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要学什么专业

文:王智远| ID:Z201440

最近,现象级IP与企业家关系的话题比较热。

大家工作之余,乐不此疲,忙于站队,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也会时不时吐槽一下,发表一些看法;不过,相对这些热门话题,我更喜欢研究传播背后的规律。

平时写作较多,这两年很少有空,完整阅读一本书,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处理各种碎片化信息。所以,我现在阅读也变成挑挑拣拣,采用「精选碎片化」的方式。

具体来说:

我会搜集一些基础学科的书,朋友们也会推荐一些不错的,比如,社会心理学、社会文化、经济理财,我都会把电子版下载下来,放在书架上,把它们当作第二大脑素材库,需要时,搜索关键内容。

这些书对其他人,特别是做营销、公关工作的人,会有点帮助,因此,我打算把它分享出来,希望能对你有用。

《文本盗猎者》

作者:[美] 亨利·詹金斯

粉丝不仅仅是媒体内容消费者,还会参与进去,是在文化权力斗争中,勇敢争夺的斗士。

饭圈火了。但你有没有想过,粉丝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为什么粉丝文化这么流行?这本书主要研究粉丝文化,他把粉丝当作一种积极参与者、创作者,来讨论在学术上的地位。

作者说,粉丝会从媒体文本里提取原材料,然后据为己有。他们对这些材料进行自己的解释,把意义内化,重构文本,从而构建自己的文化和社会身份。

大家从大众文化资源中“偷”走零散的片段,来讲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行为俗称「游猎式文本盗猎者」。

《认知操纵》

[美] 安东尼·普拉卡尼斯 / 埃利奥特·阿伦森

现在到处都是宣传,比如广告、演讲、直播和新闻,有好有坏,都有目的,但宣传者,总让我们觉得他们说的都对,特别懂我们的心理。

大部分人是“认知吝啬鬼”,喜欢走“外围路径”来获取信息;我们都是“合理化动物”,需要减少心理上的不舒服,保护自己的观点;大家还容易受从众效应影响,在很多事情上都想跟大家保持一致。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普拉卡尼斯用政治、商业等领域的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宣传策略为啥有效,他们分享很多关于宣传研究的心理学成果,揭露宣传是在操纵认知。最后,提出了怎么有效抵抗认知操纵的方法。

《弱传播》

作者:邹振东

这本书讲,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日常生活的真实世界、新闻媒体舆论世界。你有没有发现,这两年热点新闻,越来越让人不能理解了。比如:

你可能在微博上帮一个不认识的人声援,结果后来警察一查,发现人家因为卖假货被追债造谣的。或者,你为那些被羊毛党“薅”垮的水果店抱不平,后来才知道,店主假装农民,编造悲惨故事骗消费者。

这两个世界混杂在一起,让我们搞不清楚什么是真的,也分不清楚谁真需要帮助。

邹教授在这本书中说,舆论世界里的“弱者”有优势,大家都倾向于帮弱者。现实生活中的强势群体,有时,在舆论世界里就成了弱势群体。所以,了解《弱传播》理论,能帮我们看透舆论背后是真相还是手段。

《追求象征的力量》

作者:刘亚猛

这本书,深入探讨西方修辞学的各种面向。

比如,为什么修辞学作为学科逐渐萎缩,而修辞实践却越来越丰富?又比如,修辞学从古希腊时代超级学科,演变成现在只专注于辞格,背后什么原因?

我们通常认为,说服是双方的沟通,实际上是一方主导另一方。然而,说服并不总是成功的,结果充满不确定性。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受众究竟是弱势还是强势?如果受众在某种程度上是强势的,那「对话」究竟在赋权给谁?

书中还讲到中国人的修辞思维。我们经常说事实胜于雄辩”、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些话不仅体现了修辞风格,还暗示说话者和听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但是,这些看似不可动摇的原则,在外国人看来完全不同。他们认为事实本身应该是有力的,而根据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

书里还提到,使用逻辑来说服人不总是正确的。有时,所谓的“逻辑”会变成一种压迫手段,而地位带来的威望和权力也可以成为说服他人的工具。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作者:翟学伟

这本书,主要想让我们用自己的视角来看问题,而不是老套用西方的理论,或者用中西对比的方式来分析中国人的行为。

有时候一些小事,也能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运作方式。书里用好几个例子,来分析中国人背后的行动逻辑。比如:

