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亚大学医学院

【编者按】

十年追光,上海科创征途势如虹。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的发展定位从“四个中心”拓展为“五个中心”。参与研制“天舟”、“神舟”、“羲和”、“祝融”等一批国之重器,推动C919国产大飞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问世……十年来,上海科创硕果累累。

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追光十年”特别策划,聚焦上海科创迈向“全球影响力”之路的十个侧面,解析上海打造科技强国建设重要引擎的动力源泉。

本篇关注企业科研力量。直接面向市场的科研团队,如何开辟未知新路?

白浪 设计

PET/CT全称“正电子发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这是辅助医生检查和发现重大疑难病症的一双“火眼金睛”。PET/CT一度被誉为“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作为医学分子影像领域的一项革命性设备,其研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十多年前,这一领域被少数几家跨国巨头占据,如何突围而出、自主研发出赶超国际领先水平的国产PET/CT,并持续创新迭代?来自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的一支科研团队,用13年时间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创造了诸多第一:从有着业界最小尺寸晶体的PET/CT uMI 510,到业界首款2米轴向视野PET/CT uEXPLORER,再到业界最高时间分辨率的PET/CT uMI Panorama,他们一次次深入“无人区”。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群研发人员的年龄大多在25-35岁之间。敢拼敢闯,这股年轻力量推动着中国医疗科研冲向最前沿。

“做世界最领先的产品”

王超还记得,2023年2月,当联影医疗发布业界首款全芯无极数字PET/CT uMI Panorama之时,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该产品验证了中国科学家的自主研发实力,代表了国产数字化PET/CT无论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定量准确性等各个方面,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王超介绍,最新一代PET/CT uMI Panorama在此前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PET-CT 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打造出了“中国芯”、“AI脑”,首次在业界实现180皮秒量级超高时间分辨率。

而在十几年前,这一切很难想象。那时,王超还在美国从事科研。是联影医疗的创立,让王超萌生了回国投身医疗设备研发的想法。

早在2011年,上海已呈现出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度高的特点,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开放的对外环境、集聚的高端人才,让上海吸引了诸多行业企业落子,联影医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扎根上海。也是在那时,王超选择加入公司,成为分子影像设备研发团队的成员之一,随后逐渐成长为团队带头人。

“在这之前,我在美国一所大学担任研究员,已经有了五年的工作经历。”王超回忆道,当时中国与欧美国家之间的研发实力差距很大,“那时,美国、欧洲等国有很多人在从事分子影像设备的研发,高水平的实验室也很多,但真正商业化的产品很少,中国国内也没有任何这样的产品,但国内用户的需求却有很多,因此我们希望可以研发出这样的产品,来造福患者。”

在王超看来,PET/CT对于推动精准医疗、提升医疗水平意义重大。他介绍,通过PET和CT联合成像,通过引入放射性核素进行显像,不仅呈现了传统影像设备可以看到的组织结构形态,还能精准捕捉到细胞功能层面的变化,譬如肿瘤的代谢情况如何、是否发展转移等等,从而一目了然地看到肿瘤在全身的分布状况,“随着人类对于健康的重视,它的重要性在临床上越来越突出”。

但对于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医疗科技公司而言,创业维艰。

王超坦言,当时,研发团队面临的竞争对手是跨国企业“GPS”,即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医疗,“想要突围,必须实现产品全链条的自主创新,做世界最领先的产品。”

不断追赶,打破“最好”

回国后,王超和研发团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光子探测器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提到最高,同时实现核心元件的自主研发,其中就包括探测器晶体、芯片的国产化。

王超(左一)及PET/CT uMI Panorama研发团队成员,一同讨论研发细节问题。

一台PET/CT的研发,涉及多个核心部件与软硬件,其中光子探测器是极为关键的一步,“PET/CT的原理是,接收人体注射显像剂后、产生的不同方向的伽马光子,通过精确测量两个光子到达探测器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把病灶定位在一个精准的区域里。”王超介绍,光子探测器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越好,探测的精度越高,设备就可以在短时间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对病灶的识别就越准确。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改良了晶体的工艺,使它的尺寸达到业界最小的2.76mm,从硬件上保证了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王超进一步回忆,还有一项其独创的钻石镜面工艺,将光传输效率较传统晶体工艺提升了30%,为系统更高时间分辨率奠定了基础。2.76mm晶体最终被应用于最新一代PET/CT uMI Panorama光子探测器。

晶体之外,芯片也是探测器的核心部件。“当时,国外研发的探测器时间分辨率普遍水平在300皮秒到400皮秒,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优于这个水平,希望是好于200皮秒。”王超说,时间分辨率要提升,芯片研发是关键。

作为王超研发团队成员之一,研发工程师褚少平全程参与了最新一代PET/CT uMI Panorama光子探测器的研发过程,“整个探测器中,芯片必须要实现自主研发,前后我们花费2年半时间,研发了3版才达到了最好的性能。”

