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5月,邓小平同志访问法国期间,在巴黎奥利机场会见我校在巴黎讲学的教师李忆民(右二)和阎纯德(左二)
1975年5月12日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
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法之旅
这是中国领导人的首次正式访问
法方按国家元首规格接待
我校教师李忆民作为驻法教师代表
到机场送别邓小平同志
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李忆民,男,1937年生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终身会员
中国汉语教学学会会员
曾任北京语言学院留学生二系主任
校图书馆馆长
在国内和法国、意大利等海外高校
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
1999年7月,61-64年国家出国汉语储备师资纪念座谈会
上个世纪60年代初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
国家决定培养一批优秀的出国汉语师资
由当时的高等教育部负责
每年从全国著名高等学府选拔30名
品学兼优的中文系毕业生
上调中央高等教育部
再分别派到北大、北外
带薪学习三年外语作为媒介语
然后派往国外教授汉语
《人民日报》海外版称他们为
对外汉语的“国家队”
1961-1964这几年间
“出国汉语储备师资”
为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领域
培养了一大批精英
如吕必松、赵金铭、刘珣、阎纯德等
1999年7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左一) 为李忆民老师(右一)颁发国家出国汉语储备师资纪念牌
1961年
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李忆民
经过层层筛选和考察
听到宣布自己
“上调高等教育部出国师资”时
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喜
作为出国汉语储备师资
需要学习一门媒介语
李忆民因为比较喜欢法国文学
再加上法国很早就和新中国建交
所以就选了法语
1961年10月
李忆民正式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
(今北京外国语大学)
插入到本科生班学习法语
对于这段学习经历,他回忆道
入学时,由于语音课已经结束
老师的法语提问根本听不懂
当时就有一种受挫的感觉
学校“开小灶”
安排一位年轻教师补语音课
自己也倾尽全力练习
整天照着小镜子
嘴里含着水,对口型,练发音
没有星期天的概念
整天二十四小时
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学习
就这样,在北外苦学了3年法语
1973年9月
北语刚刚复校不久
李忆民接到通知
去巴黎第三大学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任教
那里拥有近两千名登记注册的学生
在当时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系
李忆民主要教三年级的核心课
还有四年级的报刊课
报刊课就是选中国的报纸
介绍中国当代的情况
自己选教材,再复印发下去
记得课堂下黑压压的一片都是学生
这让他感到很吃惊
李忆民回忆道
法国这个国家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在欧洲大陆闪耀着璀璨的文化之光。这个民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比较注重文化以及历史。而中国也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两个民族在历史积淀方面有许多相互映照和媲美之处。所以,在对待中国文化上,法兰西民族还是独具慧眼的。记得我任职的巴黎第三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报名处门口,每年都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报名人数达1800人以上,一举超过日文系成为该院第一大系。
每周来往于图卢兹和巴黎之间听课的 老人和丈夫与李忆民(左一)合影
李忆民的课程广受欢迎
一位家住家住图卢兹的老人
每星期乘火车来巴黎
住女儿家,听三天课
然后再返回图卢兹
当被问到为何不辞辛苦,来回跋涉
她笑了笑说 “不为什么,就是喜欢中国。”
她的先生是大学教授
对中国历史有深厚的了解
后来她特意浇铸了一枚铜牌
送给了李忆民
一面是长城、一面是天坛
以表示她对中华文明的热爱
这枚独一无二的精制的铜牌
象征着中法人民的友谊
一直被他珍藏
李忆民的法国学生来自各个行业
有医生、教授、公司职员、记者、演员
以及政府官员,其中就有4名外交部的官员
他们经常把李老师请到家里,以贵客相待
这些学生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和执着
经常针对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彼此交流思想
回忆起这段教学经历,他谈到
作为老师,能够遇到这么多可爱的学生真是一件幸事。我也从中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所蕴含的价值。其实,当你把发自内心的真诚和爱全部奉献给学生时,当你把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全部心力熔铸在九十分钟的课堂里,当你把一个富有学养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国教师形象印在这些年轻的“老外”脑海里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忘记你的。
1971-197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基础汉语》上、下册
1971年
李忆民作为党支部书记兼副组长
组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组
编写组共20人左右
主要由北语富有经验的教师组成
包括王还、赵淑华等对外汉语的权威学者
还有北大的胡双宝教授
聘请了国内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
朱德熙教授作编写组的顾问
编写过程中
周总理下达指示:“速编速印”
在极短的时间内
编写出了《基础汉语》和《汉语读本》
由商务印书馆向全世界印行
担任二系主任时期的李忆民
担任留学生二系主任期间
李忆民和同事们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
开创短期汉语教学——汉语短训班
构建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专业
二至四年级本科教学的初步课程体系
和相应的教学大纲雏形
正式出版第一部中级汉语教科书
《中级汉语教程》
编写出版第一部专供外国人使用的
《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
开设了全国第一家经贸汉语课程
出版外贸口语与外贸写作教材
1985年7月11日北京语言学院来华留学生二系 现代汉语专业第七届毕业生合影
李忆民主编《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 (1995年8月初版,2011年5月第4次印刷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李忆民主编《国际商务汉语》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这封珍贵的荣誉证书
是1997年10月31日
中央电视台播放大型对外汉语教学片
《国际商务汉语》后颁发给我校
时任图书馆馆长的李忆民领导团队
(主要是图书馆、电教中心及当时的青年教师
如张宝钧、陆薇、姜丽萍等)
拍摄的《国际商务汉语》
52集电视连续剧(后期与央视合作)
获准CCTV4向全球播放
李忆民(中)参加留学生毕业典礼
回忆结缘北语、投身汉教的人生经历
李忆民写下了感人至深的文字
在北语的梧桐大道上,我不知走过多少个来回,留下了多少思考,多少追求,多少梦想;在这条美丽的林荫路上,送走了美丽的青春,送走了似水年华,送走了教过的一个个碧眼黄发英姿勃发的世界青年;在这条美丽的林荫路上,迎来了祖国的春天,迎来了北语的繁荣发展,必将迎来北语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3月27日
法国外长巴罗访问北京语言大学
充分肯定学校在推动中法两国人文交流中
发挥的重要作用
高度赞赏对学校在培养法国留学生
和外交官上做出的重要贡献
建校60多年来
北京语言大学已经为世界上189个国家和地区
培养了30余万优秀校友
学校迄今已培养了逾6000名法国留学生
是中国培养法国留学生最多的高校
学校在中法人文交流事业上的成绩
离不开一代代北语人的无私奉献
老一辈北语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
铸就了“语言报国、文化兴国”的红色基因
愿我们以前辈为楷模
从校史中汲取自信力量
共创北语事业新辉煌
本文转载自北京语言大学官微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