人情是在人际关系网中保持大家面子,以此来维持关系的平衡,像请客送礼是具体表现;人情和制度不矛盾,实际上是表面和实际上的区别。

书中还提到一个“本土社会行动理论”,说中国人的行为要放在具体情境中考虑,同时考虑到关系血缘、利益分配、道德规范和权威地位这四个因素。

这四个因素相互影响,形成中国人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其中,血缘关系体现中国人的合群性,家庭权威、道德规范限制人们的行为,利益分配往往会破坏原有平衡,使人们在权威和道德规范下保持一定的团结,但也会导致一些表里不一、勾心斗角行为。

《表达的力量》

作者:曾繁旭

你有没有通过媒体对公共议题,发表过看法,或者对某个政策表达过支持或反对?

现在,通过各种媒体表达自己观点、参与政治活动似乎已经成了习以为常的事,大多数人希望这种方式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甚至影响政府的决策。

但这种能自由表达的环境,不是一下子就有的,以前的人为了这个努力了很多。

你知道媒体是怎么成为公民社会和国家之间对话的平台的吗?你有没有想过中国公益组织和普通民众是怎么通过媒体,把公共议题变成大家都关注的公共舆论,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的呢?

这本书是关于这个话题的。

它用论文方式,向读者讲解中国公益组织和媒体之间是怎么互动的,怎么通过媒体上的民意表达和公共舆论来影响政策。书里还评估了这种模式的潜力和前景,同时,也提到中国公益组织和媒体这对“舞伴”面临的一些限制和挑战。

《舆论的结晶》

作者:[美] 爱德华·L·伯内斯

作者公关之父爱德华·伯尼斯(Edward L.Bernays),在书里讲了公共关系成功的秘密。

他说,人是群居动物,为融入群体,经常要做出一些牺牲。一旦形成群体就会有归属感,本能地想得到群体的支持,排除不同的意见。

公共关系是要懂这种群体心理,按照心理来做公关活动。所以,做好公关不是光会说话,而是要做出大家都能理解、支持的活动,这样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好感。

就像卡通漫画用图画代替复杂的思考一样,公关要善于找出大家的潜在想法,把那些都认同、愿意回应的东西放在客户身上。这样能把组织和大众连起来,因为公关角色很重要,所以,它的道德标准也很重要。

《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

作者:[美]劳伦斯·萨斯坎德 / [美]帕特里克·菲尔德

这本书主要讲,当出现意外或事故,人们为啥会愤怒?为啥我们得重视愤怒的公众?特别当企业或政府出现危机的时,他们怎么应对这些愤怒的人群呢?

书里用了一堆案例,都是用传统公关的方式和策略处理问题的,看了会让人想到中国的企业和政府有时候也做得不怎么样。

这本书,原本为了解决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挑战写的,中国发展比较快,也会面临此类问题。中国人正经历着快速变化和思想激荡。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

所以,书里总结的经验和原则,对我们来说很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

《极端的人群》

作者:[美] 凯斯·R·桑坦斯

这本书讨论群体力量怎么形成的。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从小就被教育群体力量大,但真的想过这股力量是怎么来的么?真的是简单的1+1=2吗?

作者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说起,讲到民族运动,解释我们看到的群体力量,是「群体极化」的结果。群体通常是一些有着相同观点、理念的人组成,人们在群体里交流,强化自己已经认同的观点。

这个群体像「回音室」。即使有些「温和派」的人有不同意见,也可能因为群体压力隐藏自己的看法,或者直接离开,最后留下的群体会变得更极端。

但群体极化不全是坏事。社会发展历史里,很多有进步意义的社会运动,比如女权运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石墙暴动,都由群体极化推动。

《说服与认同》

作者:胡百精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对话」概念的解释。

作者把「对话」放在历史背景下,从人类为追求「现代性」而导致工具理性泛滥、价值理性被忽略,谈到现代性最后变成反面——后现代性,给社会带来危机。然后,又说到人们怎么在哲学层面上思考,试图解决这些危机。

作者说,这种思考就需要对话。

真正的对话是在两个独立平等的人之间的,不是一个人教训另一个人;真正对话没有特定目的,对话本身是目的,就像永远接近,但永远到不了坐标轴的双曲线一样。

作者用哈贝马斯、阿伦特、吉登斯、巴赫金等人的观点串起来,给我们展示现代对话哲学的发展。书里还说,看看日常生活的现象就能明白,哲学考量虽然不能直接指导生活,确实反映我们现在社会的生活气质。