褚少平回忆,第一版芯片,他们做到了时间分辨率500-600皮秒,第二版芯片,则达到了国内当时最好水平——280皮秒,但当时业界最新最高标准已经达到214皮秒。“我们只能不断追赶,不断做技术优化,去打破国际最新标准。”褚少平说。

又花了近1年时间,团队终于实现了200皮秒以下的标准,实测达到了180多皮秒。“这最大程度上提高了芯片的处理性能,压低噪音,从而去精准识别存在噪声里面的光子信号。” 褚少平说。

研发不止于此。如果说探测器是PET/CT的一双眼睛,那么此后影像链的研发,犹如塑造强健骨骼并注入新鲜血液 。

“探测器的数据量很大,带宽也很大,影像链系统需要与探测器进行数据通信,从探测器的海量数据中提取真正有效的信息,去伪存真。”参与影像链开发的研发工程师李俊表示,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影像链在硬件上进行了非常大的升级,提升了整体性能,使得数据得以充分的释放,“这前后花费了4年时间”。

除了影像链,PET/CT的探测器也少不了“算法”的加持。“整个探测器需要一套物理算法,‘算法’直接面向医生,提供用于医生诊断的影像图。”参与此项研究的工程师徐涵聪介绍。

徐涵聪说,PET/CT图像重建算法要紧扣临床诊断需求,持续创新。“目前,我们的‘算法’仍然在不断地进化,技术的研发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此前我们研发出来的一套全新高级应用算法,前后历时2年多时间,推出多个业界首创的临床应用功能,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诊断图像。”

“一台PET/CT的研发是一个系统,不单单是一个硬件产品,这背后集结了诸多不同科研领域研发人员的持续接力创新。”在王超看来,这是一个需要动力和毅力的过程,对于其所在的研发团队来说,内在驱动力就是临床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疾病的探测是希望医生看得越清楚越好,看得越精准越好。这个需求始终存在,我们研发医疗设备就该做到越来越好,不断创造更多价值,为更多有需求的医患服务。”王超说。

设备出海,入驻国际顶尖医疗机构

2023年2月,全新一代PET/CT uMI Panorama在医疗机构开展应用时,得到了诸多医生认可——不仅仅是扫描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代产品,其成像也更为精准清晰。

“在过去,我们无法想象能做成这样一款高精尖的医疗设备。而用了不到10年时间,我们挑战高难度,再次超越了现有的技术水平,把所有治疗参数都提高到了最高水平,我们真的做到了!”王超仍难掩激动。

王超表示,在研发过程中,研发团队也在不断关注新的技术力量,如半导体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并尝试注入AI算法、深度学习等新技术,这些都在帮助团队思考如何优化传统的技术,进一步提高PET/CT的性能。

眼下,由联影医疗首先推出的“长轴”分子影像设备已经成为一股技术风潮,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简单来理解,长轴就意味着PET的宽度,从头顶到大腿的扫描只需一个床位即可完成。”王超解释称,常规PET/CT受制于15cm-30cm的轴向视野,采集影像时间较长,长轴向视野可以使短时间采集优势更为明显,也可以使放射性示踪剂的辐射剂量更低,适合更多患者,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从传统的“3D静态成像”到“4D动态成像”,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国产PET/CT的出现,也使得PET/CT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降价的同时,设备的性能也变得更好了。”王超表示,目前,国产PET/CT已经在美国和欧洲都拿到了获批上市的许可证,联影医疗的分子影像设备迄今也已装机数百台,并入驻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其中不乏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耶鲁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医学院等一批全球顶尖机构。

联影医疗uMI Panorama研发团队部分成员,整个团队成员年龄基本在25-35岁。

或许,你很难想象,这个研发出国产PET/CT的联影医疗分子影像团队,其成员大多年龄在25-35岁。

今年33岁的褚少平于2017年中科大博士毕业后加入联影医疗,在他看来:“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平台,以及研发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合作,使得我们可以义无反顾地去投身研发。”

今年35岁的李俊则表示,真正吸引他留在联影医疗的是其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绝对领导力,同时,公司重视员工的发展和培养。“加入公司后,我就开始独立负责一些工作,工作3-4年后就已经参与到高端设备的研发设计中。在这里,我的伙伴中有国内高学历顶尖人才、海归人员,大家敢闯、敢想,能和这样一群人在一起工作很开心。”

联影医疗uMI Panorama入驻美国路易斯安那分子影像诊疗中心。

联影医疗最新披露的202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作为中国市场头部的分子影像设备厂商之一,按照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PET/CT和PET/MR连续多年实现中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国际市场方面,公司业务已覆盖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超65 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年里,得益于上海的科创资源,联影得以与一大批学界、业界的伙伴深度合作,其中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顶尖三甲医院。未来,我们将会不断开拓新的技术,让更多更优的国产分子影像设备出海远航,让中国的先进医疗科技造福世界更多患者。”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

白浪 设计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4106.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3日

