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爱”师德师风主题思政课暨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颁奖典礼在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举办,省教育厅主要领导为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颁奖。
郑州市委相关领导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领导在2023生命科学与大健康论坛上为创新研究院揭牌。
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
郑工学工微信公众号
学校团委微信公众号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始建于1980年,位于中原腹地郑州市的北部,坐落在美丽的黄河之滨,环境优美,是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历经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郑州分校,郑州走读大学,中州大学发展阶段,郑州市文化艺术学校、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先后并入。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是郑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理工类本科院校。
建校44年来,在各级党委的支持、领导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了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化育人体系,围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学空间不断拓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取得了飞跃发展。
学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地方、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得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承“修德、敏学、笃行、拓新”的校训,坚定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建设办学特色鲜明,对郑州市有突出贡献,在全国同类高校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目标,服务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04项、省级奖项251项。近五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中,1个团队获得二等奖,6个团队获得三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28项、中国科学院立项21项,省级立项61项、市级立项19项。学校毕业生张明珠获“2017—2018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称号,是河南省高校中唯一入选者。2023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11.34%,英语四级通过率50.31%、六级通过率11.35%,考研率和四六级通过率逐年上升。
坚持人才强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69人,教职工1276人,其中高级职称443人、博士139人、双师双能型22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2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6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部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获河南省模范教师、郑州市名师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00余人次。
坚持开放办学。为了深入实施“双碳”战略,学校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中原碳谷发展”系列论坛,以中原为起点,培育“中原碳谷”,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碳谷”。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校相关学科发展与建设,学校聘请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教授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莱维特研究院名誉院长。
此外,学校积极响应扩大教育开放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多元合作办学积极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先后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瑞典、波兰等国家高校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建立了友好关系。目前与英国奇切斯特学院及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共同举办了会计、营销、视觉传播和广播影视制作四个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国内合作,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建立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陈庆云院士工作站暨高性能有机功能材料郑州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基地。深化与北方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作交流,干部挂职锻炼、交换生培养、研究生合作培养等项目取得良好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近年来,学校实行基层教学单位双带头人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以高质量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构建了校级、市级、省级三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体系。近五年来,学校有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通过认定,9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单位;有3个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通过认定,获评1个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单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构建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教学改革立项、成果及奖励四级培育体系。以教学改革促进课程建设的高质量,积极打造一流课程。近五年来,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2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1项,市级25项,校级13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市级2项。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培育体系,制定了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引导支持教师做好课程教学设计、把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等,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已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6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13门。
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一体两翼、实践为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工科专业群为主体、“经济管理”“文旅文创+”专业群为两翼,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现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省级重点学科2个,本科专业38个。
坚持以文化人。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引领学风建设,拥有“教职工假期读书活动”“悦读时光”“十佳大学生”等一批富有新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品牌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通过形势报告会、郑工论坛、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重视学生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每年举办“华光”体育活动田径运动会和各项球类赛事。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第二课堂成绩单”,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相连、相辅相成。通过制度规范,奖惩引导,逐步形成了健康向上、积极向学的良好学风。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优秀单位和全省高校“融媒体+育人”工作培育单位等荣誉称号。
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现有英才、金河、航海、龙子湖四个校区,航空港校区正在建设。实验实训室23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亿元。图书馆舍4个,馆藏纸质图书164.53万册,电子图书133.29万册,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10个。充分发挥育人合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京豫、沪豫战略合作,创新校企合作,坚持“人才共育、平台共建、研发共推、成果共享”原则,不断推动校地互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拓展。
坚持服务地方发展。建有河南省吖啶类化合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国行为法学会国家与地方治理研究会学术研究基地、中原绿色发展研究院等各级研究平台35个;与企业联合建立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学校自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涉及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现代食品制造业等郑州市主导产业。获批河南省高性能有机功能材料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等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3个。
学校累计培养14万余名应用型人才,其中70%在省内就业创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承载着莘莘学子的远大理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神圣使命,将一如既往地秉承“修德、敏学、笃行、拓新”的校训,以服务河南省“十大战略”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一二三四”工程为抓手,加快郑州航空港校区建设,着力推进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努力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