读完这本书,我还特别被作者对年轻人的忠告感动,大概的意思是「年轻人,多读书吧这是增长智慧最省成本的方式」;不用全记住,坚持读下去,总会有所领悟。

这话,读着一点也不觉得是在好为人师,可能因为作者自己就很懂对话的本质。

《文化与社会媒介》

作者:施蒂格·夏瓦 / 刘君 / 李鑫 / 漆俊邑

这本书讲:媒介不单单是传播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已经不能把媒介当成和文化、社会无关的东西。

媒介技术让沟通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每天关注和转发信息成了日常,媒介也取代了部分社会活动。

作者在书中区分了「媒介化」和「中介化」,分析了媒介化在政治、宗教、游戏、这些领域的表现。还讲了媒介对当代文化、社会机构变化的影响,比如政治宣传怎么适应大众传媒的需要,乐高积木怎么通过媒介逻辑构建乐高世界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们理解媒介在现代社会的角色和影响的新视角。

《未来是湿的》

作者:[美] 克莱·舍基 / 胡泳 / 沈满琳 /

这本书的主题是,互联网时代该怎么保护信息发布者,尤其那些即将成为社会焦点的「名人」。

书名「未来是湿的」暗示的,未来在互联网时代,人脑中的技能和想法,也就是所谓的「湿件」,会成为主导。作者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各种现象,并探讨背后的时代命题。

比如:当出版不再稀缺,媒体不再是唯一信息发布渠道,新闻记者不再是因为信息渠道,有限而存在时,互联网的舆论场会变成什么样?

比如,当一个组织不完全依赖金钱或利益维系,分享和协作的障碍被消除,人们能够「用爱发电」时,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变革会不会很快到来?

这本书从组织、媒体、社会关系等角度出发,结合当时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分析、讨论了互联网时代现状。在总结互联网时代大趋势后,最后问我们:“变革的机会时刻都在,你能不能抓住它呢?”

《真相》

作者:比尔·科瓦奇(Bill Kovach)

这本书讲,怎么在信息泛滥时代里找到真实的新闻。

现在新闻、信息太多,真假都有,自媒体吵吵嚷嚷,来源五花八门。这种情况下,「真实的新闻」是不是已经不存在?我们怎么知道听到的消息是真的?该信哪些信息?怎么找到真实可靠的信息?

作者教普通人怎么判断新闻可信度,怎么识别不同类型新闻的特点和陷阱。书里用了一种六步质疑法,来帮助我们分辨谣言,找到事实的真相。

作者强调关键词是「新闻素养」。分析四种不同类型的新闻之后,给出的结论是,信息超载时代,每个人都要提高大家「新闻素养」。

《模仿率》

作者:[法]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你有没有想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某种关联和相似性?从鸭宝宝跟着妈妈走,到微信上的点赞转发,各种领域似乎都有一种“模仿”的元素在里面。

这本书讲的是,现代科技是否加速了模仿行为?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怎样才能减少人们在不断模仿之后产生的麻木感?

作者塔尔德从生物学角度出发,思考到社会学,提出模仿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现象,并总结三个模仿律:

第一个是下降律,社会底层人士会模仿上层人士;第二个是几何级数率,意思是模仿一旦开始,如果没人干预,就会迅速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传播;第三个是先外后内律,集体会先模仿外来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再模仿本土的。

塔尔德从反模仿、非模仿、风俗与时尚等多个角度,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和生动的探讨。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会找到关于社群怎么形成的、人类行为怎么进化的,以及信息传播的特点的答案。

————

小技巧:

也不一定要全看,我都把它们下载下来,然后放到Mac的图书APP里,想看哪些内容,直接搜索;要么就是,把PDF甩给AI,它帮我提炼关键理论模型。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2445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20日

相关推荐

  • 初中出国留学中介

    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们来说,找中介是蕞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同学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中介,但架不住现在市面上的留学机构太多了,很容易眼花缭乱… 那各家机构的真实申请实力怎么样?究竟哪家更好呢?接下来小编给同学们分析一下现在市面上说的比较多的五家留学中介,看一下各家的长处是什么,此外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留学党赶紧来看! 一、托普仕留学 申请方向:…

