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2多少分

封面图 |《最好的我们》剧照

1

问: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冯叔,您当年参加高考时是怎么样的?

冯叔:1977年,高考恢复。

由于我叔叔是「文革」前的浙大毕业生,我很早就知道上大学很好,也很重要。只不过在此之前,高考停止了11年。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大学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所以,突然听到马上要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我意识到上大学跟自己是有关的,我就立即开始备考。

因为家庭环境的熏陶以及父亲的工作的缘故——家族里前面好几代人都有教书的和读书人,我父亲也擅长写字、画画、写文章——我从十四五岁开始就一直在读书,家庭教育让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因此在备考期间,我没有觉得特别吃力。

我备考的重点是数学。当时没有老师,也没有教材。我母亲从同事那找来了蜡板刻印的资料,我就用这些资料来复习。

之后上了大学才知道,我们这拨人,高考时觉得最难的就是数学。我们班上,数学最差的高考只有七八分,我考了32分。但是我们文科考得非常好,平均分达到了要求,所以被西北大学录取。

2

问:对您而言,高考意味着什么?

冯叔:在当时那个时代大背景下,因为高考恢复,许多人都做出了新的人生选择。

由于我姐姐去农村插队了,按照当时的政策,我可以不插队。那一年我刚好高中毕业,家里给我联系了工作,到母亲单位的子弟学校教书——大概是因为我读过大量的政治、历史、哲学类的书,可能是让我教这些。

因为考上了大学,就没有去家里联系的子弟学校工作,转而进入西北大学,开始了4年的大学生涯。可以说,因为那一年高考恢复了,我的人生也随之而改变。

有意思的是,西北大学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我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四川大学哲学系,其次是西北大学历史系,第三志愿是延安大学中文系,结果被录取到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后来我们专业变成了经济管理学院。班上好多同学,比如张维迎、魏杰、刘世锦等,后来都成为了著名的经济学家。

3

问:当时你才十几岁,为什么会读政治、历史、哲学类的书?

冯叔:之所以会读这些书,首先就是刚才提到的,家庭的熏陶。其次,我在中学时,非常幸运地碰到了一位对我影响很大的老师。

老师姓苏,她的家世背景非常独特,她父亲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因为一些特别的际遇,她父亲早早地离她而去。她考入了师范,最后在中学教历史,成为我的班主任。那个时候,她身体不好,我和同学去看望她。她住在一个昏黄的小房间里,靠在床上,给我讲述那些家族故事,以及她读过的历史,告诉我应该怎么样认真读书,来改变社会的不公正。

这样一个特别的经历,给我带来巨大的冲击。我便去找书读,苏老师也把她的藏书送给我。于是我就开始读这些人文、历史类的书,想去探寻改变社会的规律,改变社会的方法。

刚好在我十四五岁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条件允许读的书,首先就是马列的书,比如《资本论》《马恩选集》《列宁选集》,以及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的《哲学笔记》《国家与革命》,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等等。

当然我读得最多的还是《共产党宣言》。当时有个说法,「毛主席说《共产党宣言》要看100遍」,我就反复地看,一些重要的段落我都能背诵了。

那个时候年纪小,很多东西看不太懂,不太理解。看书时知道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于是又去看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书,看古典哲学,比如黑格尔的《逻辑学》,以及费尔巴哈、培根等人的书。虽然很多都看得半懂不懂,但毕竟有了一些逻辑思维的训练,这也为我上大学之后的学习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我又对历史感兴趣,看了《三国演义》,很佩服诸葛亮,于是又找来《三国志》《诸葛亮集》看。之后我很想要一套《史记》,想让父亲买。一开始父亲不给我买,我就借来《史记》自己去抄,像使「苦肉计」一样,最后他花了10块钱给我买了一套《史记》。

前一阵我翻出这套书看,当时买书的发票还夹在书中。1975年,买这套书花了10块钱,也不算便宜。父亲买《史记》时,还搭了一套《汉书》。为了读这些书,我又学习文言文,之后就养成了习惯,看一些文言文的书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

当时正批儒评法,中华书局出了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一些古籍,这些古籍可以在西安的古旧书店买。买书需要介绍信。我从十四五岁开始,一直到十八岁上大学之前,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拿着父亲单位的介绍信去古旧书店买点书回来。

我父亲一直在单位负责政治和宣传工作,他们那儿有不少图书和资料,有些书我也可以经常拿来看。

4

问:那,您读高中那会,除了看书,还干了些什么?