相关推荐

  • 最新中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及排名

    今天为大家分享2024年“双一流”大学在全国以及各卷区的录取难度排名,最难考上的大学有哪些?小伙伴们,快来了解一下吧~ 总榜(30省) 新高考全国Ⅰ卷(物理类) 新高考全国Ⅰ卷(历史类) 新高考全国Ⅱ卷(物理类) 新高考全国Ⅱ卷(历史类) 全国甲卷(理科) 全国甲卷(文科) 北京卷 上海卷 天津卷 END

    2024年12月18日
  • 麻州大学波士顿分校排名_麻州大学波士顿分校排名第几

    马萨诸塞州大学波士顿校区设有管理学院、文科公共服务学院、理科学院、护理与健康科学学院、文科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六个学院和90多个专业,并提供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波士顿校区现有在校生约13,300余名,拥有专职教师818人,其中包括曾获得普利策奖的施瓦茨教授和保罗教授等著名教授。那么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相当于中国什么等级的大学呢? 根据2018全球网上…

    2024年3月4日
  • 周婷突然卸任杉杉控股董事长 知情人士:接任者为周婷直系亲属 并非逃避责任

    近日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引发市场关注。其创始人郑永刚遗孀周婷不再担任董事长、法人代表,职务变更为董事,周顺和为新任董事长、法人代表,孙伟卸任董事职务。 此前,周婷替代郑驹成为杉杉控股董事长仅三个月时间。 周顺和并无公开信息。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工商资料查询到,一位名为周顺和的人士,为上海慰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0%股东。而“慰笛”为周婷艺名。 …

    2025年2月13日
  • 汉阳小学排名

    文图、视频、剪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惠 通讯员 毕涛 梁星 9月14日,武汉体育中心1号训练场再次人潮涌动。 当晚,“汉超”第一阶段第五轮城区小组赛,汉阳对阵东西湖,充满悬念,备受瞩目。 这场比赛是汉阳赛区的最后一场比赛,虽然蔡甸已于周五提前锁定该赛区小组第一之位,以积9分的成绩提前出线,但今晚的比赛,将决定该赛区能出线的另2支球队。 目前,汉阳赛区的江夏…

    2025年10月23日
  • 众安在线再度大涨超31%之前 有原始股东减持套现1.8亿港元

    众安在线再度单日暴涨之前,有股东单日减持套现超1.8亿港元。 5月29日,互联网保险第一股众安在线(06060.HK)股价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盘中一度涨超36%,截至收盘,报21.050港元/股,涨31.56%。最近五个交易日,众安在线股价合计涨超64%。 不过,港交所股权披露信息显示,5月28日,众安在线原始股东优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优孚控股)减持130…

    2025年5月30日
  • 韩国留学中介机构排名

    近年来,韩国凭借高水平的教育资源、相对宽松的入学政策及文化亲近感,成为中国学生热门留学目的地之一。面对众多韩国留学中介,甄别一家真正具备全球资源整合力、申请成功率稳定且能提供长远职业支撑的机构,成为许多学生与家庭关注的焦点。尤其在韩国高端院校申请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机构的全球联申能力、背景提升资源和就业衔接体系,已成为衡量其专业度的关键指标。 在选择韩国留学服…

    4天前
  • 缅甸地震彻底拉爆行情!今年全球“最牛大宗商品”:锡

    今年迄今走势最牛的大宗商品是什么? 许多投资者脑海里最先浮现出的品种,或许是在一季度屡屡引发美国贸易商“疯抢”的铜和黄金。不过,这两个在一季度风光无限的金属,其实还只能排在牛熊榜的第二和第三位——而位居首位的,其实是在3月底缅甸地震后才逐渐步入许多投资者视线的锡。 德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Barbara Lambrecht周二就在一份报告中感慨道,“第一季…

    2025年4月2日
  • 浙江传媒学院国际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今年暑假,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学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赶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追寻红军足迹,开展以“长征精神薪火相传,传媒理想生生不息”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学团在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前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实践团从达维会师广场出…

    2024年10月29日
  • 普渡大学人工智能

    9月19日,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军企业普渡机器人正式发布其初代类人形机器人PUDU D7。基于仿生双臂和全向移动底盘设计,PUDU D7能够在多个场景中执行复杂任务操作,更好地满足跨行业客户真实的多样化需求。该款机器人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全面商业化落地,为通用具身服务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带来突破性变革。 △普渡初代类人形机器人PUDU D7 普渡机器人创始人兼C…

    2024年10月11日
  • 中国承认的泰国易三仓大学

    原标题:泰国易三仓大学在甘推介本硕直连读项目 中国甘肃网7月1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张丹 实习生 岳泓廷)7月9日,泰国顶尖私立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在兰州举行见面会,推介本硕直连读项目。会上,泰国易三仓大学驻中国办事处总部主任蒋晖重点推介了本硕直连读项目。该项目提供五年一贯制的学制,学生毕业后将获得易三仓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证,所获学位证书国际认可并…

    2025年8月15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