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出国留学吗

当今时代还有没有必要留学?毕业后该选择留下还是回国?留学之路是否还适合普通家庭的孩子?随着许多家长和学生顾虑的增多,有关“还要不要留学?”这一问题的探讨热度不减反增。

抱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那些耶鲁本科生”。他们已经纷纷毕业,正在迈向人生下一阶段的旅程。回首四年本科生涯,他们对于留学的价值和意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耶鲁本科学院’22届本科生曾子沣

我认为现在这个时代还应该要留学。

从未来发展来看,留学不仅能帮助我们体会感悟国外的学习生活,还能让人更加独立。不论将来选择回国还是留在国外,这段经历所带来的收获都会伴随我们。

除个人层面外,在后疫情时代,促进各国经济、文化、政治上的交流变得格外重要。因为有在不同国家生活的经历,留学生尤其能在推动各国合作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当今社会需要我们去努力打破信息差,让大家了解我们眼中的国外是什么样的,并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促进社会发展。

如果想挑战自己、亲身体会在不同的环境求学,留学便是值得的。我并不是指留学一定是最优的选择,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人一生有限的时间里,多看多感悟通常是利大于弊的。在我个人留学的过程中,我见到了新鲜的人和事、听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这让我辩证地去反思我的成长背景以及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还是会选择留学。很多事情只有自己经历过才有更深的体会,这其中所看到的风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会在某一天带给我们新的发现。

耶鲁本科学院’22届本科生许文颐

个人觉得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我觉得留学是人生中做过最正确的决定。去留学整个人的视野都打开了,包括最近这一年我在日本,很多事情都是你不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没法学到的,不仅是在教育方面,在个人成长方面也有很大收获。很难想象如果自己没去留学的话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耶鲁本科学院’22届本科生郭子扬

留学并没有带给我更卓越的能力,但确实让我对自己的经历产生了反思。

世界被横纵线条分成了一个个网格,留学经历让我看到了其他格中人思考的模式,从而帮助我一窥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关系。这是留学的好,但有利就有弊。当留学本身变得普遍,好像大家会把“留学”、“见过世面”、“通达”等概念划等号,但这确实是舍本逐末。从自己见过的人或事中推导出具有普适性的结论,也即中国人常说的“格物致知”,才能增加我们的见识。看得广不如看得深,而见得太多反而容易被蒙住眼。看自己的经历最难看得深,往往需要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对他人经历发自内心的尊重,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意思。

我希望自己未来能有深刻的自省和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最后,送给大家一段《围城》中的文字:“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像地面的水,化气升上天空,又变雨回到地面,一世的人都望着、说着。现在万里回乡,祖国的人海里,泡个大肥皂泡,未破时五光十色,经不起人一搠就不知去向。”

耶鲁本科学院’23届本科生柴婧玮

对于我来说,留学是绝对值得的。正因留了学,我才看到了更多的路、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性,因为留学对于自身的成长和对我们与身边环境的关系会产生其他经历不可相比拟的影响。从自身成长来讲,留学时“背井离乡”的历炼塑造了我现在的人格和价值观。

除此之外,留学带给我同样宝贵的价值是帮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与这个世界。仅仅是漂流海外的经历还不一定能让我们认识到这些,而是需要通过在另一个文化的课堂中学习,不断质疑与挑战我们原有的一些认知才能逐渐感受到。因此,我认为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青年来说,留学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未来在国际化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应当起到的作用。

再落回到个人层面,留学的经历给予了我能够更加清晰选择未来人生道路的机会。我身边一直留在国内的同学们也都很好,但如果有条件去留学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抓住这个机会。

耶鲁本科学院’22届本科生王泓懿

我觉得留学对开拓眼界,不管是对未接触学习过的行业的探索还是特别感兴趣的领域的研究,留学一个人在脱离了家庭和已有的社会关系从零开始慢慢摸索和成长是很重要的。

耶鲁本科学院’22届本科生郭若荠

我觉得留学不是所有人的必需品,从来都不是。如果你是学数学的、学理工的,我觉得在某些方面的科目国内可以提供的教育和国外并没有显著差距。但是对于比如很多人文学科来说,国内大学可能完全无法提供国外大学相应水平的教育,这种时候出国就很有必要。举个例子,我学习的英文文学,属于不出国就非常离谱的专业。类似的专业还有哲学、神学等。所以 “还要不要留学” 这个问题取决于你未来想要学习的科目和发展方向,并不取决于所谓大环境的变化。

