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什堡大学

2025年春天,梁寒伊收到了梦校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它来自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系。“总共申了11所,10所美国,1所英国。”梁寒伊刚从北京一所重点高校毕业,留学是她早就列在人生清单上的事,“父母一直鼓励我去留学,其实我初中就想出去。”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带着父母的支持和对美国教育的认可,张灵宇用了6年时间读完了本硕,2024年年底回到北京。“这几年,我见证了中美关系逐渐恶化的过程,身边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少,他们很难留下,有人为了一纸工签委曲求全,不少人留学时出现了心理问题,过得并不快乐。”张灵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很多留学生不再把留美当成“人生目标”,他身边五六个同学回国后,反而生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随着国际局势、生活成本和留学政策的变动,中国留学生在选校、选专业和就业上出现了较大变化。

“近五年来,国际关系直接影响到海外留学,学生在选择赴美留学时会更加谨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刘田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学院选择赴美留学的学生明显减少。“纽约、伦敦等一线国际大都市的留学成本逐年递增,在考虑安全因素、距离因素后,更多学生会选择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澳门的学校作为留学目的地。”

与此同时,英美作为老牌留学国家,虽然吸引着大量的中产家庭,但留学生不再执着于留在当地发展。

不少受访者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出国留学更多是一个开阔眼界的过程,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安全因素等,回国发展可能是当下的最优解。“没有留过学的同学,可以花一两年在外面走走。不要太着急想要留下,可以做一个世界公民。”张灵宇说。

美国东北大学,毕业生抛起硕士帽。图/陈南

中产家庭仍青睐赴美留学

大三刚开学,梁寒伊就开始准备留学申请了。

“身边同学很多大一就在卷实习,我已经算是晚的。”梁寒伊整个大三都在实习、申请、考语言。梁寒伊本科主修日语,辅修新闻,她申的研究生项目基本集中在美国,“英国学制短,美国高校在课程设置和选课上,我更喜欢。”由于课程紧张,梁寒伊将项目资料收集、选校梯度设计等工作都交给了留学中介。

11所学校里,梁寒伊主要选了东亚研究、传媒两个大的专业方向。“写前期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等文书时,中介会跟我详细沟通,一些文书我会先拟一个草稿,让他们润色或翻译。”梁寒伊申请中介费总共花了七万元,“申请美国会贵很多,比中国香港和英国贵。”

最后,她即便收到了乔治城大学、密歇根大学的二分之一奖学金,波士顿大学的三分之二奖学金的录取通知书,依旧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哥大东亚研究对我来说属于冲刺项目,最开始没觉得能上。它有自己的实习渠道,选课灵活,在国内知名度更高。”梁寒伊分析。

“目前已经收到了学校签发的I20文件,准备好了存款证明等材料。不过由于特朗普前段时间叫停国际生学生签证,大使馆暂时还未开放F1学签申请位。”经过5月的留学生签证动荡,梁寒伊的心态已经逐步平稳,她准备9月前往美国,身边下半年赴美留学的同学也基本很快拿到了签证。“再不济,我就打算先去英国读一年,再去美国读。”梁寒伊也有一份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录取通知书。

虽然美国政策波动导致其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但其教育质量、教育理念等因素仍得到大部分留学家庭的青睐,赴美留学仍是高净值家庭的首选。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25年《出国留学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提到,在中国留学生综合评价中,英国排名第一,但整体数量上,美国仍为留学首选目的地。

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在世界各国中处于领先位置。图/陈南

刘瑞辰第一次赴美留学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从高一到硕士,他在美国读了十余年书。作为六年前的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毕业生,他估计一年的学费和生活成本起码需要人民币70万元。

“当时受欧美文化影响挺深,是初二走的。”刘瑞辰称,2010年前后,赴美读高中的中国学生数量较少,留学中介很少触及到美高申请,刘瑞辰自己搜集资料申请到了一所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高中。

“那是一所白人占比较大的当地高中。”刘瑞辰回忆,在本地人居多的学校,很难融入,“除非你特别小就来了美国”。后来,刘瑞辰转学去了华盛顿特区一所较为多元的高中,人际交往情况整体改善不少。“当时托福接近满分,很多美高也进不去。”刘瑞辰提到,那时候,学校考察的就不是成绩了,“它的评价标准比申大学高,一些家长会给顶级美国高中捐款”。

每年高考出分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刘田苗经常会带队前往各地中学做招生宣传,该学院会把美国的高校、留学成本和安全因素等信息分享给学生家长,“一些中产家庭如果不是非指定赴美留学,他们或许会倾向于选择澳大利亚或英国。”刘田苗说。

能在国内读985,不必留学?

