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WIIISH惟学空间
游历
在海外学习到底是什么样的?不同学校的学术氛围有何差异?世界这么大,去哪里寻找可能存在的另一种生活?
WIIISH惟学空间的伙伴们游历四海,为我们分享最真实 所见 所闻 所感 ,希望大家都能在合适的地方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本期由WIIISH惟学大家庭的学长Rivo为我们解读,关于他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USTL)-Sam Fox学院的学习和见闻。
始于“圣村”
WUSTL
就读体验
申请建议
01. 始于“圣村”
在圣路易斯生活就像探险
其实最开始我也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一定要去哪所学校。可能是出于我的本科是在美国读的原因,我最初只有一个诉求,想找一个能摆脱师生“等级”关系,或者说传统师承制的的地方。
我是在2021年的时候做的申请,当时的机缘巧合是,我在大舍实习的领导是Sam Fox(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设计与视觉艺术学院)的校友,我去奥雷·舍人实习的Senior也是Sam Fox的校友,而他们的水平所体现出来的这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设计风格都让我很认同。当时我在哥大GSAPP的MSAAD项目和Sam Fox的MArch2项目两个offer里面抉择,最后还是选择来到圣路易斯。
其实在来圣路易斯之前,我就做好了静心学习两年,没有任何生活的打算(毕竟那可是“圣村”),但没想到来到这里之后才知道这是一座多么有趣的城市。
从建筑角度来说这里有无数大师设计的作品,比如你绝不会想到安藤忠雄在圣路易斯也有项目,比如圣路易斯非常受学生追捧的一栋公寓楼100 Above the Park是由著名芝加哥女建筑师Jeanne Gang设计的。现代主义的落寞,山崎实设计的Pruitt-Igoe的毁灭也是发生在这座城市。我们学校甚至是1903年奥运会的举办场地,圣路易斯也是1904年世博会的举办地。无数的艺术品,艺术活动曾在这里展出和发生。
100 Above the Park
此外,圣路易斯的美式烧烤闻名遐迩,圣路易斯还是著名啤酒厂百威的发源地。这里的生活没有一天让我觉得单调,反而我每天都会期待遇到更有意思的事情。在学院里的学习很intense,这也让我们更加想去探索这座城市。
始于“圣村”
WUSTL
就读体验
申请建议
02. WUSTL
摒弃传统师承制,设计也迎来新生
A. 研究领域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英文全称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常简称WUSTL,也有人简写为WashU。WUSTL的艺术设计项目由Sam Fox设计与视觉艺术学院提供,Sam Fox学院在设计审美上比较偏向欧洲,这与很多老师都是从欧洲来的有一定的关联。
相比于商业化风格的美式设计来说,Sam Fox的老师更偏向于在稳扎稳打中求得创新。每一个教授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也不一样,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授,参与ta的研究课题。
© Sam Fox School官网
我参加过Hongxi Yin教授的专利课题,是一个关于可快速安装拆卸的3d打印合金接头的研究,也跟Eric一起策展了关于圣路易斯现代主义建筑的展览Design Agendas: Modern Architecture in St. Louis, 1930s–1970s,这个展览在今年九月中旬会在学院的Kemper Art Museum展出,届时也希望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参观~
其他教授也有很多自己的研究项目,并且他们也非常愿意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其中。
Exhibition Poster, credit to Kemper Museum of Art, link: https://www.kemperartmuseum.wustl.edu/on-view/on-view/design-agendas-modern-architecture-in-st-louis-1930s1970s-2024
B. 教学特色
Sam Fox 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传统师承制的压力,也是我选择这所学校的最主要原因。你的教授同时也是你的朋友,下了课可以一起喝酒的那种。和教授沟通方案的时候仿佛在事务所里跟你的同事推敲,你们可能会有争论但你的教授会很尊重你的想法和设计思路。同时因为教授们几乎都是有十几二十年的设计经历,所以他们会同时给出很务实的建议,让你的设计更加具有落地性。
理论课的老师们也会不断地更新他们的教学大纲,让课堂更加丰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我当过两年现代建筑史的TA助教,这门课的老师会把课堂的很大一部分时间用来给大家做seminar,有一学期的期末让学生们通过表演《Fountainhead》这部剧来体会现代建筑师的心路历程,总之教学方式非常多样。
《Fountainhead》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C. 资源配套
刚刚过世的普利兹克奖获得者Fumihiko Maki(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槙文彦)设计了我们学院的图书馆,汇报厅和美术馆。这里有大量的馆藏资源可以给学生免费使用。作为一个艺术学院,我们不仅有建筑及相关科系,也有Fine Arts、雕塑、插画、摄影、时尚等等不同科系的同学在一起合作,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也会给学生非常多的启发。
William A. Bernoudy Architecture Studio. Photo by James Ewing.