我觉得考虑未来发展和个人就业留学很难值得,至少从我有限的角度看。当然我自己选择这个专业就没有考虑过什么值得不值得的问题,因为以后我的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赚回我留学期间花出去的钱。我觉得 “未来发展” 和 “个人就业” 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如果我想写诗,或者喜欢戏剧艺术,或者研究哲学,那么我未来找工作的前景注定不会有我喜欢编程的同学们好。但这不代表我的发展就受到了限制,可能我能过上我想过的生活,做我想做的研究,拿着相对普通的薪资做自己觉得不普通的事情。所以值得与否,要看你如何衡量。如果是金钱至上,工资最高,那么我觉得很多时候留学是不值得的。如果你想要开拓视野,做你想做的事情,那么我会说:放手去做吧。

我觉得所有留学生可能共同体会到的就是——长大了。被迫离开熟悉的家、熟悉的土地、熟悉的面孔和语言,确实是一个会让人迅速从学生变成大学生的过程。我还记得我第一学期因为自己高中引以为傲的许多科目都在周围许多天才的衬托下显得平平无奇而不知所措。我还记得我一开始的各种自我怀疑和难过。客观条件都没变,可随着留学时间的增加,我渐渐被迫学会了接受一些不完美,并努力做得更好。“开拓视野”似乎是最为俗套的一个对留学的赞誉,但是留学真的让我看到了许多我曾经无法想象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并通过这种经历更加了解了自己。

我曾经想,如果我不是热爱我所学的专业,可能我会改变留学的选择吧?倒不是学术氛围或社会环境,主要是很孤单呀。拿我自己举例子,在中国人不多,舍友也都是外国人的本科,再到另一个国家系内中国人依旧不多的研究生,后面的学术路也不知道往哪里走,很难一直和身边的朋友在一起,不像国内朋友和朋友之间很多时候只是一趟高铁的距离。

虽然这么说,但是留学给我也带来了很多美好,让我认识了我本来没有机会认识的人,接触到了我本来没有机会接触的事物。我和文学诺奖获得者在一个屋子写诗;我的室友每周会弹自己在爱尔兰制作的自创木制乐器;我每年会默默吐槽所有人对橄榄球超级碗的热爱并开心的夹几根食堂那天会做的热狗。Who knows?我可不想错过这些。每条路都有每条路的美好吧,我也不后悔选择了出国留学。

耶鲁本科学院’23届本科生孙海若

在美国念书,不免被问起:还推不推荐现在的孩子留学啊?这一问,包藏了诸多前提,比如当前国际局势堪忧,比如“海归”数量发了大水,比如一去可能再不回头。临近毕业,回国求职的朋友无一不哭:可太卷了。也是,喝几口洋墨水哪见得有奇效?海龟与土鳖在同一片丛林相遇,众生平等,物竞天择,难见分晓。

其实有个“万金油”答案:看你为什么想留学。为了钱吗?如果教育是场投资,回本恐怕耗费太长时间。为开拓眼界?5G冲浪的时代,好像也犯不着离家千里。为学术前沿?大家不过是想脚踏实地好好生活。为文化多元?努力融入当地主流,不一定好过舒舒服服做自己。好吧,那要留学吗?我心中隐隐笃定,却辨不清个中缘由。

我听过一门佛学思想课,教授是位出家又还俗的白人大叔。他身材精瘦,带一副细银丝边眼睛,拖一条灰白参半的马尾,眼里透出淡然悲悯的真挚。开学第一课,他居然问:什么年代了,知识资源不都在网上了吗?我们为什么还要上课?一人讲,众人听,形式之古老,打佛陀讲经时已然如此。因为课堂不光是传递信息的方式,他又行云流水般地自答。这几乎是一种仪式:一群人,身处同一时空,全身心投入思考某一问题。哪还有其它地方许你做这种事?紧接着,一行加粗黑字大剌剌躺在了PPT上,“你在这门课里学不到任何有用的知识”。我笑了:也许这就是留学的意义,在无用之用里开出花来。

后来,教授讲述佛祖早年间的故事。据说,释加牟尼的父亲盼他一生快乐,不识痛苦,便将他从小关在宫殿里,人造出一片温柔富贵乡来。这里,触目可及是青春与健康,从未见人老过三十岁,更没有疾病或死亡。直到有一天,他偷溜出宫,走在街上,居然看到行人头发花白,便问侍从:这人怎么了?答:老了。什么?人会变老吗?等等,所以我也会变老对吗?

