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硕士

一个厚厚的本子,60多页,盖满了世界各地博物馆的纪念章。

它的主人是李依慕,今年21岁。从小学四年级时第一次踏进广东省博物馆(下简称“粤博”),十余年间,她的博物馆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

2000年出生的李丙龙大学时才第一次走进博物馆,踏入四川博物院的那一刻,他感觉很惊奇:“就像看到一本好书,迫不及待地想要读完。”如今,他在广州海事博物馆担任志愿者讲解员。

今年暑假,国内各大博物馆热度直线飙升,人头攒动、一票难求。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夏天博物馆的预订量同比增长超90%。

在炎炎夏日,选择挤进博物馆的除了亲子群体,还有许多像李依慕、李丙龙一样的年轻人。社交媒体上,年轻人打卡博物馆的帖子刷屏,小红书关于“博物馆”话题的浏览量已达21.6亿次。

“2023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数量接近13亿人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青年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认为,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当代青年人的文化习惯,融入青年人的文化基因。

博物馆为何一下子“长”满了人?博物馆如何与当代年轻人“深度连接”?南方+记者聆听他们与博物馆“交往”的故事。

“就像小朋友掉进了玩具堆”

“国内博物馆太火了,要‘拼’手速抢票!”就读于米兰理工大学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李依慕,暑期回广州在某快消公司实习,一回国她就发现,粤博比以前的人气更旺了。

李依慕去粤博。

上小学四年级时,李依慕第一次走进粤博。从小饱读科普类书籍的她,面对讲解员的提问对答如流。

“讲解员姐姐表扬了我,这对当时的我是种莫大鼓励。”从此以后,李依慕与粤博结下了长达十余年的不解之缘。

李依慕保存着多年前收集的粤博纪念品。

在李依慕的记忆里,巅峰时期她一年逛粤博的次数上百次。她喜欢反复听不同的粤博讲解员讲解同一件文物。“你会发现每个人讲的都不一样,有的人擅长讲工艺技术,有的人擅长讲历史故事,这种差异性很有趣。”

粤博的重磅文物——明代潮州窑白釉观音立像,在她眼中看出了不一样的感觉:“有一天我再看这件文物,突然感觉是一位邻家少女的模样。”

因为“泡”博物馆,她养成了敏锐的直觉与洞察力、丰沛的灵感与想象力。她一度想去国外念考古学专业,最终选择了工业产品设计专业,“我想博物馆也需要做文创设计和界面UI设计。”

90后女孩王丹薇是活跃在小红书上的一位博物馆科普类博主。她这样描述自己身上的“博物馆症候群”:一个月不看展就“眼睛痒”,展览空间有种说不清楚的神奇魔力。

王丹薇的小红书主页

王丹薇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广告公司、私人美术馆工作。2014年的一天,她机缘巧合,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当起了志愿者,自此对博物馆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2018年,她毅然前往莱斯特大学攻读博物馆学硕士研究生。

回国后,王丹薇从事策展工作,用AR、VR等新技术来呈现文物。现在她坚持利用工作之余,在小红书做博物馆内容科普,她一直坚信“内容永远是最重要的,有时候最简单的事物,最能打动人”。

“博物馆最大的魅力是,满足年轻人的好奇心。”她形象地比喻道:“就像小朋友掉进了玩具堆。”

在博物馆找到“松弛感”

小红书上风靡着一段关于“逛博物馆的意义”的台词:“有时我们感到疲惫,于是我们就想走进博物馆,去‘他们’那里看看。”

“对于不少年轻人,博物馆是理想的社交空间。”王丹薇认为,不同于电影院、剧院、商场,博物馆平衡了公共空间的互动性和知识性,“这是一个有主题的空间,人与人之间可以交谈,也可以拍照”。

上海外滩美术馆活动现场。(来源:上海外滩美术馆)

王丹薇回忆,当年有个常年来看展的老先生,不少展览开幕时,如果现场没有位置了,外滩美术馆会专门为这位老先生搬一个椅子放在前排。

“和观众自然地发生对话。”王丹薇在外滩美术馆当志愿者的经历,让她感到,博物馆里有一种流动的、自然放松的气场。

这种“流动的气场”也发生在李依慕和粤博之间。2019年,粤博策展“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500年”,开展前,李依慕意外接到邀请,成为首批可以提前入场看展的观众。

“作为第一批观众,直击这批欧洲名画时的感觉很奇妙。”李依慕描述这种感受为“感动”,这是她和粤博多年默契的一种延续,“某种意义上,你是此地领略画作的第一批观众,你最先看到它的美。”