“早期留学以商科专业为主,那时,学生家长普遍以能获得国外大学的学位为留学目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学生和家长对专业、排名有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这是刘田苗深耕留学教育十三年后得出的结论。

《蓝皮书》提到,62.5%的中国留学生选择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而商科占比从24.3%降至13.4%。超过七成的留学生对交叉学科表现出兴趣,如管理+科技、金融+数据等“复合型能力”路径受到青睐。

张灵宇毕业于北京八十中学国际部,高中时期就在美国待过半年。“我当时就一心想去美国读高精尖项目,读理工科,但要想在数学、物理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起码得把博士读完。”索性,张灵宇就随大流选了计算机科学(CS)。

选校时,张灵宇细致研究了美国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排名:第一梯队是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第二梯队是加州大学香槟分校、普渡大学、马里兰大学。

“当时也拿到了普渡大学的offer,但马里兰大学离华盛顿特区更近些,还是去了后者。”张灵宇说。

不过,理工科留学的趋势在减弱。“这些年随着制造业、人工智能的发展,市场对理工科有着更大的需求。”但刘田苗观察发现,数理化成绩好的学生,高考成绩往往比较理想,大多选择在国内升学。

刘田苗还提到一点是:“出国读理工科其实对学生的挑战较大,特别是在专业术语的习得上,语言要求甚至比文科专业的要求还高。高排名学校的理科专业申请时,需要提交相应的理科国际课程成绩。”

张灵宇2018年入学马里兰大学时,他在一堂数学大课上能碰见十几个中国学生,到了2022年本科末期,大课上只能看见零星几个中国学生,“当时国内估分能上重本的同学都考虑留学,现在(2025年)在国内能上985,就不一定会出国了”。

刘瑞辰也认为,如果读理工专业,或许在国内读是更好的选择。“中国高等教育的优势是理科,它可以大量沉浸式刷题。美国高中、大学阶段的理科教育相对基础,老师不会督促学生做练习题。刷题全凭自学。”

本科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的刘瑞辰发现,国内的政治学教学相对传统,而“美国政治学很早就开始走定量分析,学统计、学编程,其实文理科相辅相成,没有完全分开”。

拿到全额奖学金去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读研时,他也认识了许多国内本科学社会科学出身的同学,“相比之下,他们的思辨思维要差一些。”

不出国“凭空多出七八百万”

如果说通货膨胀抬升了留学成本,中美关系下滑,或许是众多美国留学生的滑铁卢。

“在华盛顿上学,天然会对政治科学感兴趣。”刘瑞辰在2015年从华盛顿到纽约读本科,彼时中美关系刚结束奥巴马政府的蜜月期,“所有人都觉得特朗普第一任期是在虚张声势,他最后还是要跟中国做生意。”

但随着2017年第一轮贸易战,美国政府对华“竞争”更加明显。张灵宇本想去美国学航天专业,“但我知道这些敏感专业是不能学的。在这些专业会将美国人分一个班,美国盟友分一个班,其他国家分一个班。”张灵宇有些怀疑,特朗普第二任期是否会对敏感专业一刀切政策,不再招收中国留学生?

本科时,张灵宇曾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实习,“光背景调查就花了四五个月”。“所以学数理专业的同学在读书这几年,最好都不要离开美国。”

待到新冠疫情后,美国社会环境更为动荡,频发的亚裔歧视事件劝退了不少留学生。“身边很多留学生同学许多是在疫情后回国的,他们刚好工签也到期了。”刘瑞辰说。

最直观的变化,是逐渐消失的就业岗位。张灵宇发现,马里兰大学CS专业的毕业生在2020年前还能进亚马逊、微软、苹果等知名大厂,“但新冠疫情后岗位急剧收缩,2022年只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才能进大厂”。

