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电影学院进修

作者:韩世容

我要拍一部电影,记住故乡,记住外婆,记住在路上寻找家的每一个疲惫的灵魂,记住他们的勇气,以及我们所需要的宽慰。——陈小雨电影创作谈《家在哪里?我一度无法回答》

电影《乘船而去》于4月12日上映,讲述了独自生活在运河边农村的老太太周瑾突然被确诊脑瘤,漂在外地的子女不得不回乡照顾。大女儿苏念真在上海经营留学咨询机构,正在经历第二次离婚,她坚持要给母亲最好的治疗;小儿子苏念清是个四处漂泊的导游,他支持母亲放下,接受无常。在死亡面前,周瑾寻找着精神的归宿,苏念真和苏念清在不断发现母亲秘密的同时,正与故乡失去最后的连接。

《乘船而去》

导演陈小雨

这是新人导演陈小雨自编自导的首部电影长片,一经放映,豆瓣评分便不断增至目前8.3分的好评。该片曾入围第17届first影展主竞赛,也是2023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国产新片展入围影片,陈小雨还凭借该片获得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最佳编剧奖。

今年30岁的陈小雨毕业于多伦多电影学院电影制作系,2011年开始从事电影创作,曾制作过纪录片。电影上映前夕,导演陈小雨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谈及电影创作历程,他感慨道:“我不在意票房数字,更在意这艘‘小船’能跟观众在电影院里相遇这件事。”

从来没有把“真实”当做这部电影的首要目的去刻画

北青报:很多新人导演的首作都会拍摄与自身生活经验相关的故事,《乘船而去》的创作灵感取自于你的生活经历的某个部分吗?

陈小雨:这个故事与我自己生活的重合度挺高的。我之前是拍纪录片出身的,对于现实生活会产生一些自觉性的观察。最早想要去创作,是因为我认为自己获得了一些很特别的生命体验。当然,这种生命体验在于,有时候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了某个人,有时候是我们打了个游戏,或是有时候是我们做的一个梦,而后产生的一种想象。这些都构成了一种生命体验,它足够独特,而我却无法靠语言去描述,因此才拍成影片去呈现它。

这是一种累积性的生命体验。比如我的外公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去世了,那是第一次如此至亲的人离开我,这对我造成了一些冲击,同时我的家庭也大起大落,我从“富二代”成为了“负二代”。再之后我身边的很多老人都不断地离开。后来,我在村子里面住,也常常参加葬礼,可以说,我很早就见识到了“无常”。我不会忽略“人终有一死”这件事,死亡的“在场性”对我而言一直都很强,我总是会想如何去面对无常。

其实,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只有一线之隔。我想把自己曾经对于意义的追寻,对于家人的感受,对于爱的体会,甚至是对故乡的探讨都放在这个片子里面,但它不是1:1的复刻生活,而是来源于真实的感受。

北青报:刚才提到了你曾经拍过纪录片,后来为什么不继续拍摄纪录片了?

陈小雨:在拍纪录片之前,我就拍过剧情片的微电影,也写过两部长篇小说。对我来说,虚构和非虚构,都只是讲故事的一种方法。而纪录片里的故事,有时候太依赖于具体的一种情形,某种具体的社会背景,更适合用纪录片的方式拍下来。但是有一些故事对我而言,它是有点抽象的,有点象征性的。虽说《乘船而去》是一部看上去有一定写实性的电影,但是我从来没有把“真实”当做这部电影的首要目的去刻画,我觉得它体现的是带有象征性的、寓言式的故事。

而对于纪录片而言,当我们在记录故事的时候,有可能这件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所以有时在影像上的展现只能停留在口述,因为我们不可能每次都能够参与到事件的进行时当中,它的叙事时态是完全受限于真实情况的。而虚构的故事有其灵活度,我可以讲过去的事情,也可以讲未来的事情,我在时态上变得更加自由了。

此外,纪录片一直有其道德的困境,当我去拍一个人物,去拍他真实的生活,就会涉及别人的隐私。比如哪怕在那个当下,他愿意被拍,但可能过了三五年,他就不愿意了。这种问题会让我慢慢地退却,因为我们在讲好一个故事的过程当中,一定是要不断深入人物内心的。而在虚构的剧本当中,我可以去剖析人物的内心,比如在《乘船而去》中,儿子阿清要抉择是否尊重母亲不愿治疗的意愿,当看到母亲主动拉下氧气面罩,他在那一刻挣扎过要不要帮母亲把面罩戴回去。我可以在剧情片里面深挖人物的情感,但是在纪录片当中,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而我把它记录下来,那是会很残忍的。

