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社融:企业、居民贷款扩张双弱 信贷增速放缓可能是常态

7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6月社会融资规模(简称“社融”)数据,6月社融新增3.3万亿。其中,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万亿,占比最大;其次是政府债券融资,新增8487亿。

经历了4、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不足一万亿的低迷期后,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回升至2万亿以上,但6月属于季末投放大月,扩张力度一般需要看同比。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 9200 亿元,存量增速下行0.5个百分点至8.8%,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6月企业、居民贷款扩张双弱,是6月新增社融主要拖累项,而政府债券依旧是主要支撑,但新增速度较上月放缓。

分析认为,企业、居民贷款增量均明显减少,主要是因为受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和金融“挤水分”等影响。但信贷增速放缓并不意味着经济走弱,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信贷需求发生变化,未来社融和信贷增速放缓可能是常态。

政府债券成6月新增社融主要支撑

6月企业中长期、居民短期、居民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少增6233亿、2443亿、1428亿,是6月新增社融主要拖累项;6月政府债同比多增3116亿,虽然较5月环比回落,但依旧是新增社融主要支撑。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

从贷款周期来看,一般企业中长期、居民短期、居民中长期贷款分别体现基建/制造业投资、居民消费和住房按揭贷款意愿。企业、居民贷款扩张双弱背后,体现的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

从企业端贷款数据看,企业融资意愿、金融“挤水分”仍制约企业贷款增长。一是6月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中小企业信心指数均有所回落,反映企业融资意愿或下降;二是4月以来,为了防止大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低息贷款、高息存款造成资金空转,政策叫停银行“手工补息”,企业贷款出现“挤水分”现象。

此外,红塔证券分析师杨欣认为,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少增,部分可以归因于基建和重大工程等项目的配套贷款需求不足。一个关键因素是上半年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节奏较晚,以及增发国债所带动的项目在实际执行中的落地速度偏慢。不过,情况有望得到改善。7月11日,发改委指出增发国债1.5万个项目已全部开工,这些项目的逐步推进能为企业贷款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从居民端贷款数据看,居民消意愿仍待增强,地产销售回暖并不明显。

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增 2443 亿元,东吴证券分析师陈李认为,这反映出当前居民消费意愿仍不高,且消费存在降级特征;居民超前消费意愿不高,信用卡消费较弱,这些与6月CPI指数同比回落表现出的特征基本一致。往后看,7、8月居民暑期出行、消费增多,居民短贷或有边际改善。

居民中长期贷款依旧受地产行情影响。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一般是房贷)为3202亿,环比5月514亿有明显修复,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少增1428亿。6月30大中商品房成交面积边际改善,但仍弱于历史同期,地产销售低位徘徊,居民对借贷购房依旧保持谨慎情绪。

最终,政府债券成为6月新增社融主要支撑。6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3116亿元,位居6月新增社融同比增量第一,但新增速度较上月放缓。7 月政府债出现放量迹象,或预示当月社融增速有望再次反弹。

信贷增速放缓不意味着经济走弱

未来社融和信贷增速放缓可能是常态

社融是衡量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标,所以央行每月发布的社融数据都备受各界关注。

今年以来,社融存量同比整体持续下降。4月,社融当月值更是在多年之后再次出现负增长,引发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和讨论;6月,社融受企业、居民信贷需求疲软,增速仍表现出放缓趋势,再次引发各方解读。

在公布6月社融数据同时,《金融时报》发文称,对于如何理解今年以来总量指标增速的放缓,市场有多种解读,但淡总量、重质效是大势所趋,货币信贷增速放缓不意味着经济走弱。

德邦证券分析师程强指出,当前社融指标存在局限性,出现社融走势与经济增长不相匹配的现象。首先,总量指标难以反映经济结构转型期的结构性变化,例如2019年与2022年社融增速较为接近,但其背后经济增长的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其次,社融变化易受贷款投放、政府债券融资的季节性影响,容易造成误读;其三,票据冲量、资金空转等可能阶段性抬高社融数据。

程强表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陆家嘴论坛的讲话似乎在有意引导市场淡化对社融指标的关注。潘功胜表示“宏观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金融总量增速有所下降也是自然的,这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致的”。

杨欣认为,未来社融和信贷增速放缓可能是常态。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信贷需求发生变化,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房地产的融资需求降低,而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等新兴领域对信贷的依赖相对较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金融总量增速的放缓。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2922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24年7月14日

相关推荐

  • 杜伦大学aidan学院_杜伦大学 学院

    作为全世界仅有的几所还在使用古老“学院制”的大学,英国的杜伦大学一直备受中国学生的关注。 无论你是因为看了《哈利波特》,向往走进自己的“格兰芬多”或“斯莱特林”,还是单纯想要体验这种和中国国内大学截然不同的校园生活,杜伦大学都是相比较“牛剑”更reachable的选择。 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杜伦大学各学院的情况,帮助大家选到适合自己的学院。 什么…

