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岗大学任廷祥

8月8日,由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AG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Queensland、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等单位发起,联合主办的中澳煤矿深部开采典型动力灾害防治学术会议、“协同创新组织”成立五周年学术论坛在合肥隆重举行。2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专家学者和政府企业领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聚一堂,共商战略发展大计。此次论坛围绕“探索煤矿深部采动防灾对策,助推能源安全与清洁化利用”主题,共同回顾“协同创新组织”五年奋斗历程,共同展望煤炭安全智能开采领域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开幕式现场

安徽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邓向阳,中国矿山安全学会会长、原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桂来保,原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周守为院士,中国工程院彭苏萍院士、袁亮院士、汤广福院士、刘文清院士,中国科学院谢毅院士,中国工程院金智新院士、康红普院士、陈湘生院士、王国法院士、王双明院士、王运敏院士、张来斌院士等13位院士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谢和平、李阳、顾大钊、武强、李建刚、葛世荣、朱合华等7位院士线上参会。中国煤炭学会秘书长王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Ismet,卧龙岗大学任廷祥博士,联邦科学院James,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国家能源集团科技部主任李全生,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辽宁大学校长潘一山,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徐州工程学院校长张农,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安徽大学原校长程桦,安徽建工集团董事长赵时运,合肥煤炭设计院党委书记闫红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宋云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王家臣,北京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吴爱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虹,延长石油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范京道,淮南矿业集团副总经理唐永志,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郑明东,西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罗兴锜,重庆大学胡千庭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胡振琪教授,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刘泉声,安徽理工大学国家级人才薛生教授,淮北矿业集团副总工程师聂政,皖北煤电集团麻地梁煤矿董事长吴劲松,凯盛重工集团董事长江化民,安徽省专家联谊会会长戴建华,煤炭学报主编朱拴成等政校企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我校师生代表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安徽研究院院长袁亮院士主持。

邓向阳讲话

开幕式上,邓向阳致辞。他代表安徽省委、省政府,向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充分肯定了“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成立五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安徽是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能源供应基地,安徽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煤炭等传统能源发展,大力推动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安徽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在中国工程院及各位院士、专家的支持下,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煤炭等能源产业,加快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和生态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成为能源革命第一动力;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协同创新组织”开展各类交流研究工作,热切期盼与更多的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创新人才,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联系,共同研究解决能源发展难题,用科技为煤炭工业蓄势赋能,为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守为院士致辞

周守为院士致辞。他对安徽理工大学近年来的办学成果、科研平台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表示赞赏。他指出,2017年的今天“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在安徽理工大学成立,历经五年的发展,“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从科学构想发展成为理论和技术现实,得到业界的认可,论坛也成了国内汇聚精英,交流互动的一个品牌。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工程院关注的重点领域。如何进行煤矿深部开采典型动力灾害防治,推动煤矿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是热点话题。希望各位与会专家在本次论坛中聚焦前沿热点、互通有无,共同为煤矿深部开采典型动力灾害防治及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贡献智慧和力量,有力推进能源科技向更高领域攀登。

桂来保致辞

桂来保致辞。他指出,煤炭行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数字赋能实现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清洁高效利用。要将“创新引领”作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将“智慧开采”作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将“绿色发展”作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幸福生活”作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使命。掌握深部采动响应机制与灾害防控技术,实现精准开采对于保障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大矿山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者将借助本次会议的交流平台及时把握世界矿山科技的发展动态,紧密联系矿山安全生产实践,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促进矿山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梁樑致辞

梁樑致辞。他表示,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理工大学同根同源,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煤矿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长期以来,两校精诚合作,充分发挥工科特长,积极致力于科技攻关创新和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联合组建科研平台,在灾害防控智能装备开发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协同创新组织”成立以来,汇聚广大科研院所、高校和煤炭企业的智慧,立足科技前沿,致力于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中国煤炭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跨越提供了强劲动力。此次会议的召开,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碰撞,一定能够进一步推进我国煤炭深部开采灾害防治与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领域快速发展。

