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领略名校风采,感受大学气息,播下筑梦种子,成就不凡人生。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足迹深深留下。前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树立目标,明确方向,去追逐心中深藏已久的梦想。
====================================
这期为大家介绍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成理”(CDUT),是由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核心优势。
学校名片
院校简称:成理
创办时间:1956年
院校类别:理工类大学
院校本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
发展历史
1956年,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创建
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
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学院
2001年,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成都理工大学
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高校
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高校
校训
究究于理、成就于工
校徽
成都理工大学校徽形状为圆形,由地球、恐龙、书本、地层和中英文的“成都理工大学”字样和1956等元素组成。地球一方面寓学校是一所以地学为优势特色,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大学,另一方面寓意学校关注宜居地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体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的理念。恐龙形象来源于学校博物馆马门溪龙化石标本。用地层构成的书本,象征知识与智慧。地层体现学校在地学方面的特色。“1956”代表建校时间。
名校风采
主校区(成华区):以“地质长廊”为轴线,串联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学核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宜宾校区: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建有地热能开发研究院、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实验室。
深度参与国家“深地探测”“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主导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与灾害防控研究。
知名校友
多吉 中国工程院院士,地热专家
崔鹏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灾害学家
人才培养
“李四光学院”本硕博贯通班:“导师组+重大工程实践”培养,学员参与青藏科考或川藏铁路项目。
“行星科学英才计划”:联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开设深空探测课程。
校友主导项目:金沙江白格滑坡应急治理。雄安新区地下空间三维建模。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领域技术骨干约60%为成理校友。
科研平台及成果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球唯一地质灾害领域国重)。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
研发“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参与“嫦娥五号”月壤分析,揭示月球火山活动新机制(成果刊于《Nature Astronomy》)。
主导川藏铁路“高温地应力隧道施工技术”,攻克深埋隧道岩爆防控难题。
社会贡献
建立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覆盖31省2000余隐患点。
汶川地震后完成几千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
参与发现西藏甲玛铜矿(亚洲最大铜矿之一)。
页岩气勘探技术支撑四川年产能达150亿立方米。
为巴基斯坦培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师。
制定尼泊尔地震灾后重建地质安全标准。
学科优势
以理工为主,地学为引领,形成理、工、文、管、经、法、艺多学科体系,设20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
“双一流”建设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方向)。
第四轮学科评估: B类学科有3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B+、地质学B-、土木工程B-。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地球科学进入前3‰。
成都理工大学以“地学立校、工程强校”为根基,在地质灾害防控、深地探测、行星科学三大方向形成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其“向地球深部进军,为人类安全护航”的使命,持续为国家能源安全、重大工程建设与灾害防控提供核心科技支撑。
Hi,我是李楠老师,一名教育工作者。
关注我,学习教育知识、认识名校优势、了解培养方向、助力梦想成真!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7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