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考英语难度大吗

2019年春,据日媒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对日本大学考试进行改革,以后将不再举行专门的英语考试。取而代之的是,考生可以参加托福等具备“听、说、读、写”四项标准的民间英语考试,最多可参加两次,将最高成绩计入总分之中。这一新政策的推出在日本民间引发了关于英语学习和教育的热烈讨论和广泛反思,此后,文部科学省宣布将这一考试改革推迟到2024年度再统一实施。

日本人的英语水平欠佳,在世界范围内似乎是个公认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何日本高考英语改革的消息如此扣人心弦。最新出炉的2020年EF EPI全球成人英语水平调查排名显示,日本在受调查的100个国家和地区占据第55名的位置,正好处于“低水平”行列(中国第38名,处于中等水平)。那么,为何日本人学英语这么困难呢?下面小编收集了一些比较全面、合理的原因。

地理位置

对于日本人不擅长英语的第一个解释是,日本的“岛国”地理位置成为语言学习的障碍。以欧洲为例,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和瑞士等陆地毗连的国家可以实现轻松往来,为语言的交流和学习提供了天然渠道。而日本作为岛屿国家,国土全境被太平洋及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等陆缘海环抱,孤悬海外。英语发源自遥远的英格兰,中英两国分列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侧,这样的地理区位劣势导致日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缺乏对外英语沟通的机会。

历史背景

针对这一点,日本经济新闻亚洲局的资深编委村山宏就曾发表过观点,他认为日本人不擅长英语跟日本从未沦为西方殖民地有关。在殖民地,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说统治者的语言也能更顺利地解决问题。以东南亚为例,越南有很多人都能流利地说英语和法语,因为越南过去曾被法国统治和被美军驻扎,在这个背景下,当地的外语教育也会更扎实。由于日本本土并没有被外国人统治,日本人没有讲外语的必要,从而导致日本的英语水平落后。

语言差别

对日本人来说,阻碍他们英语水平提升的最大障碍就是发音问题。日语元音发音清晰,而英语辅音众多,两种语言在发音系统上存在很大差异。大多数日本人即使能说英语,也难以准确发音。比如说,日语的五十音图中没有任何一个是带卷舌音的,以至于等到日本人长大学习英语的时候,已经习惯不卷舌了。他们统一将“r”发成“lu”,所以当他们说英语里带“r”的单词时,就会产生不标准的发音。

此外,英语和日语在语言结构上也存在巨大差异,无论是音标、语法还是句型,这些语言要素都属于完全不同的体系之中。举个例子,英语里的句子基本上都遵守“主谓宾”的结构,而日语基本上遵循“主宾谓”的结构;英语里的动词则位于主语之后,而日语里的动词一般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这就给日本人说英语造成了逻辑思维方面的困扰。

社会文化

日本人在世界上以细致严谨、注重细节的优良作风而备受褒奖,可是这样追求完美的社会文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比如在外语学习中,这种集体性格特征往往给他们带来困扰。对于英语,日本人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研究:他们追求理解透彻,极尽细节、深挖语法,在自己的水平没有达到百分百完美之前,不敢拿出来展示;如果不能确信自己的句子不出一点差错,他们就不会开口说话。

另一方面,大部分日本人都性格腼腆、温和谦让,不轻易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自己认为这些观点是恰当的。而众所周知,西方文化相对东亚来说是更加热情奔放的,所以和西方人交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勇于表达自己,达到信息交换的目的,语法、词汇正确与否倒是其次了。所以,这种注重内涵的社会文化阻碍了日本人在实际生活中对英语的应用锻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学不好英语,不只受个人天赋或者努力程度的影响,在更大程度上与国家地理、历史和社会息息相关。针对这个普遍现象,日本的新闻评论员就曾发问: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是非学不可的吗?如果把学英语的大笔时间花到体育、艺术或者其他学科上,生活是不是会更加充实呢?语言毕竟只是一种沟通手段,“不会英语,将在世界上寸步难行。”这种心理只会让英语国家的人大赚一笔,比起与自己的先天劣势苦苦争斗,树立自己文化自信的需求和必要也许更为迫切。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1550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2月19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19日

