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什堡大学

2025年春天,梁寒伊收到了梦校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它来自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系。“总共申了11所,10所美国,1所英国。”梁寒伊刚从北京一所重点高校毕业,留学是她早就列在人生清单上的事,“父母一直鼓励我去留学,其实我初中就想出去。”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带着父母的支持和对美国教育的认可,张灵宇用了6年时间读完了本硕,2024年年底回到北京。“这几年,我见证了中美关系逐渐恶化的过程,身边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少,他们很难留下,有人为了一纸工签委曲求全,不少人留学时出现了心理问题,过得并不快乐。”张灵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很多留学生不再把留美当成“人生目标”,他身边五六个同学回国后,反而生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随着国际局势、生活成本和留学政策的变动,中国留学生在选校、选专业和就业上出现了较大变化。

“近五年来,国际关系直接影响到海外留学,学生在选择赴美留学时会更加谨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刘田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学院选择赴美留学的学生明显减少。“纽约、伦敦等一线国际大都市的留学成本逐年递增,在考虑安全因素、距离因素后,更多学生会选择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澳门的学校作为留学目的地。”

与此同时,英美作为老牌留学国家,虽然吸引着大量的中产家庭,但留学生不再执着于留在当地发展。

不少受访者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出国留学更多是一个开阔眼界的过程,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安全因素等,回国发展可能是当下的最优解。“没有留过学的同学,可以花一两年在外面走走。不要太着急想要留下,可以做一个世界公民。”张灵宇说。

美国东北大学,毕业生抛起硕士帽。图/陈南

中产家庭仍青睐赴美留学

大三刚开学,梁寒伊就开始准备留学申请了。

“身边同学很多大一就在卷实习,我已经算是晚的。”梁寒伊整个大三都在实习、申请、考语言。梁寒伊本科主修日语,辅修新闻,她申的研究生项目基本集中在美国,“英国学制短,美国高校在课程设置和选课上,我更喜欢。”由于课程紧张,梁寒伊将项目资料收集、选校梯度设计等工作都交给了留学中介。

11所学校里,梁寒伊主要选了东亚研究、传媒两个大的专业方向。“写前期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等文书时,中介会跟我详细沟通,一些文书我会先拟一个草稿,让他们润色或翻译。”梁寒伊申请中介费总共花了七万元,“申请美国会贵很多,比中国香港和英国贵。”

最后,她即便收到了乔治城大学、密歇根大学的二分之一奖学金,波士顿大学的三分之二奖学金的录取通知书,依旧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哥大东亚研究对我来说属于冲刺项目,最开始没觉得能上。它有自己的实习渠道,选课灵活,在国内知名度更高。”梁寒伊分析。

“目前已经收到了学校签发的I20文件,准备好了存款证明等材料。不过由于特朗普前段时间叫停国际生学生签证,大使馆暂时还未开放F1学签申请位。”经过5月的留学生签证动荡,梁寒伊的心态已经逐步平稳,她准备9月前往美国,身边下半年赴美留学的同学也基本很快拿到了签证。“再不济,我就打算先去英国读一年,再去美国读。”梁寒伊也有一份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录取通知书。

虽然美国政策波动导致其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但其教育质量、教育理念等因素仍得到大部分留学家庭的青睐,赴美留学仍是高净值家庭的首选。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25年《出国留学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提到,在中国留学生综合评价中,英国排名第一,但整体数量上,美国仍为留学首选目的地。

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在世界各国中处于领先位置。图/陈南

刘瑞辰第一次赴美留学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从高一到硕士,他在美国读了十余年书。作为六年前的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毕业生,他估计一年的学费和生活成本起码需要人民币70万元。

“当时受欧美文化影响挺深,是初二走的。”刘瑞辰称,2010年前后,赴美读高中的中国学生数量较少,留学中介很少触及到美高申请,刘瑞辰自己搜集资料申请到了一所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高中。

“那是一所白人占比较大的当地高中。”刘瑞辰回忆,在本地人居多的学校,很难融入,“除非你特别小就来了美国”。后来,刘瑞辰转学去了华盛顿特区一所较为多元的高中,人际交往情况整体改善不少。“当时托福接近满分,很多美高也进不去。”刘瑞辰提到,那时候,学校考察的就不是成绩了,“它的评价标准比申大学高,一些家长会给顶级美国高中捐款”。

每年高考出分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刘田苗经常会带队前往各地中学做招生宣传,该学院会把美国的高校、留学成本和安全因素等信息分享给学生家长,“一些中产家庭如果不是非指定赴美留学,他们或许会倾向于选择澳大利亚或英国。”刘田苗说。

能在国内读985,不必留学?