冯叔:高中那几年,尤其是高中后半段,我记忆深刻的,是自己参加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虽然那时候年纪很小,十七八岁,但是受大环境以及所读书籍的影响,我一边学习,一边琢磨一些很大的事儿。比如,我当时觉得,中美苏三国的关系,就跟魏蜀吴三国一样。大概是在1976年的冬天,我把自己有限的三国知识和对中美苏三国关系的看法结合到一起,写成了一篇文章。

我觉得自己的文章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就想把它印出来。我知道家附近的幼儿园住着一个老先生,他家里有刻蜡板的钢板。过年前,在一个大雪天,我跑到他家借钢板,我说了半天,最后他同意把钢板借给我,还说,「印好了你也给我一份」。没想到,当我去还钢板时才知道,他竟然病死在大年初一。

过年的时候,我就在家刻蜡板,把这篇文章印出来之后到处散发,还找通信地址,寄给了好些人。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当时把文章寄给了北大研究世界史的周一良教授。没想到,过了四五年之后,我快要到北京读研究生时,居然收到了周教授的一封回信。

他是唯一回信鼓励我的。收到回信之后,我就想着要带着这封信去北京找周教授。但后来我到北京之后,因为很多原因,也没有见到他。不过我也知道了,在给我回信之前,他曾遭受过一些挫折。文革期间他参与了「梁效」写作班子,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受到批判,被关押审查。

此外,我父亲的一位朋友也把我介绍给西北大学的一位梁老师。我带着自己的文章去找梁老师,请他点评。梁老师也给了我很多鼓励,说「你年纪这么小,能写成这样,很好。以后可以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没想到的是,考入西北大学之后发现,梁老师竟然是我们系的老师,教我们经济史。我感觉特别高兴,听讲也更加认真。梁老师给我们讲的近代经济史,尤其是中共在延安时期的经济史的一些内容,我现在都还有印象。

除了折腾这些事,上大学之前,我一边看书,一边想参与到社会上的事里,对社会的变化、对社会上的一些事和一些重要的人也特别有兴趣。

1976年初,周恩来总理去世。之后没过多久,学校开展学工学农,我跟班主任提出来,我不上学了。班主任问我打算干什么。我说,「除了学工学农,我要去闯天下,要去游历,去见那些最牛逼的人。」

班主任很开明,也理解我们,说,「那你去吧,我不算你旷课」。

1976年夏天,我就跟一个小伙伴一起去了上海。当时上海有很多工人写作班子,有不少讨论理论的杂志,比如《学习与批判》《朝霞》等。当然,上海也出了很多文革期间很红的人,比如张春桥、王洪文、朱永嘉,等等。到上海之后,我们专门去参观了一大会址。

回来之后,继续社会调查。我又去了我姐姐插队的农村,在农村找知青,向他们请教,跟他们一起观察农村社会。

在我姐插队的那个村里碰到一件事,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和很多陕西的农村一样,那个村子中间有一条大路,路两边都是房子。村头还有几棵树,树周围有一块空地,是一个可以聚集扎堆的地方。有一天,我在路边走,看到一位父亲在追打儿子。儿子跑得快,父亲撵不上,就在后边骂,「狗日的,你给我站下。早知道是这样,就不要你这个怂娃了。」那个小孩特别有意思,一听到这话,立即停下来,回过头说,「你阿达(关中方言,哪里的意思)是为了要娃,你是为了馋和(关中方言,快活的意思)」。小孩的意思是,「你当年要我也不是为了我,你是为了做爱,快活,所以我也不感恩。」

我当时听了觉得特别乐,之后我一直想这个事:生命的过程,到底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父母「创造」了这个孩子,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孩子诞生,肯定是被动的,但最后成为了一个社会人,又是主动的。所以,主动和被动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非常有意思。

从农村回来,又在我们院里看到了一次父亲打儿子。这位父亲是个当兵的,在院里撵着孩子到处跑,他一边追还一边喊,「狗日的,你给我站住。别跑了,你就是跑到台湾,我也要把台湾解放了。」

虽然那个时候总是听到「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宣传,但是台湾在我的印象中,是十分遥远的地方。听了这个父亲的话,就觉得他要撵上儿子并打他一顿的决心实在是太大了。那个时候,我也想不到,二十多年之后自己居然会跑到台湾去做房地产。

这些观察、体验,都刺激着我去思考,也刺激着我想要更深入地去了解社会。

我们中学附近有一个叫景龙池的地方。我一个同学还曾带着我去胡同里见过一个「神人」。这个「神人」曾经是国民党军医,在那个年代,「出身不好」的他当然是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不过,我们去找他,他也不烦,还给我们讲历史,讲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

他讲的历史,跟我从别处听到的很不一样。于是我开始知道,历史不是那么简单地由一个人说的,其实很多人都在说历史,而且历史有不同的侧面。

主要就是这样一些事情。

5

问:跟现在的高中生活,确实很不一样。今年又有一千多万年轻人即将走进考场,冯叔对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

冯叔:对于多数青年人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一个巨大的机会。比如说,你通过努力,从山沟里考到清华、北大,当然就改变命运了。当然,你也可能在城里,没能考上清华、北大,这也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在走下坡路。

但是,我觉得,考试在中国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在18岁到30岁这一段,通过考学改变命运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某种意义上说,高考是人生的一次「撑竿跳」。这个支点你做好了,可以跳得很高。跳到985、211、双一流,这是一个跳法,跳到普通大学,也是一个跳法。