Caleres Fabrication Studio. Photo by Joshua White/JWPictures.com.
同时也有数不胜数的学生社团、艺术展览,以及邀请各种明星建筑师来做主题讲座。Sam Fox跟整个学校也有不少的科研合作,能让学生得到跨学科的学习和体验。学院也有专门的求职辅导,学校的招聘会每年都能帮助学生在求职方面获得帮助。讲道理,在如今的就业形式下,大伙真的很需要这个。
Chair Collections from the library
D. 相关见闻
除了上面说的一些配套资源,Sam Fox还有一些其他值得念叨念叨的亮点。
比如,我作为建筑学生会负责公共讲座相关工作的成员,有机会跟很多明星建筑师取得联系,并且协助教授进行演讲;
比如,Sam Fox也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学院,学生们的诉求每个月都会有Town Hall反应给院领导,同时我所在的建筑学生会也会为学生争取相关的权利;
比如,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参加学生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展现自己的领导力以及参与决策的方法;
再比如,学校也会提供种类多样的奖学金,无论是travel award也好还是AIA相关的scholarship也好,都可以让你更自由地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With guest speaker Kenneth Frampton
© Rivo
始于“圣村”
WUSTL
项目介绍
申请建议
03. 项目介绍
不同学科的融合,带来新的设计思路
A. 项目简介
我所就读的Sam Fox School的建筑项目主要分成本科、研究生、博士三种。我录取的是两年制的硕士项目MArch2。同时和其他学校一样,我们学校面向本科非建筑专业的同学的项目有三年制的MArch3,以及Advanced Degree MSAAD。当然我们也有面向景观专业的MLA和面向城市设计专业的MUD。
每个专业除了要学习一些必修设计课以外,在课程安排里也需要根据要求选修一些其他专业的课。比如我在最后一年选修了MUD的选修课,以及历史建筑修复的课程。
在设计课里也有不同程度的各学科的融合,每一学期的studio课都会有不同方向的教授来带,有的教授比较偏向建筑实践,有的比较偏向建筑史研究,还有景观和城规方向。每年学院也会从世界各地邀请著名的建筑师来做客座教授,指导studio,同时也会有去国外交换的学期,由当地的教授或者建筑师来指导设计课。Sam Fox School是一个设计审美和偏向倾向于欧洲设计流派的学校,大家跟教授们的关系也都亦师亦友,有极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氛围。
models © Rivo
B. 课程设置
拿两年制建筑硕士项目举例,第一学期会从暑期的Pre-semester开始。Pre-semester的形式类似一个两周的Workshop。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跟你未来的同学互相熟悉,一起合作,根据不同的课题做一些小的设计,并且最后会在学校里展示你的设计。这段时间主要是以制作实体模型为主,推敲空间构成。
Sam Fox 是一个很注重模型制作的学校,我们也很相信学生在制作实体模型的时候可以对空间比例的控制以及材料性质的选择进行学习。
models © Rivo
Pre-semester后正式进入第一学期,你会经历接下来两年里最有意思的设计课,这也是Sam Fox的课程设置里最特殊的一个studio,叫International Housing。每年这个studio都是一批学生脱颖而出的机会。每年都会有5-7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老师来指导这节课。我们会从一个微观的门槛的实体模型制作出发,感受住宅建筑的空间构成,并从此发展出一整套的多户住宅设计。
我的项目是由Julie Bauer带的,项目在东柏林的多层住宅。Julie以前是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ure 的Senior Architect,她主持设计建造的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也是所有人来圣路易斯必去参观的经典设计之一。Julie 本身来自柏林,对场地和柏林住宅建筑的历史都熟稔于心,同时思想非常开放,对于很多疯狂的概念也都很接受且很鼓励。同时她也是一个很有品位的美女,所以每次上她的课同组的女生都觉得很享受。
International Housing Threshold Model © Rivo
类似的,系主任Monica来自巴塞罗那,所以她对热带气候的建筑设计很有见解。以及还有来自哈利法克斯的Don和来自芝加哥的Philip等等。他们的critique总能给我对设计有延申的视角。除了这个studio,其他的studio的课题也非常有趣,可以非常有效的加深学生对建筑设计的理解。