想让观众自己看出来这些情节,而不是我直接去告诉观众

北青报:影片中的姐弟在医院的楼梯间中,关于母亲是否要继续接受治疗而争吵不休,这一段的拍摄手法类似于手持摄影,像是伪纪录片,看起来很真实。

陈小雨:这一对话片段,我们大概拍了七八条吧。每一条的表演方式,以及台词顺序和最后的结尾方式都是完全不同的,好像扔骰子一样。演员们也进入了一个“不知道要怎么演”的状态,然后去即兴发挥。直到现在,我也解释不了为什么那一段我需要他们去即兴发挥,可能是我觉得那一冲突在片子里面算是重要的一个“戏眼”吧。我不希望他们以一种按部就班的方式去呈现,那会失去情感上的真实。

所以,我不希望他们去背台词,我希望给演员自由度。当给了演员自由度之后,摄影机就很难再用固定机位了,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行动路线是怎么样的。我只能采取最灵活的拍摄手法,那就是手持。而且手持摄影有一种呼吸感,比较容易去进行一些“跳切”的剪辑。因为每一条都演得不一样,所以我在最终剪辑的时候,从每一条里面都拿出一些片段将它们剪到了一块。因此,我需要这种呼吸感来给我提供剪辑的切口。

北青报:我能感受到影片中的每个角色的人物小传都非常丰富,台词中展现了他们曾经历的事情,但都是只言片语,草蛇灰线,为什么有意如此处理?

陈小雨:我写剧本的时候,会想让观众看出来一些情节,而不是我直接去告诉观众。比如我在面馆里吃面,或者在一些公众场所听大家说话,会听到很多信息。一开始可能只是一男一女在聊天,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但是他们的每句台词都会透露出来一点,他们到底是同学还是恋人或是朋友、兄妹,我通过他们的这种只言片语可以拼凑出来对他们的认识。这对我来说,更有一种观赏性。

在电影中,我们用大量的全景镜头,其实也是同样的逻辑。我们想让观众在参与到故事的时候,有一定自由度。如果我给了观众很多特写的话,那就是我一直在引导观众要去看谁的脸,看谁的表情。但是我给了全景镜头的时候,观众可以自己决定现在要看姐姐说话,还是看舅舅说话,还是看弟弟说话。

北青报:很多观众都称赞了“母亲从病床瘫到了地上,呼喊着找钱”的画面,认为这个镜头很有趣。你的处理是先在屋子上方俯拍,然后又转成了极低的机位,通过桌脚构建了一个画框。这样的画面,是如何构思的?

陈小雨:我们先在3D建模软件里面去构思的机位和画面的处理。首先要确定距离,我想要的距离是远的,我需要体现房子的在场性,要看到他们在房子里跑上跑下。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俯拍镜头,我们能够同时看到上下房间里面发生的事情。进行到后面的时候,大家跑上跑下的动作已经完成了,而我还是想要全景画面,因为我不想太近地去观察这种隐秘的伤痛。那么,我必须把机位放低,我想把这场戏收在尽可能跟他们平等的一个位置,因此在视角的选择上,我们基本上已经贴地了。那时候,正好在天井里面有这个桌椅,贴地之后拍摄全景时,镜头自然而然地摆放到了桌脚的位置。我们在3D软件里面一看,觉得蛮有意思的。

运用3D建模技术提前预览,磨刀不误砍柴工

北青报:《乘船而去》还用到了3D建模技术?

陈小雨:我们用3D建模把拍摄的老房子的大概尺寸都给量了下来,包括东南西北的窗户是几米,层高是多高。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在实际布景之前,先在软件里摆放家具,包括墙的颜色,看整体的色调搭配,还可以根据它的空间结构,提前去预览想要达到的构图和机位。这个预览会节省很多现场的时间,因为人手非常有限,如果我没想好,可能就觉得床要摆在那儿,桌子要摆在这儿,弄了一通回来之后,发现不好看,还要再去改。这对小制作而言,很耗费成本。提前做3D建模,会有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感觉。

北青报:3D建模是否是当下剧组中很常使用的技术?

陈小雨:对于科幻片的制作来讲,是挺常见的,因为它里面有很多想象的特效合成的一些场景,所以他们会先把这种场景的模型前置做起来。而像家庭片这样的现代电影中,是很少有剧组会去做3D建模工作。

这项技术的运用,也让我们感到很骄傲。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现代技术,去帮助我们完成一件原本难以实现的事情。

北青报:电影中的老屋子是你们村子里的吗?