“而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几乎为零。一些毕业生为了换到OPT工作许可,也会跻身于印度人开的劳务派遣公司做底薪的‘大厂外包’。”张灵宇听闻,有毕业于美国计算机专业第一梯队的同学,投了成百上千份简历,还没有接到一个面试邀请。

有时候,张灵宇会与身边美高美本的中国同学聊天,“如果我们当年没有出国,而是在国内读书,那境遇会有什么不同?”他们会回应:“唯一的区别是你会凭空多出七八百万。”

以往选择初高中出国留学的,大多是中国高净值家庭,而这些年低龄留学的人数明显减少。张灵宇发现,“考虑到性价比,一些江浙老板也不再愿意把小孩很早就送到国外。”

如果追求常青藤、牛津、剑桥等顶级教育的家庭,会在新冠期间让孩子选择国内的重点高校,或前往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华人生活空间居多、社会稳定的国家和地区。

等待颁授学位的留学生。图/陈南

“我没有非要留下的执念”

留学,是不是一张留在留学目的国的船票?越来越多中国学生正在打一个问号。

“我没有非要留下的执念。”梁寒伊坦言,“如果能在美国找到一个合适的实习岗位,就多待一段时间。找不到,回国发展也挺好。”

梁寒伊的高中是一所语言类中学,身边不少同学在本科,甚至更早就前往海外求学。“当时学校会有跟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学校的合作项目,可以直接去读政治经济学、法学等。”她发现,一些本科就前往小语种国家读书的同学,如德国学机械,相对更容易进入知名大企业工作。

早年间,出国留学之后不难“留下来”。

刘田苗提到,他见过英国校友会、澳洲校友会成员,“2004到2007年那一拨,去悉尼、布里斯班读书的中国学生,很多都顺利留下来了,有的甚至进了当地公务员系统。”

现在,留学生毕业后留下来的难度都显著提高。比如,澳大利亚入籍需要雅思分数达到“8888”。“现在留下来更多是‘能不能’的问题,而不是‘想不想’的问题。”

在美国求学十余年后,刘瑞辰最终也选择回国。“刚出国那几年会觉得‘留下’是目标,但你在那边待得越久,会发现它也不过如此。”他一笑,“美国留学是一个花钱的祛魅过程。你以为你跨越了阶层,但毕业后会发现,精英学校的同学里,有些人本来就是‘二代’,毕业后自然而然得到了机会,根本不靠这张文凭吃饭。”

在他看来,美国顶尖高校确实能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收回成本、实现人生跃迁。

纽约中心区远眺。图/陈南

据《经济学人》研究院统计,2023年,美国拒签了36%的中国留学生签证,创下历史新高。疫情之后,越来越多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25年中国留学论坛公布,2023年超过八成留学生回国就业,回国的主力人群是硕士毕业生,集中在信息技术、金融与教育等行业,平均年薪约为24万元。

但并不是所有留学生都甘于回国。从美国到加拿大、从英国到澳大利亚,不少人仍在尝试“润”向第二个目的地。张灵宇身边的一些朋友开始转向澳大利亚或英国,“美国工作签证太难了,绿卡基本断了路。若非要留美国,只能找个地方过渡。”

英国、澳大利亚等地虽然相对宽松,但也都有工签薪资门槛或移民配额限制,真正实现“留得下”的人,仍是少数。

刘瑞辰看得很清楚:“美国的好,与你无关;它的不好,你一个都躲不掉。留学生如果留下作为第一代移民,融入主流社会比较难,第二代人也许才可能真正成为一部分。”他顿了顿,“第一代人就是用来打基础的。”

而刘田苗很明确地点出:如今更多学生是“被推着走出去”的。他们并不是真想留学,而是无奈于高考的残酷。“高考1300多万人,复读生占比较大,优质学位有限,家长花钱送孩子出国,也是给他们争取个机会。”

“这些年来,留学意愿没有之前强烈。”刘田苗说,“大家更多是把留学作为人生的一段旅程。先出去,再决定去向。”

• (梁寒伊、张灵宇、刘瑞辰为化名 )

南方周末记者 顾月冰

责编 姚忆江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687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7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4日

