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政治学院毕业前景

本周,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令所有人大为震惊:左翼联盟翻转第一轮投票结果成为第一大党,执政党联盟排名第二,选前呼声最高的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屈居第三。

这是1997年以来首次出现现任法国总统的政治势力在选举中丧失议会多数席位的情况。由于选举是总统马克龙提前解散国民议会进行的,因此被CNN称为“一场爆炸性的赌博”。

那么,“豪赌”之后的结果,又会将法国的政治带向何方呢?

当地时间7月8日凌晨,法国内政部公布国民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引发全球媒体关注。

这是一个令人意外的选举结果。以182个席位获得第一的是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紧随其后的是马克龙领导的中右翼“在一起”,赢得163个席位,而在首轮投票中一度大幅领先的极右翼“国民联盟”最终只获得143个席位。

而且,此次选举的投票率为59.71%,创下1981年来的最高。

不少按照右翼胜利来准备新闻稿的媒体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路透社则不无讽刺地写道:

“极右翼把香槟都给冰好了,但当周日结果出来时,庆祝的氛围瞬间跌入难以置信。”

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防与安全问题分析师 弗朗索瓦·埃斯堡:在这次选举中,我们知道谁输了,这就是极右翼。它没有得到所渴望的绝对多数,它没有得到大多数人预期的相对多数。

选前,极右翼“国民联盟”领导人玛丽娜·勒庞一直相信她的政党将以绝对多数获胜,下一任法国总理会是她的门生巴尔德拉。

如今,对于这个大跌眼镜的结果,勒庞也只能强撑着给自己打气。

国民联盟领导人 玛丽娜·勒庞:我们几乎所有的候选人,都在困难的条件下表现得非常出色。

媒体分析,“国民联盟”意外翻船,主要原因是左翼联盟和中间派的一场“战术合作”:

上轮投票后,左翼联盟和中间派联手组成“共和阵线”,动员217名候选人退选,集中选票、力保非极右翼候选人胜出。

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议员 亚瑟·德拉波特:真是大大松了口气,多亏了“共和阵线”才使这一切成为可能,避免了国民联盟上台。在这背后,有一种沉重的责任。

对此,国民联盟领导人巴尔德拉极为愤怒,称之为“可耻的联盟”,将把法国政治引向瘫痪。

路透社巴黎分社社长 理查德·洛夫:这对极右翼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一度展现惊人的优势,反映了整个欧洲民粹主义的崛起,他们确实有机会掌权。

成功阻止极右翼上台,也让许多法国选民松了口气。

22岁的印度裔法国人辛格在此次国民议会选举中首次投票,左翼联盟的惊人逆转让他欣喜若狂。

印度裔法国民众 洛夫普里特·辛格:选举结果公布后第二天,我情绪激动、喜悦,之前的担忧情绪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获得感。现在感到很幸福。

辛格出生在印度旁遮普邦的一个村庄,8岁时随父母移民法国,去年刚加入法国国籍,但他的父母和14岁的弟弟都还没有取得法国国籍。

和许多移民家庭一样,辛格一家对“国民联盟”的反移民言论心存警惕。

辛格的弟弟 安塔普里特·辛格:真是如释重负,我曾经很害怕被驱逐出境,很担忧未来会怎么样。

法国有大约700万移民,约占总人口10.3%,自2000年以来移民数量持续上涨。

“国民联盟”一直认为,大规模移民正在耗尽法国国库,并威胁到法国人的身份认同。

辛格的父亲 阿詹·辛格:大多数人都希望民众团结平等,那些想要分裂我们的只是少数人。

此次总统马克龙所在中间派与左翼联手、成功阻止极右翼获胜,则让辛格一家看到了希望。

印度裔法国民众 洛夫普里特·辛格:这意味着什么呢,未来,或许我的弟弟也可以拥有法国国籍。我的父母也可以留在法国而不必担心因任何原因遭到遣返。

但对于法国总统马克龙而言,选举结果并不意味着完胜。

路透社巴黎分社社长 理查德·洛夫:马克龙在这次议会选举中无疑被削弱了,他是法国政策的制定者。在2022年开始的第二任期里,他的权力被削弱了,因为他不再拥有议会中的多数席位。他必须与保守的中右翼合作,所以他不能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需要在议会中协商谈判。现在,我认为我们将会看到法国政治的核心,从总统办公室爱丽舍宫向国民议会转移。

