍: 北京第二外国语…

    2025年1月7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