踏入职场后,李依慕逛博物馆的时间越来越少,看展的心情也不复小时候那样纯粹,但一有空时仍会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让我感受到安静的气息,年轻人可以好好休息一会儿。”李依慕说:“哪怕只是来放松一下眼睛和大脑,就算只是随便逛逛,也很美好。”

王丹薇在展览现场。

王丹薇也将逛博物馆称为“休息”。去年,她去逛第14届上海双年展,中途困了,就窝在展厅的角落眯了一会儿,“在博物馆,你可以完全地放松下来。”

在博物馆,“get”一座城

“去一个城市旅行,总是先找博物馆和有趣的展览。”“为了一个展,奔赴一座城。”王丹薇曾在小红书上发起这些话题。

随着城市漫游(Citywalk)等休闲方式的流行,逛博物馆成为许多年轻人打卡一座城市的必经一站。

人们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参观。 新华社发

作为一名00后,李丙龙大学以前,从未踏入博物馆。但作为旅行爱好者,如今的他每到一个地方旅行,都要打卡博物馆。目前在读中山大学心理学博士的他,从去年开始,在广州海事博物馆当起了志愿者讲解员。

李丙龙说,城市根脉通常藏在当地博物馆里。走在大大小小的城市街头,城市文化肌理不容易被读到,“只有走进博物馆,我才能‘get’到一座城,理解这座城市内在的历史和气质。”

李丙龙当志愿者讲解员。

像李依慕这样的年轻人,属于Z世代青年,他们是1995—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有数据显示,我国Z世代规模约2.6亿人。而博物馆+VR、博物馆+AR、博物馆+剧本杀,适应了Z世代主流消费观念,博物馆热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必然。

“年轻人逛博物馆有一种渴求,想找到自我与世界连结的更多可能。”王丹薇说,博物馆应该是年轻人认识世界、开拓视野的渠道。

向外,逛博物馆能让年轻人Buff叠满,给自己贴上“受过良好教育、具备审美、拥有美好精神生活”的标签;向内,年轻人需要透过博物馆这扇窗读懂一座城,找准自己生活里的“锚”。

比起单纯的文物陈列,李丙龙更喜欢有完整故事逻辑的展览。王丹薇也提到,“对比‘秀展品’的展览,更希望看到一些展览,和我们对话,跟我们的生活发生关联。”

如何向年轻人讲故事,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形式创新,更需要在内容上与年轻人“深度共情”。

中国博物馆协会专家组成员王芳告诉记者,广州海事博物馆正在筹备展览《遇见黄东》。黄东,只是一个生活清代的普通广州人,展览希望通过这个百年前普通人的谋生故事,一种更有代入感的角度,将那段历史讲述出来。

“以前我们总强调展览主题多么宏大、展品多么贵重,现在我们更愿意去做小切口的展览,呈现小人物的大世界,连接当代人的生活和感受。”王芳说。

专家对话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魏峻:

好展览要和年轻人“对话”

南方+: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走进博物馆?

魏峻:年轻人爱看博物馆,并不是现阶段体现出的最强特点,应该说从进入本世纪以后,我们各地博物馆观众中年轻人占比非常高。去年苏州博物馆统计的结果是,18岁到35岁观众占整个观众群体70%左右。这是一个整体现象,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博物馆,他们更愿意到博物馆里参观、学习、放松和休闲。

南方+:如何看待一些年轻人把博物馆当成放松的场地,只是为了打卡拍照,或者只是“逛逛”的心态?

魏峻:我们对博物馆新的定义,以2020年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例,就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并不是所有观众去博物馆都是为了学习,很多是为了休闲、娱乐。只要尊重博物馆的规则,例如不在展厅里吃东西等等,我认为博物馆都是欢迎的。年轻人到博物馆里休闲或社交,哪怕只是为了拍照打卡,也一定会接触到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接触到展览和文物,从而实现博物馆传播文化的目的。

南方+:如何向年轻人群体讲好故事,是不是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要求?

魏峻:从博物馆的发展需要来看,即使是文物类展览的策展,也应该关注现当代社会,贴近年轻观众的生活。一方面,要求博物馆的文本撰写和展览内容构建上,和现当代生活挂钩,比如讲宋代生活美学,就需要讲它如何对现代生活产生启发,这是当代策展人需要在策展过程中去构建的。

另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思维更加敏锐,对于展览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手法要更加多元。传统意义上,博物馆被认为是学术的、文化的殿堂,常常以较严肃、科学的态度对待观众,气氛上更加严肃。但现在博物馆越来越火,时常会要求博物馆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更轻松的方式示人,包括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探秘型展览,还有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做沉浸式展示的展览等等,博物馆人要与时俱进应对这些要求和变化。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赵媛媛

【拍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作者】 赵媛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3341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6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6日