所以我还是期待大家认真准备,努力考好试,也祝愿考生们在考场上有良好的发挥,取得满意的成绩。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1465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30日
下一篇 2024年1月30日

相关推荐

  • 荆楚理工学院升本率

    “如果孩子的分数只能上专科,那一定要考虑这些既招本科又招专科的学校,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学校呢?理由有这么几条:一是专升本的时候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点,而且有面子,这种学校说出去,人家就根本分不出你到底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二是校招企业会比较多一点,很多企业是奔着本科生去的,专科生也能跟着沾点儿光。虽然你学的是专科,但是和本科生的教育资源是共享的。教你的人有可能是教…

    2025年4月23日
  • 韩国京畿大学和江原大学比较

    在过去一个月对大学品牌声誉进行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是首尔大学,第二是高丽大学,第三是延世大学。 韩国企业声誉研究所于9日宣布,对国内大学品牌的大数据声誉分析显示,从7月9日到8月9日的品牌大数据总量为1亿4,553万9,157条,比7月的1亿4,589万7,050条减少了0.25%。 品牌声誉的分析将品牌消费者活动的大数据分为参与价值、沟通价值、…

    2024年11月8日
  • 世界大学排行前五

    中国大学排名因不同的评价机构和标准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排名榜单和近年来的代表性结果(截至2024年)。需要注意的是,排名仅作参考,选择大学时还需结合个人兴趣、专业方向、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量。 1. 综合排名(基于国内外主要榜单) (1)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上海软科) 侧重学术与研究,评价指标包括学科水平、科研成就、师资质量等。 2024年前十名: …

    2025年2月19日
  • 成都新亚艺考培训学校怎么样

    四川音乐学院专业考前培训_新亚艺术培训学校2016届音乐专业生誓师大会现场三班五班学生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们很荣幸代表音乐3、5班全体同学发言。 在开始集训生活之前,我简单的认为学习音乐不就是唱唱歌、弹弹琴嘛!其实不然,音乐最开始给我带来的是旋律,随着我不断在琴房听到鬼哭狼嚎的声乐,我开始怀疑这是什么音乐、什么鬼东…

    2025年8月23日
  • 利物浦大学申请条件

    获得更多报考信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独到的见解,和我们保持亲密的互动,祝各位考生都能花开六月,金榜题名。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学术意识的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考虑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普通高考之外,其实还有很多通向理想高校的路径,如综合评价、出国留学等等。 今天我们想聊一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每年学费88000,如…

    6天前
  • 珠宝首饰设计世界专业大学排名最新

    韩国是亚洲乃至世界闻名的艺术之都,设计产业发达,艺术氛围浓厚。大学教育先进,拥有世界知名艺术高等学府,且设计专业设置广泛,特别是视觉传达、动画专业、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类专业享誉全球。 小编整理了QS世界大学500强内的韩国设计类专业名校,快往下看都有哪些韩国大学吧~ 01延世大学 延世大学成立于1885年, 是一所世界顶尖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2023Q…

    2024年1月13日
  • 昆士兰大学mba学费多少钱

    #为什么国内差生都可以上澳洲名校# 最近也有好多家长在后台问我“孩子成绩中等,觉得拼不上985/211,还有机会读世界名校吗?” 其实不少国内双非的学生,通过PTE 62分(相当于雅思5.5)的成绩,被澳洲名校录取,澳洲八大院校普遍采用「宽进严出」模式,语言不达标可先读语言班,而通过马来西亚的学分转移机制更将总成本压至直申降澳洲的60%。 通过这一机制,学生…

    2025年4月14日
  • 身体检查要多少钱

    在我们生活中,体检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有三项基础功能: 1、疾病“照妖镜”:直观摸清身体状况,可迅速确认一些常见疾病,或发现某些重疾苗头。 2、健康“显微镜”:通过体检结果,知道个人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有没有坏习惯。 3、长寿“望远镜”:以历次体检结果为依据,摸准健康脉络,提供长寿参考。 目前体检的项目、名头很多,大致分为两类:一个是认证类体检,像入职、驾驶…

    2024年6月23日
  • 加拿大有什么学校可以留学

    去加拿大上学,不是小事,选错学校毁掉一切。 很多人去加拿大是为了毕业后找工作。学生毕业了可以拿一个工签。这个工签的全名是毕业后工作许可。它能让你留在加拿大合法工作。这是很多人选择去加拿大读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省份的移民政策对硕士毕业生很友好。安大略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就有这样的硕士省提名项目。你毕业后可以直接申请,不需要先找到工作。这个政策让想留在加拿大…

    2025年7月26日
  • 理工大学排名南方

    校友会2025年中国理工大学排名发布,宛如在湖面投下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公众对工科教育格局的新一轮热议。在这份榜单中,华南理工大学以全国第25位的成绩稳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武汉理工大学则位列第四,而浙江理工大学也以第109名的成绩首次进入全国前十。这场排名的变动,不仅标定了高校的实力,也深刻反映了中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紧密相连。 华南理工大学第2 作为粤港…

    2025年5月23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