相关推荐

  • 美国高考和中国高考哪个难

    全球范围内,高考难度最大的国家通常是指那些考试内容非常困难、竞争激烈且对学生未来有着重大影响的国家。虽然难以准确评定哪个国家的高考最难,但以下几个国家的高考通常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 1. **中国**:中国的高考(或称“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全球知名的极具挑战性的考试之一。考试内容广泛,竞争激烈,是进入大学的主要途径。每年有数百万学生参加。 2. …

    2024年2月26日
  • 高考中外合作办学好不好

    近两年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中外合作尤其让人关注,关键点在于两个优势。第一个优势是如果学生想要出国留学的话,中外合作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式,毕竟中外合作大部分的高校都实行英文授课,在平时上课的时候也在锻炼自己的英语交流水平也是不错的。学生要是想出国留学的话,中外合作一直以西方教学模式为主导更适合学生出深造第二个优势是中外合作可以以较低的分数考上一所比较好的大学这…

    2024年3月8日
  • 韩国高考比中国难吗

    19岁的人生,应该在分岔路上有着很多种不一样的选择,但事实上,不管是哪条路,只要是上升的路,就没有我们想象中那般好走。所以,千万不要仇视高考,虽然它不能决定我们的人生终点,但持之以恒的努力,必将改变平淡的人生。——前言 我曾翻看与高考相关的影片,尤其是《学习的背叛》这部韩国教育类的纪录片,让我影响深刻。其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高考失败了,之前的努力就白费…

    2024年3月11日
  • 高考后留学出国费用

    #夏日生活打卡季# 时间来到了6月,高考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家长能够给考生带去的最多的还是心理上的疏导,不要让孩子们有太大的压力。这个时间段知识的掌握也基本处于一个定型的状态,所以也没必要再去苛求孩子继续看书了。而作为家长除了让孩子们直面高考的挑战之外,其实每位家长也更关心孩子高考之后的学习生活。考得好进入到理想的大学,后续去到外地学习是…

    2024年3月9日
  • 高考后还能留学吗

    高考后可以出国留学吗?具体条件有哪些? 高考后是可以出国留学的,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出国留学有哪些条件和要求。 高考后出国留学需要准备什么 就美国留学而言,美国的大学申请与国内的不同,国内的大学是考试之后几天就可以依据成绩报考,然后就直接录取。但是国外的大学都是要提前9个月,至少也要提前半年。 换句话说,在高考之后,如果想直接在当年9月份就开始读国外的大学几乎…

    2024年2月2日
  • 高考后留学选择

    【环球时报驻英国、美国、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孙微 王婉迪 孙秀萍 环球时报记者 张雪婷 郑 璇 彭泽锋】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不少中国学生正计划走向一条不同的路——一些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想再“拼一把”,尝试申请国外的顶尖大学;另一些成绩可能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学生,或许也想看看出国能否改善未来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学也更加重视并接受中国学生…

    2024年2月5日
  • 美国高考总分数多少

    美国作为世界领先国家之一,拥有全球顶尖的大学。根据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在全球前十大学中占据五席,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芝加哥大学。此外,在全球前一百名大学中,美国占据了27个名额,超过四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人口超过3.2亿,每年高中毕业生约在三百至四百万之间,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换句话说,美国的年轻人想要…

    2024年2月26日
  • 高考后出国留学要求

    2023年高考已经正式在上周落下帷幕。 已经有统计数据出炉,2023年全国报名高考的总人突破1291万人。 对比2021年和2022年报名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 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选择做升学+留学的两手准备。那么,高考后出国留学有什么要求? 1、一定的经济条件 114留学网老师介绍到,经济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现有及未来几年的经济收入是否…

    2024年2月21日
  • 高考多少分能上一本

    中新网6月23日电 综合消息,自23日起,多省份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快来看看,你所在省份的分数线是多少。 吉林: 重点本科(第一批):文史类485分,理工农医类463分 一、本科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一)文史类 1.重点本科(第一批) 最低控制分数线为485分。 2.普通本科(第二批) 最低控制分数线为341分。 (二)理工农医类 1.重点本科(第一批…

    2024年2月29日
  • 山西文科高考分数线

    文史类 一本线:490 二本线:418 理工类 一本线:480 二本线:396 体育类 文科一本线:392 理科一本线:384 文科二本线:334 理科二本线:317 艺术类 文科一本线:368 理科一本线:360 文科二本线:314 理科二本线:297 同卷省份分数线 最新汇总如下 ↓↓↓ 综合来源:山西招生考试网人民网 图文制作:山西广电融媒体 来源: …

    2024年3月15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