陈小雨:这是我外婆的老房子。外婆在这座老房子前面建了新楼,老房子已经很久都不住了,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租给外地的厂工做宿舍。因为我们要拍摄,所以他们提前把房子腾了出来。但是由于长期都没有好好地打理和维护,它其实已经变成一个很残破的状态,我们提前一个月去做了修复和布景,才让它看上去像有人居住的地方。

整部片子的取景都在我的老家——浙江德清。片中的地点都是我平时吃完饭,就可以去走路散步到的地方。

在制作过程当中,不断地产生温暖瞬间

北青报:你给自己的一个标签是“返乡青年”,你是什么时候回去的?

陈小雨:我大概是2015年回到老家居住,之后在2016年去多伦多电影学院进修学习了一年半。因为那时我觉得自己在技术上有很大的瓶颈,我想更完整地学习电影工业化流程的内容,查漏补缺。但是从2015年到现在,主要都是在村子里面的家里生活,但不是电影里面拍的家,是在隔壁村子。

北青报:那么,肯定有一些街坊邻居给你当群演吧?

陈小雨:是的。片中的村坊邻居基本上都是当地村民,是老乡亲。在3月31日,在德清做故乡首映的时候,我把他们都邀请过来了,我觉得蛮有意思的。那天尽管很忙,我还是自己开车去村子里面,把他们接到县城里面去看电影,然后带他们一起去吃了个饭。

这样一来,我觉得好像这件事情,变得更有意义了。这不仅是说我做了一个电影,它是电影市场当中的一个商品的感觉,而是在这个制作的过程当中,它不断地产生像这种温暖的瞬间。而且若不是因为这部电影,他们是根本不会参与到电影世界当中的人,大家通过这一缘分,跟电影之间发生了关联,发生了化学反应。

北青报:他们第一次演电影,肯定会紧张的。

陈小雨:他们会特别的紧张,所以一方面要演很多次,在面对素人演员的时候,条数肯定会多起来,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和练习;另一方面,我们会把摄影机尽可能地拉远,减少摄影机的攻击性,让他们不要太注意到我们在拍摄。但是还是没办法,毕竟现场还有录音师,还有灯光,所有的这一切都会让他们知道这是拍电影。好在拍了几次之后,他们习惯了这种节奏。甚至有别的老乡亲来加入新戏的时候,刚拍了两条,他们就说:“还没好啊,我要回去烧饭了。”之前演过的那些老乡亲反而会劝说:“拍电影哪有这么简单,要拍很多条的,在这好好待着吧。”

劝退了很多投资人,最后找到了190万元的投资

北青报:制片人黄帆提到这部电影总共找来了190万元的投资,找投资的过程难吗?

陈小雨: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想让别人的钱打水漂,也不希望大家抱着一个不切实际的期待来投资这部电影。所以,找投资的过程很不顺利,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这套标准造成的,我们劝退了很多投资人。他们一开始可能对影视行业不是很了解,有一种盲目的期待。但是如果我们不管后果的话,是可以直接拿到这个投资就开拍了,但其实我们做了很仔细的市场分析,告诉他们现在文艺片的市场是怎样的,列举了过去几年关于家庭故事的电影,新人导演拍的票房成绩是如何的,以及列出了详细的预算构成和回账的方式,告知了他们这件事的风险。所以,我们最后找到的190万元,总共是五位投资人投资的。

我把认为能够拿出超过10万块钱,还不至于影响他们生活方式的人基本上都问了个遍。不过,大家投资这部电影,更多的还是基于这么多年来对各自的信任,这是第一点。然后,他们也确实有情怀,想做一部这样的电影。

这部影片入围了2023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国产新片展的时候,其中一个投资人刚好在厦门,他跟我说:“好爽啊!我要跟我老婆炫耀,我投了一部电影,还进了金鸡奖。”他就觉得很满足,我说,尽量回本。

北青报:入围了电影节,电影圈的前辈们会给你一些指导意见吗?