“早期留学以商科专业为主,那时,学生家长普遍以能获得国外大学的学位为留学目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学生和家长对专业、排名有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这是刘田苗深耕留学教育十三年后得出的结论。

《蓝皮书》提到,62.5%的中国留学生选择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而商科占比从24.3%降至13.4%。超过七成的留学生对交叉学科表现出兴趣,如管理+科技、金融+数据等“复合型能力”路径受到青睐。

张灵宇毕业于北京八十中学国际部,高中时期就在美国待过半年。“我当时就一心想去美国读高精尖项目,读理工科,但要想在数学、物理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起码得把博士读完。”索性,张灵宇就随大流选了计算机科学(CS)。

选校时,张灵宇细致研究了美国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排名:第一梯队是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第二梯队是加州大学香槟分校、普渡大学、马里兰大学。

“当时也拿到了普渡大学的offer,但马里兰大学离华盛顿特区更近些,还是去了后者。”张灵宇说。

不过,理工科留学的趋势在减弱。“这些年随着制造业、人工智能的发展,市场对理工科有着更大的需求。”但刘田苗观察发现,数理化成绩好的学生,高考成绩往往比较理想,大多选择在国内升学。

刘田苗还提到一点是:“出国读理工科其实对学生的挑战较大,特别是在专业术语的习得上,语言要求甚至比文科专业的要求还高。高排名学校的理科专业申请时,需要提交相应的理科国际课程成绩。”

张灵宇2018年入学马里兰大学时,他在一堂数学大课上能碰见十几个中国学生,到了2022年本科末期,大课上只能看见零星几个中国学生,“当时国内估分能上重本的同学都考虑留学,现在(2025年)在国内能上985,就不一定会出国了”。

刘瑞辰也认为,如果读理工专业,或许在国内读是更好的选择。“中国高等教育的优势是理科,它可以大量沉浸式刷题。美国高中、大学阶段的理科教育相对基础,老师不会督促学生做练习题。刷题全凭自学。”

本科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的刘瑞辰发现,国内的政治学教学相对传统,而“美国政治学很早就开始走定量分析,学统计、学编程,其实文理科相辅相成,没有完全分开”。

拿到全额奖学金去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读研时,他也认识了许多国内本科学社会科学出身的同学,“相比之下,他们的思辨思维要差一些。”

不出国“凭空多出七八百万”

如果说通货膨胀抬升了留学成本,中美关系下滑,或许是众多美国留学生的滑铁卢。

“在华盛顿上学,天然会对政治科学感兴趣。”刘瑞辰在2015年从华盛顿到纽约读本科,彼时中美关系刚结束奥巴马政府的蜜月期,“所有人都觉得特朗普第一任期是在虚张声势,他最后还是要跟中国做生意。”

但随着2017年第一轮贸易战,美国政府对华“竞争”更加明显。张灵宇本想去美国学航天专业,“但我知道这些敏感专业是不能学的。在这些专业会将美国人分一个班,美国盟友分一个班,其他国家分一个班。”张灵宇有些怀疑,特朗普第二任期是否会对敏感专业一刀切政策,不再招收中国留学生?

本科时,张灵宇曾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实习,“光背景调查就花了四五个月”。“所以学数理专业的同学在读书这几年,最好都不要离开美国。”

待到新冠疫情后,美国社会环境更为动荡,频发的亚裔歧视事件劝退了不少留学生。“身边很多留学生同学许多是在疫情后回国的,他们刚好工签也到期了。”刘瑞辰说。

最直观的变化,是逐渐消失的就业岗位。张灵宇发现,马里兰大学CS专业的毕业生在2020年前还能进亚马逊、微软、苹果等知名大厂,“但新冠疫情后岗位急剧收缩,2022年只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才能进大厂”。

“而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几乎为零。一些毕业生为了换到OPT工作许可,也会跻身于印度人开的劳务派遣公司做底薪的‘大厂外包’。”张灵宇听闻,有毕业于美国计算机专业第一梯队的同学,投了成百上千份简历,还没有接到一个面试邀请。