郭永存致欢迎辞

郭永存致欢迎辞。他表示,2017年“协同创新组织”成立五年以来,学校以“四个融入”为战略抓手,以“双一流”创建为目标,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奋力谱写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他强调,当前,在“双碳”国家大背景,在全面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过程中,能源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成为新方向。此次学术论坛的召开意义重大,8位院士、16位行业专家学者线上线下作特邀报告,40场主题论坛报告,将是一场饱含着思想智慧和责任情怀的盛会,将是一场助力煤炭科技发展的盛会。安徽理工大学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深化交流,密切协作,促进煤炭行业科技创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发展报告展播

开幕式前,展播了“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发展报告。袁亮院士介绍了组织发展概况、主要创新成果和未来愿景展望。2017年8月8日,由中国工程院袁亮等院士发起的“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在安徽理工大学成立。依托创新组织,五年来各组织成员单位聚焦目标、精诚合作、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在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领域取得了诸多丰硕成果,为我国煤矿安全绿色开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著作揭牌仪式

其间,举行了著作揭牌仪式。由袁亮及其团队完成的《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由袁亮担任客座主编的《煤炭学报》“我国关闭/废弃矿井资源精准开发利用研究”专题在煤炭学报2022年6期出版,并进行发布。彭苏萍院士、王国法院士、朱拴成总编、袁亮院士,共同为这两本著作揭牌。

周守为院士作报告

谢和平院士作报告

彭苏萍院士作报告

金智新院士作报告

王国法院士作报告

葛世荣院士作报告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Ismet作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院士及专家特邀报告会。周守为、谢和平、彭苏萍、金智新、康红普、王国法、葛世荣7位院士以及与会专家作了23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围绕科学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强国建设;工程扰动岩石力学构想与初探;我国煤矿智能安全高效开釆地质保障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能源“双控”制度转变给煤炭带来新机遇;煤矿智能化与安全闭环管控体系;煤矿智能化采运关键基础及技术等论坛主题或专题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

袁亮院士总结讲话

报告会最后,袁亮作总结讲话。他代表主办方、承办方和安徽理工大学对各位院士、政校企领导和专家学者来校参会表示衷心感谢。此次论坛线上参会人数达到近9万多人,7位院士报告,3位澳方专家报告,13位安全、采矿、测试等领域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给我们带来了思想的甘泉、学术的盛宴、创新的火花。五年来,创新协同组织在不断发展,紧盯科技前沿,持续开拓创新,解决一些行业重要技术问题。面向未来,还有很多问题和任务需要我们并肩战斗、攻坚克难。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国家战略,持续协同创新,深入探索煤炭智能开采及清洁高效利用的可为之策,加强“产学研用金”全产业链联动,推动双碳背景下煤炭高质量发展,在构建煤炭“双碳”科学体系中,开新局、育新机,推进全球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会人员认真听取报告

合影(摄影:田中良、施培松、任磊)

撰稿: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

核稿:田中良

编辑:宣传部 夏雅凤

审稿:董坤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3921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2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2日

相关推荐

  • 心理学硕士学费_爱丁堡大学心理学硕士学费

    近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居高不下。短短十年,研究生招生报考人数翻了几番。 在报考人数逐年上涨的同时,研究生学费也大幅度上涨。 就拿2019-2022年这三年间的学分变化来说,很多专业的学费上涨幅度甚至翻了几番。以东华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为例,2022年一年学费就要近8万元,读完三年预计要花掉24万元。 除此以外,像浙江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应用心理学、广播电视学等专…

    2024年4月8日
  • 世新大学上海硕士专科班

    7月23日,根据台媒的报道,欧阳娜娜59岁妈妈傅娟宣布重返校园读硕士。 傅娟报读的是世新大学上海硕士专科班,她透露未来会在上海读书,上课时间很固定,对于电脑的使用也没问题。 她坦言很开心重返校园,但事前瞒着全家人,没有告诉老公和女儿们,希望给家人一个惊喜。 问到为何突然想回学校读书?傅娟表示,如今传播的方式因网络时代来临有了很多改变,而娱乐圈是传播力度最大最…