陈小雨:他们给的意见都还是很具体的。只不过,我是一个大量收集意见的人,当采集到意见之后,我还要去具体地甄别。这种大量收集具体体现在我不会在剪辑阶段就给某位老师发过去看,因为这样可能永远得不到回复,他们也很忙的。所以我都是带着剪好的片子去北京,当面放给他们看,然后才去要到这些反馈。然而每一个反馈,几乎都会有另一个完全相反的反馈。每一个人意见都不一样,有非常多的相左的意见产生。于是我在中间一度陷入了迷茫,到底谁说的是对的,谁说的是好的呢。

好的一点是,我自己就是那个剪辑师,所以不怕改。我剪出了许多变体版本,然后再去看,最终的判断还是要回归自己的直觉。要不然,整个片子没有一个人的统一直觉去做把控,做出来的成片肯定会是一个四不像的东西。

北青报:删掉了很多吗?

陈小雨:大概删减了50分钟。因为之前我有写小说的习惯,小说比较自由,没有太多篇幅的限制,可以充分地展开每一条线。但当我制作电影的时候,对于导演而言,时长是最难把控的事情。

我一开始以为,把所有的戏拍完就是90至100分钟,结果拍完之后是150分钟,这是相当长的一个体量了。让观众在故事中持续两个半小时的观感,肯定会感觉很拖沓。我只能去收紧它,就像修剪盆栽一样,把那些旁枝末节剪掉,留它最主要的主干。

更在意《乘船而去》这艘“小船”,能跟观众在电影院里相遇

北青报:我看到你在这两天发过一条微博是:“比评分、奖项、票房更重要的,是拍电影和看电影这两个行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慨?

陈小雨:一部作品的票房好坏、评价高低,都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导演的水平、遇到的制作团队和得到的资源,以及当下的眼界,这些因素全部凑在一起,构成了这部片子,当它面对这个市场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反响。因为市场有其自身的起伏,有时候文艺片的市场好一些,有时候差一些。去电影节的时候也会遇到不同的品味,所以我其实是无法左右这些东西的,无法去左右这部片子走出来,到底它会被大家认为是一部好片还是烂片,我都不知道。

如果说我的心思里面装的全是这些内容的话,我在做这部电影的那个当下,根本无法单纯地进入到创作思维中,心思就会变杂。我认为,在拍摄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去想任何这些东西,只要好好地在当下尽我所能去把一部电影拍好,要享受那个过程。当拍完了这部电影,它真正变成一部电影的时候,我又回到一个观众的视角,可以去好好地看一部电影。在这个时候,我什么都不想。

其实,这些天路演的行程真的很忙,每天不断地坐高铁去别的城市,我根本排不出时间去看别人的电影。但是,我真的很想看万玛才旦导演的《雪豹》,前几天我们做完无锡站的路演之后,想要去另外一个影城看《雪豹》,买了23:40的票,可能看完之后是凌晨一两点了。结果做完路演之后发现,做路演的影城知道我们想看,于是临时排了一场《雪豹》。最后,我们就在同一个影院的同一影厅观看了《雪豹》。

这种感觉特别独特和神奇,就是我刚刚在这里以导演的身份做完映后,又作为一名观众,坐在观众席上面,去观看一部电影。更特别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曾经对我做出过那么多细心和关键指导的老师。就在那个当下,我不会去想所有的这些事情,所有的东西都抛之脑后,只是简单的灯光一亮,屏幕一亮,灯光再一暗,就一头扎进那个故事里面,认真享受这一两个小时作为观众的时光。

所以,我觉得拍电影和看电影都是两个很专注的行为,非常之单纯的行为。而至于奖项、评分、票房等所有那些外在的事情,都是围绕在电影之外东西,我们追逐不了它们。

北青报:4月份有非常多的影片登上院线,你对票房会有期待吗?

陈小雨:我们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支持,很多观众看过路演之后,自发为我们宣传。作为一部文艺片,更有“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支持,得到了很多的排片场次。我原本是没有压力的,但我不想辜负大家对我们的帮助。我只是希望这部影片可以匹配上大家的热情支持,我们还在努力。虽然我们的声音可能很小,但是我还在不断地叫喊着让大家去看这部影片。

更多的是,我希望去建立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的这种最单纯的行为,希望《乘船而去》能够在电影院里面遇见更多的观众。于我而言,我在意的不是票房数字,而是《乘船而去》的这艘“小船”能够跟观众在电影院里相遇这件事情,更在意一场又一场地看电影的行为本身产生的心灵连接,更在意我们的电影能够在别人的心里唤起什么样的情感。(韩世容)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4313.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9日