这一惊觉,是佛祖悟道路上的重要时刻:一个对死亡闻所未闻的人,突然直面生命必然的终结,被“我会死”三个大字当头棒喝。讲到这里,教授顿了一顿,对我们说:你意识的到“人会死”吗?当然,我们不曾活在真空的乐园。但是,理智上认识存在,和真真切切地知道,可不是一码事。

现在,请你抬头,环顾四周。这间屋子里的每一个人,终有一天,都会死。所有你见过的人,你爱的人,你还未相遇但有朝一日将要爱上的人,都会死。你心底美丽绚烂的梦想,你朝它一步步迈进,实现,然后到了某一天,你也会死。是的,死亡,这是毫无疑问一定会发生的事。我们真的意识到“我会死”了吗?

台下一片静默,鸦雀无声。我猜,全班都有点被震住了,吓着了。教授补好他的第四堵墙,继续讲成佛的故事。我不知道,在同学心里,这一段追问式的启迪会泛起多少涟漪。我只感到幸运,在一个毫无征兆的昏沉午后,这一席话解答了我心中长久的困惑,在追寻意义的一路迷雾中,点亮了明黄摇曳的一盏灯。

我认为留学的价值全然主观,全在体验,在于“死亡”的阴影虎视眈眈,并终将有一天从黑暗中走出,和你同坐在一张桌前对峙;在于一脚踏入时间的奔流,日日夜夜似乎无限漫长,几十载春秋却一眼望得到头。所谓客观现实的好处,比如高薪工作,比如洋气腔调,比如哲理思辨,一切硬通货、软实力,都不见得是值得瞄准的目标。从生命的终局往前推,一帧帧倒带,将“活着”铺陈开来,你问自己:生,是为了无限可能,还是踏实度日?是背包行至世界的尽头,还是坐看一方天地的欢喜?我是谁,我要什么?要不要留学呢,要不要做任何选择?,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朝着心的方向走,才能豁然开朗,天地一宽。毕竟,“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切都是过程。流水的年华,如风的悲喜,每一次貌似结果的命定,也不过是过程之一而已。也许,正如在信息漫天飞舞的时代,上课成了一门古老的仪式,远渡重洋独立生活,在无边黑夜里舔拭孤独,在文化差异中寻找自我,将一切交付给这个陌生的世界,带上青春的朝气奋力一跃,潜入知识的无边海洋,便是一场艰难又新奇的成人礼。

我想起来时的路:靠在飞机的舷窗上,看一道道金光穿过波浪滔滔的云海,恍惚间仿佛来到《西游记》的开头,一猴一篙,远行求学,在夕阳下撑起竹筏,在汪洋中漂流浮沉。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亲眼目睹海上的莫测风雨。虽然翻不成筋斗云,但人生漫漫,自是风景,山水迢迢,路在脚下。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upcoming events, please follow us on WeChat at YaleCenterBJ.

更多精彩活动,请关注耶鲁北京中心微信公众号YaleCenterBJ。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2592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30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

  • 牛津大学申请要求

    前言:这是一篇来自公众号达恩留学的文章,帮助学生了解牛津大学本科申请的条件。 牛津大学作为世界名校的金字塔顶端,是世界各地学子们的梦想殿堂。牛津大学不仅因世界水准的教学水平和高端的教学设施著名,更为出名的是其极高的录取标准,内地的录取率仅有8%。 那么,牛津的极高录取标准到底有哪些要求呢?一起来看看吧! TIPS:牛津大学不接受高考成绩直接申请,想要本科就读…