    2025年3月28日
  • 墨尔本大学费用明细

    澳洲墨尔本大学是澳洲顶级大学之一,那么澳洲墨尔本大学学费在多少呢?下面就分不同阶段及情况来给大家来介绍下吧: 一、本科阶段 这里就列出几个常见的专业所需要的要求介绍吧,可以根据专业类型去参考 艺术学士 – 艺术史:41,092 澳元,学制为3年 文学学士 – 古代世界研究:41,092,学制为澳元3年 农业学士 – 农业经…

    2024年11月7日
  • 留学生北京落户被拒

    上海留学生落户什么情况下会被拒? 难道说审核并严格了? ·一、试用期申请。新政策提到的top五十直接入户,也是需要在上海工作,缴纳社保个税转正之后才可以申请的,否则试用期申请会被退回。 ·二、留学期间缴纳社保。国外全日制留学期间国内有社保记录,因为学生和雇员的双重身份是不行的,如果在税务系统上查到会影响落户问题。 ·三、劳动合同不符合要求。合同期限需要两年以…

    2024年1月25日
  • 耶鲁大学相关资料_耶鲁大学相关资料介绍

    概述 耶鲁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成立于1701年,校园面积为373英亩,在“最佳学院”中的排名是第5。 耶鲁大学位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以其出色的戏剧和音乐课程而闻名,这些课程与学生组织,如耶鲁Whiffenpoofs,一个著名的无伴奏合唱团和耶鲁戏剧协会等学生组织一起进入课堂。耶鲁斗牛犬队参加常春藤盟校的比赛,并以与哈佛大学的竞争而闻名。学生在耶鲁大学期间被分…

    2024年2月27日
  • 北京大学山鹰社

    近日,北大一博士生自称由于微信运动步数限制,98800步只是自己半天的步数。许多网友对此表示质疑。今天,北京大学官微发文回应了此事。 近日,北大一博士生自称由于微信运动步数限制,98800步只是自己半天的步数。有网友质疑,半天走10万步,平均下来一秒钟走1.85米,也就是两步多一点,可连续12个小时保持这种速度不合常理,也有网友认为优秀的人做什么都优秀,令人…

    2025年4月22日
  • 上海有哪些公办二本大学

    根据上海公办二本大学最新排行榜显示,排名靠前的大学包括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电力大学等。其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录取最低分512分;上海政法学院录取最低分491分。更多详细上海公办二本大学排名及录取分数线整理,一起往下看吧。 2025年上海公办二本大学最新排行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5年上海公办二本大学排名名单,供各位2025高考生参考。 本市排…

    2025年3月13日
  • 中国前二十985大学_中国前二十985大学有哪些

    什么是985大学?985大学一般指的是985工程,是我国在1998年5月为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决策,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共9所,即九校联盟,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截止目前,获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总计39所。 这39所985高校都是哪些…

    2024年2月21日
  • 利好突袭!全线大涨!南向资金爆买港股

    一则利好政策持续催化。 今日,A股、港股集体爆发,创业板指一度大涨超4%,恒生科技指数一度大涨超6%。其中,跨境支付、免税概念股及消费板块全线大涨,多股强势涨停。分析认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优化有助于推动入境游增长、入境购物提升,对内需消费市场形成提振。 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资金持续扫货,截至午间收盘,南向资金净流入35.24亿港元。昨日单日净买入额高…

    2025年4月10日
  • 罕见病目录扩容 业界人士喜忧参半 20余种罕见肿瘤纳入引争议

    经过长达5年的拉锯战,中国罕见病目录完成首次扩容。第一批以遗传类疾病为主,第二批目录则纳入了超过20种罕见肿瘤。加上第一批的121种罕见病,两份名单共计收录了207种罕见病。 9月20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正式印发《关于公布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的通知》,新纳入罕见病86种,包含了如神经母细胞瘤、肢端肥大症等治疗经济负担较重的疾病,以及发作性睡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2023年10月3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