我参与过由Hongxi Yin教授带领的Solar Decathlon竞赛的studio,可以跟SOM的前辈们一起合作研究可持续建筑,和城规设计教授John Hoal一起设计在阿拉巴马州的黑奴运奴船的纪念博物馆和纪念公园等等……这些都是我在校期间非常宝贵的经历。
SMOOTH HOUSE Groundbreaking Poster, credit to Sam Fox School News: https://samfoxschool.wustl.edu/the-school/news/525-occupational-therapy-clinic-breaks-ground-in-delmar-maker-district
Entrance rendering of the Clotilda Memorial Museum
在最后一年的两个学期,会有一个连续性的课程设计,Design Thinking和Design Project(Final Thesis)。
Design Thinking 类似于我们在工作中的前期设计的部分,通过一学期的时间研究自己选择的、自己感兴趣的建筑课题,自行决定设计的场地、类型、体量、面向的用户等等。我对于悬挂结构很感兴趣,所以通过一学期研究轻型结构建筑以及视觉错乱对人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我的设计方向。
接下来的Design Project就是对上学期所有研究的落地,我选择了在圣路易斯最有名的地标——圣路易斯拱门的对岸修建一座超高速火车站。通过悬挂的方式将一个巨型体量的观景平台悬挂在8条铁轨线路之上,人们可以到达河岸游览观赏,从而提高东圣路易斯的人口活跃度以及进一步降低犯罪率。
Train Station Rendering
除了最主要的设计课以外,Sam Fox也很注重其他课程的设计。学校非常的拥抱新时代,今年新增了AI Architecture的课程,以及一直都有的参数化设计,机械臂的使用等等。主要教授Chandler Ahrens是我设计课的老师,他以前也是Thom Mayne的左膀右臂,在Morphosis主持过无数大大小小的项目,拥有丰富的参数化设计经验。
同时我们也有很丰富的建筑史课程,学院有两个宝藏建筑史教授,Robert McCarter(我们都管他叫老麦)和Eric Mumford, 他们都是著作等身的建筑史学者。我相信你一定读过McCarter的《认识建筑》或者关于路易斯康的著作。我做过Eric两年的助教,和他一起教Design the Modern City这门课,大家在背后管Eric叫城规Eminem,他的课信息量巨大,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非常振奋人心,如果有机会你一定来听一听。
始于“圣村”
WUSTL
项目介绍
申请建议
04. 申请建议
思考的深度是制胜的关键
A. 作品集准备
我在参与审核申请学生的作品集的时候,发现来自大陆的同学的作品集实力都很强,但相比酷炫的出图水平,学院其实更感兴趣的是你思考设计时的逻辑。
适当的草图、过程图的加入会让老师在审核的时候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你对某个研究课题的思考深度,以及你在推敲空间的时候的心路历程。展现对于某个特定方向的研究的兴趣也是一个吸引人的方面,Sam Fox很乐意去了解你感兴趣的事情,并且这也会让他们在阅读你的作品集的时候有所启发。
“当你想申请国外建筑院校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你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了,学院希望能看到你清晰凝练地表达出你的想法,无论是用图面,还是用文字。在阅读你的文书的时候,希望能像是在和你坐下来面对面沟通一样,有呼吸地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对来Sam Fox感兴趣等等。”
B. 就业方向
WUSTL的校友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从我的个人求职体验来看,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学长学姐们也非常乐意帮助我们这些新人。哪怕从来没有见过面,很多学长学姐也会热情地回复我的内推请求。教授们也很乐意提供帮助,我很感谢我在上文提到的所有教授,他们都给我求职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Sam Fox的设计偏好强落地性,这在求职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公司也希望能够招揽这方面的人才。
关于WUSTL的介绍就到这里啦,最后,希望你一切顺利。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