    2024年3月12日
  • 杜克大学吉米教练

    还剩下10.4秒,杜克大学在落后3分的情况下,依靠着吉尔斯持球突破上篮将球打进的同时造成犯规!是2+1吗?不!裁判吹了提前犯规! 进球无效,罚球两罚一中,杜克大学错失了扳平比分绝佳机会,最终以77-81不敌北卡倒在今年NCAA男篮的决赛门外,老K教练的42年执教生涯也无法以一座冠军结尾,蜂鸣器响后,这位传奇教练也终于走到了终点。 我们都习惯叫他“老K教练”了…

    2025年9月10日
  • 鹿特丹大学传媒背景_

    学生姓名:范同学 学术背景:四川传媒学院,广播编导专业,GPA3.0+ 申请入学时间:2021年9月 申请专业:传媒方向硕士 [666]录取结果: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英国约克大学 学生姓名:彭同学 学术背景:四川大学,广告学专业,GPA3.5+ 申请入学时间:2021年9月 申请专业:传媒方向硕士 ​[666]录取结果: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格罗宁根大学、…

    2024年3月7日
  • 宁波十大贵族学校_宁波十大贵族学校学费

    根据各高校学费统计,得出2023年中国十大贵族大学,其中上海纽约大学四年学费80万,位列第一;其余九所分别为昆山杜克大学(68万)、上海兴伟学院(60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46万)、宁波诺丁汉大学(40万)、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联合国际学院(40万)、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38万)、西交利物浦大学(35万)、温州肯恩大学(26万)以及上海立达学院(20万…

    2024年2月27日
  • 德国博士留学

    说起德国,大家印象就是:严谨。德国的学术,也是如此。其严格程度在全球算是名列前茅的。德国历史悠久(排名靠前)的大学使其成为出国留学的绝佳选择,但在博士研究方面,该国还有更多可供选择。 德国大学和专业研究中心在19世纪首次引入博士学位后,继续提供创新,免学费的研究生课程。今天小艾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德国博士申请的一些情况,供大家参考哦。 01 德国博士学习的…

    2024年1月25日
  • 遥遥领先!本月MSCI亚太指数涨幅榜前十 华为概念股占据大半

    随着10月行情即将落幕,全球金融市场在今年无疑迎来了一个格外落寞的“金九银十”行情。然而,在股市表现格外低迷的这一个月里,围绕华为概念相关股票的狂热,却似乎带来了一抹与众不同的亮色…… 根据业内的统计,本月MSCI亚太指数涨幅前十名的股票中,这家中国科技巨头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占据了大半。 截止本周四收盘,华为的电动汽车合作伙伴赛力斯在本月以超过48%的涨幅领…

    2023年10月27日
  • 国内大学排名100强排名表

    高校排名是我们确定考研目标的重要参考之一,本期我总结了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情况(主榜)并主要介绍排名在100名开外的15所211院校!这些院校考研性价比高吗?会不会更容易上岸?一起来看看!

    2025年9月18日
  • 中南民族大学软科排名

    2025年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公布,引发了网络热议。有关注比较细心网友发现,中南大学在该排名中出现了稳步下降的趋势,2025年排名27位、2024年为25位、2021-2023年均为23位,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一种结果呢?很多网友并没有去细究其中缘由。 我们从一个比较粗糙的层面来看看软科的评价体系,在近五年中,该排行榜保持了10大评价模块没有变化,但是评价维度…

    2025年8月14日
  • 什么条件可以移民美国

    美国移民分为亲属移民、职业移民和特殊移民三个大类。如果在美国没有直系亲属,也不考虑与美国公民或永久绿卡持有者结婚,那么可以无视亲属移民。特殊移民则只针对难民、庇护和特定国家人群。因此对于大多数移民者和在美留学生来说,职业移民几乎是获得美国绿卡的唯一选择。而针对不同类型和条件的申请人,美国职业移民共划分了五大类别,每个类别又细分出若干子类别。那么美国移民到底有…

    2024年7月3日
  • 常青藤大学课程

    上海常青藤教育集团是一所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一贯制民办双语学校,实践双轨制双通道发展的双语学校,学术成果与全人教育共赢的办学愿景。上海常青藤教育集团融合课程部,位于浦东张江科学城开设全球硅谷公立大学青藤课程、紫荆樱花课程等,将国家普通高中课程与本校校本课程融合,为学生申请中国、英美、亚洲港澳新日、全球硅谷公立大学(STEM、金融科技、健康医学、…

    2025年7月18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