相关推荐

  • 留学出国服务机构_留学出国服务机构有哪些

    都说出国留学机构的水深,不是行内人对这些咨询真的是一点都不了解,特别容易被迷花了眼,一脚踩进销售设下的甜蜜陷阱。今天就来盘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前10名,看看他们各自的优势分别在哪里? 1、优越留学 优越留学源自英国本土,是一家在英国注册的留学中介机构,通过英国工商局、英国外交部、伦敦使馆、英国移民局、英国本科官方招生中心(UCAS)的多重认证,证明其合法性和权…

    2024年2月19日
  • 留学美国奖学金(留学美国奖学金申请)

    美国留学优势虽大但是花费也不少,所以美国留学的申请,开销是学生和家长选择国家和院校时比较关注的因素 因此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为了实现他们的教育梦想,奖学金必不可少,而许多美国高等院校都会为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 当然,咱们需要注意,奖学金的数额很难完全抵付所有学费,也更难用于负担留学期间的所有开支。“全额奖学金”在美国院校是最受欢迎,同时也更难申到。 即使是美国…

    2023年10月26日
  • 肯塔基大学和肯塔基州立大学

    肯塔基州立大学是1886年5月为有色人群成立的美国大学,当时在肯塔基州是第二所为国家支持的高等学府,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是非洲裔美国人。该大学被普林斯顿评论列为“最佳东南大学”。那么肯塔基州立大学相当于中国什么等级的大学呢? 根据2018全球网上热度排名全球院校12000强排名显示 肯塔基州立大学排名4093 与之相近的是 南方科技大学排名4112 肯塔基州立大…

    2024年10月7日
  • 加拿大深泉学院

    关注我们,持续获得大量干货! 曾几何时,深泉学院(又译为幽泉学院)的名字在中国广大学子口相传,一度超过哈佛,碾压斯坦福,被人认为是美国最神秘最好的大学。而网上的资料介绍也是这样:深泉学院,建于1917年,坐落在美国加州的死亡谷。每年招收13名男生,学制两年,学费和生活费全免。在与世隔绝的沙漠深处,学生一边放牧,一边进行超强度的学术训练,学校一切运营管理也由学…

    2024年11月10日
  • 哪些大学有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AI)当属未来最具前景的专业之一,我国各个大学在这之初就纷纷开设此专业,其中不乏名校大佬,如果你有一刻想要学习人工智能的心,他们是不二之选。 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在新增的35所高校首批人工智能专业中,哪些高…

    2024年5月6日
  • 瑞士城市排名_瑞士城市排名前10

    国情 瑞士(Switzerland),全称瑞士联邦(德语: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为中欧国家之一,划分为26个州。瑞士北邻德国,西邻法国,南邻意大利,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瑞士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伯尔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中立的历史相当悠久,…

    2024年3月29日
  • 本科转专业什么条件

    6月25日左右,全国各地陆续公布高考分数,随之而来的志愿填报及录取是很多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近日,不少高校在2024本科招生政策发布会上介绍了学校本科生转专业的新规,进一步降低学生转专业申请门槛,政策灵活度更高,可选择次数更多。各大高校为何降低转专业申请门槛?这项政策如何更好落地?将给高等教育带来哪些改变和影响? 政策灵活度更高,可选择次数更多 上海交通大…

    2024年7月1日
  • 美国大使馆签证中心

    国家移民管理局27日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的公告。 公告指出,国家移民管理局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整理,截至28日,美国驻华大使馆、欧洲多地VFS Global签证申请中心皆发布消息表示恢复…

    2024年5月3日
  •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qs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是国际范围内具备权威性的排名,本次排名覆盖来自106个高等教育体系的1500所大学,其中中国大学有71所上榜,今天也是整理了2025年世界QS大学前100名名单(前百名中国11所大学入榜),并对信息进行梳理,方便大家了解查询。 麻省理工学院 第1名: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第2名:帝国理工学院(英国) 第3名:牛津大学(英国) 第4名:哈佛大学…

    2024年11月15日
  • 舞蹈学专业大学排名_舞蹈学专业大学排名评级

    每年的艺考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努力,家长支持,为的就是考上一个专业过硬的大学,而在国内舞蹈比较好的大学有哪些?今天给大家整理了2022年舞蹈专业大学排名最新排行榜以及舞蹈艺术生在填报志愿要注意的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北京舞蹈学院 百年名校,中国十大舞蹈学院之一,北京舞蹈学院创立于1954年,是全国知名度最高的舞蹈学院,是全国舞蹈专业学生梦想的…

    2024年4月7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