这可以说是马克龙一场“政治豪赌”的结局。

一个月前,6月9日,第十届欧洲议会选举的投票在法国结束,出口民调显示,马克龙的政党联盟“在一起”大败于勒庞的“国民联盟”。

随后,马克龙决定依据法国宪法第12条赋予的权力,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选举。

法国记者 罗卡亚·迪亚洛:我认为他(马克龙)的做法是一场赌博。因为他没有赢得欧洲议会选举,他认为这(解散议会)是他改组权力的一种方式。

虽然极右翼被成功阻击,但很难说马克龙真的赌赢了。

没有任何政党获得国民议会绝对多数席位,意味着法国将出现“悬浮议会”。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吕克·罗班:我们现在所处的局面是,不再有一派拥有多数席位或只需拉拢少数几个伙伴就可以控制多数席位。所以我们需要组成联合政府,它可能是一个左翼政府,也可能是一个右翼政府。

接下来的主动权掌握在赢得议会最多席位的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领导人梅朗雄手中。

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领导人 梅朗雄:首先我们感觉如释重负。

许多人认为,接下来,法国可能会重现总统与总理分属不同党派的“共治”局面。

英国《金融时报》回顾说,1986年法国左翼社会党总统密特朗就曾与右翼总理希拉克“共治”,但期间两人矛盾频发。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吕克·罗班:确实,在政府层面,我们有可能再次面临这种不稳定局面。党派游戏、妥协游戏,为了一个职位而达成幕后协议的游戏,而这是法国最讨厌的。

极右翼试图取得国民议会绝对多数的梦想已经破碎,如今希望获得总理职位的是左翼联盟。

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领导人 梅朗雄:宪法赋予总统一些特权,但也赋予总理一些特权,因此,双方都必须和睦相处,例如,尽快承认巴勒斯坦国。

英国市场分析师 尼尔·威尔逊:马克龙的政治议程确实受到重创,他一直在推行许多经济改革,例如推迟退休年龄。而一旦悬浮议会出现僵局,就可能意味着这些改革理念、改革计划面临夭折。

马克龙显然并不想与左翼政党“共治”法国。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马克龙的最大愿望是将温和左派和绿党从梅朗雄的左翼阵营中拉出来,与他所在的中间派组建执政联盟。

法国记者 罗卡亚·迪亚洛:马克龙希望能够围绕中间派建立一个联盟,也就是中右翼和中左翼,这样他就能让阿塔尔继续担任总理,而不会失去组建政府的能力。

不过,这又谈何容易。

与德国、意大利不同,法国没有为维系执政联盟而达成妥协的经验,而组成新议会的三大阵营又非常讨厌彼此,难以相互信任。

布鲁金斯学会访问学者 塔拉·瓦玛: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法国已经有60多年没有联合政府了。但实际上,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了组建联合政府的可能性。同样真实的是,新一代政治家从未经历过这些。因此,他们必须找到一种创新和有创造性的方式,在未来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思考制度。

《金融时报》指出,法国似乎正在回到第四共和国时期,面临长达数月乃至数年的不稳定的政府,这对法国及其欧洲伙伴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有人说,马克龙的“豪赌”拦阻了极右派,重新稳住阵脚,但却不得不走上“共治模式”。

但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这场选举并不只是关乎法国政坛!

就在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出台次日,北约峰会在大西洋彼岸举行。

美联社就认为,法国投票结果将影响欧洲金融市场和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

而美国“政治新闻网”甚至认为,欧盟与北约都有可能被“撼动”!

7月11日,美国首都华盛顿。

远赴美国参加北约华盛顿峰会的法国总统马克龙面对媒体,主动谈到了法国国民议会选举。

法国总统 马克龙:我能够告诉我的所有同行和盟国,法国将保持其国际承诺的连续性,无论是对欧盟还是对北约或者是对乌克兰的支持。因为在国民议会中占多数的政治力量都支持这些路线,而质疑这些路线的力量,从未赢得过多数。

这直接回应了外界对“议会选举可能损害马克龙欧洲主要领导人地位”的猜测。

巴黎蒙田研究所特别顾问杜克洛就认为,如果法国政府不稳定,将削弱马克龙的国际实力。

布鲁金斯学会访问学者 塔拉·瓦玛:我认为美国以及欧洲国家,肯定都感到松了一口气。我们现在最有可能看到的是马克龙的外交政策重点,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延续性。这意味着继续与美国盟友合作,继续投资北约,继续投资欧盟并继续支持乌克兰最终加入欧盟。除了极左翼外,其他左翼政党都支持这些政策。

6月29日美国“政治新闻网”披露,拜登的助手担心马克龙的豪赌可能引发远超出法国范围的后果,并可能给美国及其盟友带来更多挑战。

不过,如今轮到马克龙反过来自嘲式安慰在首轮总统竞选辩论中表现不佳的拜登。

法国总统 马克龙:我们都有犯错的时候,这种事也曾发生在我身上,我明天可能就会这样,我也会请求你同样的宽容,这是善良的人之间需要的宽容。他(拜登)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人。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北约峰会是在法国国民议会提前选举后举行的。在法国,新政府的谈判预计将很复杂,因为极右翼已成为一支主要的政治力量。

在美国,总统拜登正面临退出大选的压力。

而在德国,总理朔尔茨的执政联盟仍然不受欢迎且脆弱。

更重要的是,北约华盛顿峰会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场豪赌”。

《法兰克福汇报》称,与各国领导人一起自信亮相可能会提振拜登的选情,但也存在未知数。

人们担忧,美国作为合作伙伴还能维持多久?