    2024年4月26日
  • 新西兰出国留学要求

    留学新西兰需要满足一定的学术、语言和财务要求,并通过签证申请,以下是去新西兰留学的具体条件要求和如何满足这些条件的 对于申请新西兰的本科需完成国内的高中学业,并取得良好的高考成绩,应在国内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新西兰的大学要求英语达到一定水平,以确保在课程学习和日常交流中使用英语进行沟通。雅思总分高于6.0,最低不低于5.5,如果英语不达标可…

    2024年4月16日
  • 初中留学美国条件

    初中去美国留学要什么条件 初中生赴美读高中的条件放宽了很多。不再需要TOEFL或IELST成绩,只要考取SLEP考试达到42分以上即可(当然每个高中根据其要求可能会要求更高的分数),这种考试在全国各大一级城市均有密集的考点,考试内容和形式都比TOEFL简单很多。除此之外,学生初中三年的平均成绩最好在80%以上,如果想申请美国排名前50的高中则最好提供ssat…

    2024年4月21日
  • 新加坡pr转公民条件

    新加坡的公民和PR的审批向来是谜一样的操作,大家都不知道新加坡“选”人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网传,在入籍新加坡公民的时候,政府会查看申请人的财富和净值信息,“钱很重要”吗? 5月8日,新加坡前进党议员梁文辉在国会上以相似问题询问内政部长尚穆根——自2000年以来,新加坡批准了多少名拥有至少5000万美元的高净值人士以及家属的公民权申请? (图源:CNA) 尚穆根…

    2024年4月18日
  • 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申请条件

    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理大(PolyU)”,是一所位于中国香港的亚洲知名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世界百强名校。1972 年,香港理工学院 ( 理工 ) 正式成立,并接管工专的校舍,新增建筑物依旧保持红砖外墙的特色。1994 年,理工正式取得大学地位,正名为「香港理工大学」。因红砖特色深入…

    2024年5月1日
  • 入籍美国条件

    美国一直是移民向往的一个国家,那么想要入籍到美国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带着您了解一下。 1、必须在取得永久居留权后,连续在美国居住5年。这是取得入籍的最低居住年限。在5年之中,不能连续超过半年的时间离开美国,如果超过半年以上,必须提供无意放弃美国住所的证明。因此,也要相应地延长申请入籍的时间,而重新计算在美国的居留时间。在美国实际居留的时间至少3年…

    2024年4月22日
  • 厦门国际学校入学条件

    “五一”假期过得如何? “特种兵式旅游”结束 “特种兵式学习”来了 昨天有媒体报道说,回程的高铁上,看到学生收心补作业。 刚刚过去的假期,有的家庭是一边行万里路,一边读万卷书——不少家长都随身带着作业,每天和孩子约定用一个小时左右时间来做作业。 即使是这样,还是让不少学生家长羡慕。昨天,有初一年的学生家长给招考君传来学校“五一”作业清单,她说“五一”前,半期…

    2024年4月20日
  • 纽约大学录取条件

    一、NYU录取偏好 1.重视多样性,2025届是该校迄今为止最多元化班级 2.重视优秀学术和成绩,2022年录取学生平均考试成绩创历史新高 3.因留学学生人数较多获得认可,该大学重视让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全球14个不同国家设卫星校区,拥有无与伦比的机会来拓宽学生视野 4.大多数被录取的学生未加权GPA为了.7或更高,才能被认真考虑。如GPA低于3….

    2024年4月17日
  • 京都大学本科申请条件

    京都大学介绍 京都大学,简称京大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京都市左京区的世界级顶尖研究型大学,在日本仅次于东京大学的学科齐全、规模宏大的国立综合大学,日本继东京大学之后设立的第二所旧制帝国大学。作为日本国内的最高学府之一,京都大学在全球都享有很高的声望,其培育出的人才和学术成果享誉世界,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 京都大学起源于1861年。二战后,正式更名为“京都大学…

    2024年5月3日
  • 英国绿卡申请条件

    最近两天,关于英国出生小孩住满7年就能直接拿绿卡(父母均无绿卡)的消息,传遍了各大在英华人朋友圈。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重点看看,英国内政部在极其严格的出生拿绿卡相关规定上,到底出了什么新政策。 2022年6月20日,英国新的移民法修订案(STATEMENT OF CHANGES IN IMMIGRATION RULES)正式生效。 其中一项关于Indefi…

    2024年4月28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