有时候,张灵宇会与身边美高美本的中国同学聊天,“如果我们当年没有出国,而是在国内读书,那境遇会有什么不同?”他们会回应:“唯一的区别是你会凭空多出七八百万。”

以往选择初高中出国留学的,大多是中国高净值家庭,而这些年低龄留学的人数明显减少。张灵宇发现,“考虑到性价比,一些江浙老板也不再愿意把小孩很早就送到国外。”

如果追求常青藤、牛津、剑桥等顶级教育的家庭,会在新冠期间让孩子选择国内的重点高校,或前往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华人生活空间居多、社会稳定的国家和地区。

等待颁授学位的留学生。图/陈南

“我没有非要留下的执念”

留学,是不是一张留在留学目的国的船票?越来越多中国学生正在打一个问号。

“我没有非要留下的执念。”梁寒伊坦言,“如果能在美国找到一个合适的实习岗位,就多待一段时间。找不到,回国发展也挺好。”

梁寒伊的高中是一所语言类中学,身边不少同学在本科,甚至更早就前往海外求学。“当时学校会有跟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学校的合作项目,可以直接去读政治经济学、法学等。”她发现,一些本科就前往小语种国家读书的同学,如德国学机械,相对更容易进入知名大企业工作。

早年间,出国留学之后不难“留下来”。

刘田苗提到,他见过英国校友会、澳洲校友会成员,“2004到2007年那一拨,去悉尼、布里斯班读书的中国学生,很多都顺利留下来了,有的甚至进了当地公务员系统。”

现在,留学生毕业后留下来的难度都显著提高。比如,澳大利亚入籍需要雅思分数达到“8888”。“现在留下来更多是‘能不能’的问题,而不是‘想不想’的问题。”

在美国求学十余年后,刘瑞辰最终也选择回国。“刚出国那几年会觉得‘留下’是目标,但你在那边待得越久,会发现它也不过如此。”他一笑,“美国留学是一个花钱的祛魅过程。你以为你跨越了阶层,但毕业后会发现,精英学校的同学里,有些人本来就是‘二代’,毕业后自然而然得到了机会,根本不靠这张文凭吃饭。”

在他看来,美国顶尖高校确实能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收回成本、实现人生跃迁。

纽约中心区远眺。图/陈南

据《经济学人》研究院统计,2023年,美国拒签了36%的中国留学生签证,创下历史新高。疫情之后,越来越多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25年中国留学论坛公布,2023年超过八成留学生回国就业,回国的主力人群是硕士毕业生,集中在信息技术、金融与教育等行业,平均年薪约为24万元。

但并不是所有留学生都甘于回国。从美国到加拿大、从英国到澳大利亚,不少人仍在尝试“润”向第二个目的地。张灵宇身边的一些朋友开始转向澳大利亚或英国,“美国工作签证太难了,绿卡基本断了路。若非要留美国,只能找个地方过渡。”

英国、澳大利亚等地虽然相对宽松,但也都有工签薪资门槛或移民配额限制,真正实现“留得下”的人,仍是少数。

刘瑞辰看得很清楚:“美国的好,与你无关;它的不好,你一个都躲不掉。留学生如果留下作为第一代移民,融入主流社会比较难,第二代人也许才可能真正成为一部分。”他顿了顿,“第一代人就是用来打基础的。”

而刘田苗很明确地点出:如今更多学生是“被推着走出去”的。他们并不是真想留学,而是无奈于高考的残酷。“高考1300多万人,复读生占比较大,优质学位有限,家长花钱送孩子出国,也是给他们争取个机会。”

“这些年来,留学意愿没有之前强烈。”刘田苗说,“大家更多是把留学作为人生的一段旅程。先出去,再决定去向。”

• (梁寒伊、张灵宇、刘瑞辰为化名 )

南方周末记者 顾月冰

责编 姚忆江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687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7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4日

相关推荐

  • 精神医学国际大学排名

    临床医学是高就业率黄金专业,以下是国内院校分档推荐(共120所,以下为部分代表): 第一档:顶尖国家队(10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实习直通北京协和医院,附属医院包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等顶尖机构,资源优势显著,毕业生多进入三甲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依托北大综合实力,临床课程结合科研前沿,学生可参与国家级医疗项目,附属医院如北大一院、三院为行业…