    2024年1月26日
  • 加拿大本科留学费用一年多少人民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留学热潮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以获得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职业发展机遇。然而,出国留学的费用是许多国际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那么,出国留学的学费是多少呢?给你介绍一下! 出国留学的学费是多少? 1、本硕连读留学介绍 114留学网老师介绍到,本硕连读是指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业后直接进入硕士学位阶段,无需间歇性地进行繁琐的处理过程。这种出…

    2023年12月12日
  • 中国医科大学骨科排名_中国医科大学骨科排名第几

    专科排名 医院名称 声誉标化值 科研标化值 综合得分 1 北京积水潭医院 80 6.67 86.67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66.67 15 81.67 3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60 20 80 4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53.33 13.33 66.66 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40 11.67 51.67 6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46.67 3.3…

    2024年2月22日
  • 华盛顿大学专业排名_华盛顿大学专业排名榜

    华盛顿大学专业排名 202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最佳教育研究生院综合排名14 202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最佳法学研究生院综合排名第44 202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最佳工程研究生院综合排名第27 202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最佳医学研究生院初级护理专业综合排名第2 202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最佳医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

    2024年3月19日
  • 澳洲留学中介机构

    关于澳洲留学申请,是不是很多同学还在纠结选择哪家澳洲留学中介?纠结选择规模大的,还是规模一般的,又或者是选择个人工作室? 到底哪家澳洲留学中介值得选呢? 今天小编就给分析几家澳洲留学中介的申请实力,看看有没有让你心动的。 ✝️ 无忧留学 ☎️口碑评价:★★★★✰ ✈️机构测评: ■ 无忧留学的顾问老师的澳洲申请经验的很丰富,擅长各个阶段的澳洲留学申请。有大量…

    2024年1月26日
  • 留学生购车免税车型(留学生购车免税车型 列表)

    不久前了解到了一个冷知识:我国为了鼓励留学人员学成后能归国工作,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人员均可以用免税价购车,同时还能免缴车辆购置税,以一台XC60 B5四驱智远豪华版举例,免税后能优惠10万+,谁能不心动?而且这个名额每个留学生只有一个,用过作废,所以用这个名额买的车一定是真爱没错了。 网上就有一位年轻海归分享了他的购车体验,他用自己宝贵的免税名额买了一台沃尔…

    2023年11月21日
  • 雅思零基础(雅思零基础到6.5要多久)

    雅思考试其实对于各位国内考生来说难度还是有的,毕竟国内外考试的差别还是有很大的。 而且考试不仅是对自己日常练习后的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测验,也是对自身学习能力和心态的一种考验。 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正确备考雅思? 首先,备考确实是讲究侧重点的,哪些优先多练习,哪些可以放到一边不用管。但有些同学 因为自己单词不过关,就只顾埋头背单词,也不管做题了。有些…

    2023年11月28日
  • 美国大使馆暂停签证_美国大使馆暂停签证意味着什么

    据“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美国驻华使团领事服务2022年12月15日更新: 由于中国各地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激增对业务运营造成影响,美国驻华(北京)大使馆和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只提供护照和应紧急公民服务。美国驻武汉、沈阳和广州总领事馆将只提供紧急领事服务,直至另行通知。有关紧急领事服务的更多信息,请登录官网。除上海总领事馆已计划提供的部分签证服务外,所有常规签…

    2024年3月12日
  • 海德堡大学医学院(海德堡大学医学院排名)

    德国是国际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留学国家,因为其在人类医学和其他相关领域,拥有众多提供优秀医学教育的大学,并且根据学生在教育领域所追求的品质,如学术学习和教学、研究、就业市场、基础设施以及生活方式,地理位置和住宿,大多数德国大学都提供了极好的环境。 但是有很多同学对德国的医学院不是很了解,今天京华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德国的一些医学院校,有计划申请德国医学院校的同…

    2023年10月25日
  • 杭州出国留学(杭州出国留学机构哪家好)

    随着留学热潮不断升温,最近各种留学展霸占了每个周末。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月至4月,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等城市便相继举办了共计52场留学展。其中,杭州的留学展数量达到16场,几乎每个双休日都有规模大小不一的展览。 三、四月份是旺季,留学展每周都在开。这些留学展共吸引了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上百所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的代表,以及5000余名学生和家长。留学展…

    2023年11月11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