用一名欧洲高官的话来说,这次北约峰会前景看起来“令人沮丧”。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3816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硕士留学生回国优惠政策

    最近不少准备毕业的研究生都在问:“落户就能拿10万补贴,是真的吗?”这话不是空穴来风,确实有城市能给到这个数,但也不是所有城市、所有人都能拿到。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说透,哪些城市有这政策、要满足啥条件、钱咋领,全是实实在在的信息,帮大家少走弯路。 先给个明确答案:研究生落户拿10万补贴是真的,但有两个核心前提——看城市,看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有这福利,就算有…

    2025年10月21日
  • 高中艺术留学_高中艺术留学条件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兼新东方国际教育培训事业部总经理刘烁炀 芥末堆文 近日,新东方国际教育联合新东方斯芬克艺术留学举办线上发布会,推出艺术生海外留学产品,为艺术生提供全方位艺术留学解决方案。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艺术生海外留学产品提供OSSD国际学术课程、语言培训课程、艺术作品集辅导课程和艺术留学服务等多维度学习服务,面向国内普高或中职在读学生、A-L…

    2024年2月14日
  • 菏泽学院详细地址

    2025年,菏泽学院共有62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招生,计划招收普通本科、专科学生7465人,其中本科4300人,专科1400人,专升本1765人。 今年菏泽学院新增了五个本科专业:网络与新媒体(计划招生50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计划招生70人)、人工智能(计划招生80人)、智慧水利(计划招生80人)、动物药学(计划招生40人)…

    2025年6月27日
  • 本科生可以出国留学吗

    中国教育部于2025年4月9日发布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针对美国俄亥俄州通过的《参议院第1号法案》(SB 1)提出警示。该法案包含两项涉华条款: 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截图 禁止接受中国捐赠:俄亥俄州公立大学不得接受中国政府、军方及附属机构的捐赠或资金支持。 限制学术合作:高校需终止与中国机构的学术合作项目,包括联合研究、奖学金资助及“2+2”“3+1”等联合…

    2025年10月20日
  • 国际学校只能报考国外大学吗_国际学校只能报考国外大学吗知乎

    国际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到国际学校学习。现如今,不仅是外籍学生、港澳台籍学生可以报名国际学校,中国内地户籍学生也可以报名国际学校,只不过报名的学校有所不同。 1、外籍学生、港澳台籍学生报名哪些学校? 外籍学生、港澳台籍学生最先考虑的都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及公立的外籍国际部。国内许多城市里都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而上海、北京等超一线城市里公立的…

    2024年3月4日
  • 东芬兰大学相当于国内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厦门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都在国外创立了校区。 2016年正式办学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和2020年正式开始招生的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是目前中国所有大学中仅有的两所在外国设立校区,面向全球招生,并通过全国普通高考面向国内考生招生的大学。这两个外国…

    2024年12月9日
  • 第一批985大学名录

    985大学名单,终于有人整理出来了,收藏起来看看 “你知道985大学有多少所吗?”朋友老刘突然问我。 “985大学?好像挺多的吧,不都说是顶尖大学吗?”我含糊其词地回应,心里有些不确定。虽然我也知道985工程是中国高校中的“精英计划”,但要问具体有多少所,还真没认真数过。 老刘神秘一笑,从手机里翻出一张列表,递给我:“你看看,这才是真正的985大学名单,终于…

    2024年10月20日
  •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数据库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军 6月18日,作为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活动之一,第五届出版融合发展国际化论坛举行,中州古籍出版社社长许绍山以“纸载千年传世文献,云传万里中华文明——《玄奘全集》融合出版与国际传播实践”为主题,介绍了《玄奘全集》融合出版与国际传播的实践成果。 许绍山表示,中州古籍出版社扎根中原文化,有着深厚的出版底蕴,连续十三年进入中国图书海外…

    2025年8月14日
  •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邢台

    作为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末尾,2020发生了太多不可被遗忘的事情。 于我们而言这一年的关键词就是“告别”,有太多的人远离我们而去,悲伤成为了时间流逝的注脚。 既有那些以“热搜”形式让大众陷入悲痛的明星,也有很多我们几乎没有听过名字的行业巨匠,不管是明星还是“凡人”,这些人生前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值得我们一辈子去铭记。 一、科学界 01、周同惠:一生和“…

    2025年9月9日
  • 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和国家对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全面的部署,充分体现了教育与人才两大要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

    2024年1月29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