    2025年8月13日
  • 英国贵族学校怎么进

    广州市斐特思学校(简称:FCG)是一所12年一贯制、双语、英式、寄宿制的国际化学校。学校由英国IB成绩排行前10的斐特思公学和碧桂园教育联手创办。 除义务教育国家标准课程外,还开设英国早期教育EYFS课程和IB幼小PYP、初中MYP、高中剑桥IGCSE和A Level课程;面向艺术专长发展的BTEC(艺术与设计专业预科证书)认证课程等国际优势项目。 收费标准…

    2025年8月20日
  • 牛津大学数学系录取率

    近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公布了2021年的录取结果。 据了解,牛津共向58所内地高中发出约134个预录取offer,剑桥也已经发出约154个offer,总计约为288个offer,相比去年约250+牛剑offer的数量又有了不小的提升 具体录取情况如下: 众所周知,英国最为顶尖的两所名校——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录取要求极为严格,竞争十分激烈。 大部分专业申请…

    2025年3月14日
  •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排名

    澳洲幼教就业优势 1. 高需求=就业保障 幼教长期稳居澳洲中长期紧缺职业清单(MLTSSL)政府预测到2026年将新增1.6万个幼教岗位 2. 快速移民通道 毕业即可申请189独立技术移民/190州担保多数州将幼教列为优先担保职业(审批更快)可获4年工作签证积累移民加分 3. 全球黄金资质 ACECQA权威认证课程(英联邦国家通用)60天+实习嵌入课程(合作…

    2025年10月20日
  • 分数线最低的公办二本大学

    每年高考后,都有很多同学的高考成绩只超了二本线一点点,属于大家口中经常提到的“压线生”。 这类考生在选择本科大学的时候数量相对不多,报考的时候受限较大。 本文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收分较低的公办二本大学,并附上了其在四川、湖南、河南、重庆等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它们的录取分数线基本上都在400分左右,属于2021年的高考生相对好考的二本公立大学。

    2024年12月28日
  • stem专业_

    近期,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举办,会上指出STEM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将积极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筹备工作,共同推动全球STEM教育和教育数字变革。 那么到底什么是STEM?为什么STEM类专业是留学的香饽饽?海外有哪些STEM专业强势的名校?如何才能学好STEM专业呢? 01 什么是STEM专业 STEM是科学(Science)…

    2024年3月1日
  • 农学出国最好的大学

    \r 2024年全球农学学科排名新鲜出炉,令人意外的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母校并未跻身前50强,反而是扬州大学异军突起,表现亮眼。近年来,随着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关注度持续上升,农学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r中国高校在农学研究上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不同院校间的差距也日益显现。这份榜单不仅反映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农学教育的认可,也为高校未来…

    2025年9月4日
  • 留学生姚宇(留学生姚宇轩)

    2010年,一名23岁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国街头惨遭强暴,并被铁棍反复殴打头部当场死亡,此事件一经爆出就震动了整个国内。 在美的华人女性惶恐到纷纷连夜买票回国,而令人们感到震撼的不仅是因为这场施暴长达四个小时,更因为它就公然地发生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 那些路过的美国人甚至停下边喝可乐边看女孩被侵犯,时不时还发出哄笑声。 但最让人不理解的是,当警方根据监控录像找到…

    2023年10月31日
  • 美国耶鲁大学亚裔事件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3月3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警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开枪打死了一名女子。当地警察局随后公开确认了被杀女子的身份,系47岁的亚裔女性Li Yan。据悉,当时这名女子拿着一把大菜刀冲向警察,并刺伤其中一名警察。最终警察向其开枪,该女子当场身亡。 3月3日,一名警官用枪指着Li Yan。图源:kpbs 女子持刀刺伤警察后 被4名警察开枪打死 据当…

    2025年7月3日
  • 法国硕士预科学校

    根据《费加罗报》学生版报道,当前在法国“大学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仍然经过预科班学习,例如巴黎HEC商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学生中有预科班经历的占比分别为99%和93%(不含国际生)。 2024年数学、物理、信息(MPI)方向的预科班排名前三位分别是:里昂Aux Lazaristes高中、巴黎路易大帝高中、图卢兹皮埃尔•德•费马高中。文学(Lettres)方…

    2025年8月18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