相关推荐

  • 英国格林多大学

    格林威治大学(University of Greenwich)位于伦敦,建于1890年,其前身是伍尔维奇理工学院(WOOLWICH),是英国创办的第二所理工学院,建在18世纪皇家军械库的遗址附近。20世纪90年代初伍尔维奇理工学院与英国一大批综合性理工学院一起被英国政府批准升格为大学,成为90多所正规大学之一。目前,格林威治大学是英国规模最大的10所大学之一…

    2024年7月10日
  • 韩国东国大学排名(韩国东国大学排名第几)

    最近,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了2024年最新版的排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首尔国立大学 QS排名41 2. 韩国科技研究所 QS排名56 3. 延世大学 QS排名76 4. 高丽大学 QS排名79 5. 浦项科技大学 QS排名100 6. 成均馆大学 QS排名145 7. 汉阳大学 QS排名164 8. 蔚山国立科学技术院 QS排名266 9. 大邱庆…

    2023年11月9日
  • 同济大学全日制mba

    同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以下简称“同济MBA”)自1993年创办以来,秉持“创造管理新知,造就业界精英,践行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挑战”的使命,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深耕商科教育领域。项目聚焦“管理+科技+产业”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致力于打造管理赋能科技产业化与技术商业化的生态体系,以管理引领科技产业化进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与…

    2025年8月8日
  • pte多少钱_pte多少钱考一次

    加拿大教育体系完善,人文气息浓厚,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选择去加拿大留学,费用是家长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小编就介绍一下2018年加拿大留学需要花费多少钱,看看你的钱包是否已做好准备。 1. 学费 加拿大的学费虽然比其他西方国家低很多,但毕竟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学费也是不同的。 一般说来,大城市的学费较高,如果学…

    2024年3月7日
  • 哈佛大学裸奔(哈佛大学裸奔是真的吗)

    如果你在哈佛就读大学,或是旅游参观时足够幸运,那一定会看到过哈佛学生裸奔的壮观场景。 这是属于哈佛大学名为Primal Scream的裸奔活动,天之骄子袒露年轻的身体,在午夜时分的街头奔跑、尖叫,旨在释放内心的压力。 据哈佛日报的校园记者调查,参加裸奔的大约30%是女性,所以这也被称为“香肠比赛”。 裸奔是哈佛学生三大传统之一,另外两件事是在哈佛创始人的雕像…

    2023年10月15日
  • 奥克兰大学qs排名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教育报道 记者 吴婷】近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Higher Education)发布了第二届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The Impact Rankings 2020)。新西兰的高校在此次排名中再次展现领先的教育实力,表现亮眼:8所公立大学中的7所成功入围,奥克兰大学再次力压群雄,摘取榜单桂冠。 泰晤士高等教育 “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

    2025年10月14日
  • 澳大利亚野鸡大学(澳大利亚野鸡大学有哪些)

    从职场人士的角度,聊聊澳洲各大学的国内认可度。 很多学商科的小伙伴问过我一个问题,就是澳洲的学校是不是在金融行业的人眼里看来比较水,或者说澳洲留学生竞争力不如美、英、港、新的留学生? 1、澳洲八大的金融圈认可度 作为一个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跟行业内很多朋友聊过,也跟HR聊过,澳洲的八大在国内金融圈认可度尚可,金融行业招聘有三大派系: 第一类QS排名派:以H某…

    2023年11月24日
  • 美国北亚桑那州立大学排名_

    备受瞩目的 QS 2024 排名全新出炉了! 第 20 版 QS 世界大学排名,收录了 104 个地区的 1500 所院校,是同类排名中唯一强调就业能力和可持续性的排名。今年 QS 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排名方法改进,引入了三个新的衡量标准:可持续性、就业结果和国际研究网络。 其结果借鉴了对 1750 万篇学术论文的分析以及超过 24 万名学术界人士和雇主的专…

    2024年4月22日
  • 公派留学担保人风险_公派留学担保人风险高吗

    今日之中国,再也不是那个软弱遭受列强欺负的中国,也不是那个“闭关锁国”不思进取的中国。如今的中国发展已完全和国际接轨,善于学习、敢于学习已经是我们的发展之道。而且中国能有今天的强盛,一定离不开各方人才的贡献,“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句话出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之口,詹天佑作为典型的早期出国深造,然后回国报效的海归人才…

    2024年2月16日
  • 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在哪个国家

    **创建背景** 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Royal Military Academy Sandhurst, RMAS)是英国陆军军官的核心培训基地,其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1802年,伍尔维奇皇家军事学院成立,专攻炮兵与工兵教育。与此同时,桑德赫斯特的皇家军事学院于1812年建立,培养步兵与骑兵军官。1947年,这两所学院合并,正式成立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2025年3月7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