相关推荐

  • 萨拉戈萨大学专升硕专业

    随着国内的本科生、研究生越来越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同学想曲线救国,到国外提升学历,从而获得一个好文凭。于是这几年,在西班牙慢慢掀起了一股专科申请研究生的热潮。 专升硕一直是西班牙硕士留学的一个优势所在,专科毕业的学生不需要在国内专升本,到了西班牙可以直接进行硕士阶段的学习,并且硕士学历国内可以认可。 大部分西班牙大学硕士仅需一年即可毕业,学…

    2024年1月9日
  • 生物技术考研学校排名_生物技术考研学校排名榜

    2022-2023年考研选择学校时,生物工程考研学校排名情况怎样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生物工程考研学校排名。 生物工程专业本专业以生物化工为学科依托,立足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等基础课,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生物、生物工程的科学原理,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酶与蛋白质工程,发酵与代谢工程,生物反应工程…

    2024年3月14日
  • 同济大学为什么排名不高

    最近,小编发表了一篇上海市重点大学的盘点,其中是明确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档大学,以及全国前10高校的地位。另外同济大学为上海市大学第二档大学,其全国综合实力排名在25位左右,与厦门大学实力相当。正是这样的观点,引来了许多网友的抨击。那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同济大学的优势。 一、地域优势 首先,每一年的高考地域优势是非常影响高考录取分数线的,特别是…

    2024年9月14日
  • 康奈尔大学壁纸

    1. 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 话说世间学府之林,浩如烟海,然有一学府,历史之久远,令人叹为观止,那便是博洛尼亚大学。此学府非摩洛哥卡拉维因大学之古老所能比拟,尽管后者早于公元859年便已立校,但博洛尼亚大学,自1088年诞生之日起,便以其完备的大学体系,屹立不倒,成为世界公认之“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世界第一所大学”。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为后世学子所敬仰,更在世界教…

    2025年5月6日
  • 男生二本十大好就业专业

    最近不少人私信我关于二本文科男生适合的大学专业,其实相对来说男生的选择方向还是挺多的,但相对来说理科男生的专业选择肯定还是要比文科男生多,但文科男生比起文科女生来说,能报考的专业还是更多,并且有不少的就业优势都要更强一些。 所以今天就专门来分享一下二本文科男生很热门的几个专业,发展前途很好,就业率也比较好,文科男生填报志愿如果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的话倒是可以参…

    2024年1月5日
  • 出国留学必备条件(出国留学必备条件有哪些)

    Common APP数据显示,2022-2023年申请季整体趋势一路向好,无论是申请人数还是早申总数量,都呈现“爆棚”态势。 美国门户开放报告统计,2021-2022共有国际学生948519人入学,与去年的整体赴美留学人数914,095人相比,增长了3.8%。 国务院宣布取消国际航班熔断,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

    2023年10月19日
  • 大学里优秀学生有什么用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启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经开始寄出,莘莘学子即将奔赴心仪的高校。其中,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否顺利入学、安心入学,备受社会关注。 010—66097980 010—66096590 教育部开通资助热线为困难大学生提供服务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7月15日至9月15日,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号码为010—660979…

    2025年8月19日
  • 日本国立新泻大学

    新泻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该校于1870年建校,也是代表最高教育和研究水平的国立大学群“七帝官十一”中的一员。该校与筑波大学,一桥大学等同为战后重组的新制国立大学中的第一期校,被多家专业教育机构列入“大学入学难关校”的名单。新泻大学设有9个学部和5个大学院研究科,以及脑研究所、灾害・复兴科学研究所、医齿学综合医院等研究机构。学生数约为13,000人、教职…

    2024年11月8日
  • 西南财经大学mba全日制

    2021年西南财经大学MBA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录取名单公布: 小睿统计了下,MBA全日制录取25人,初试成绩200+的有15人,竞争很激烈啊。 MBA非全日制录取216人,初试成绩最高分251分,200+的有115人,占53%,可见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复试分数线要求: MBA全日制:186/42/84 MBA非全日制:183/42/84 MBA全日制录取名单…

    2025年7月31日
  • 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工商专业主要就业方向)

    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专业是面向企业管理实践的综合性、应用型专业。通过学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中担任管理岗位。 推荐理由: 1. 就业面广,大部分毕业生可以进入各类企业从事管理工…

    2023年10月19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