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立大学的不同声望,是历史起源、制度演化、文化认知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文丨Amber 编丨Amber
最近,外滩君在Reddit论坛上看到一个问题:
在美国,叫“University of [State]”的大学,好像普遍比“[State] University”更有声望?比如:
University of Michigan(密歇根大学)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歇根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佛罗里达大学) >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 Texas State University(得克萨斯州立大学)
这种现象到底只是巧合,还是背后真的有什么历史和制度原因?有没有例外?有没有误解?
外滩君就带你从历史起源、制度演化、文化认知等多个维度,拆解这场“谁是老大”的美国州立大学命名之争。
历史起源
“University of [State]”往往是州政府的“长子”,由于历史时间差,地位一开始就不一样。
在19世纪,美国各州开始设立公立大学,承担教育民众、推动州内发展的任务。这些大学是州政府当时的重要政治项目,代表州的文化高度,是教育的门面。
最早成立的,通常被命名为“University of [State]”,比如: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成立于1789年。
University of Michigan(密西根大学)成立于1817年。
相比之下,“[State] University”很多是几十年后才成立的,出发点不同,往往是为了扩大教育覆盖面,引导农业、工业等技术培训,以及服务更多中产与工人阶层。比如: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成立于1887年,比UNC晚近百年。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歇根州立大学)成立于1855年,也晚于密歇根大学近40年。
这类“次子”一出生,社会资源就不如兄长那么优渥。一般而言,先成立的大学更早建立校友网络、财政基础,社会各界也更愿意向老牌大学捐赠,而学生在申请时也容易受到历史底蕴吸引。因此,“University of [State]”这类大学就相较之下掌握了更多的优势。
制度地位
我们可以用一个不那么准确但方便理解的比喻:在中国,“University of [State]”常常相当于省级重点大学,而“[State] University”更像是地方重点或一般本科。
很多州都有明确文件或实践传统,把“University of [State]”设为“flagship university”,也就是旗舰大学。
这意味着什么?
(1) 预算倾斜:资金优先、科研经费倾斜
(2) 权力集中:主导全州高教政策
(3) 学科齐全:通常具备医学、法学、工程、博士点等完整布局。
预算倾斜:资金优先、科研经费倾斜;权力集中:主导全州高教政策;学科齐全:通常具备医学、法学、工程、博士点等完整布局。
而“[State] University”呢?更多聚焦教学,很多连博士项目都很少,更别说医学院、法学院。让我们以得州为例: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是德州公认的旗舰大学,科研预算、学生质量、国际影响力全线领先。
Texas State University (得克萨斯州立大学)也不错,但主要以教学为主,影响力还有不小的差距。
土地拨赠
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里尔法案》,每个州可以拿联邦拨给的土地,创建一所大学,培养农业、军事、工程方面的人才。这类大学被称为土地拨赠大学(Land-Grant University)。这些大学使命务实、应用导向,许多以“[State] University”命名。
这本来是个好政策,但文化上,“应用”一直不如“精英”有光环,尤其在美英等推崇古典自由教育的国家。因此,二者就出现了教育职能上的差别:
University of [State]:法律、哲学、文学、医学等“看起来高级”的科目
[State] University:农业、机械、教育、护理等“实用型”专业
虽然这些学校往往极具性价比,服务了大量中产阶级和产业发展,但从文化象征意义上讲,精英偏好仍更倾向“University of [State]”。
当然,也有例外:
UIUC(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既是土地拨赠大学,也是“University of [State] ”命名,靠强大的工科、CS 硬是打破了原有分层,成为全美前列的公立大学之一。
排名体系
美国大学排名(如 U.S. News)怎么做出来的?关键指标包括:研究经费投入、教授声誉、毕业率与新生留存率、生师比等等。
这些指标大多偏向“研究型大学”,而旗舰大学,也就是“University of [State]”,恰恰是研究最强的一批。比如:
University of Florida(佛罗里达大学)常年 U.S. News 前 30。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虽也不错,但资源差距使其长期居于其后。
这就形成一种“资源 → 排名 → 优秀生源 → 更多资源”的闭环。除非有特别政策干预,否则“[State] University”很难在整体声望上逆袭 “University of [State]”。
HBCUs(黑人大学)
一个常被忽略但非常重要的事实是:在南方各州,还有一套并行的“黑人大学系统”,也就是 HBCUs(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这些学校是在南北战争后建立,为的是给被排除在白人大学之外的黑人提供教育机会。
它们中的很多也叫“[State] University”,比如:
Florida A&M University(佛罗里达农工大学)
Alabama State University(阿拉巴马州立大学)
即便后来成为“州立大学”,这些HBCUs也从未被指定为州的旗舰大学。现实是,它们得不到与“University of [State]”平等的资源,学生群体多来自经济弱势家庭,排名体系对其评价方式也存在系统性偏差。
这类结构性不平等,进一步固化了“University of [State]” = 主流精英,“[State] University” = 辅助教育或边缘群体的刻板印象。
结语
这么看下来,无论从哪个角度,似乎“University of [State]”都比“[State] University”更好。
那是否有反例呢?有,当然有。比如:
Penn State University(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其实在全美声誉非常高,尤其工科与商科。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佐治亚州立大学)近年来也在城市型大学中异军突起,特别是在社会流动性(提升低收入家庭学生成就)上颇受好评。
UIUC(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前文提过,本身也是“University of [State]”命名,但出身是土地拨赠大学,如今靠学科优势逆袭。
不过这些都是相对少数的“向上突破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听说某个州有一所叫“University of [State]”的大学,那它就是那州的门面。
所以,不是名字决定地位,而是地位写进了名字。
总结一下,“University of [State]”和“[State] University”如今在大家认知中的不同地位,是因为:
(1) 从设立之初就承担了不同的功能。
(2) 历史、制度、文化、排名机制一起,构成了当前这种“老大老二”式的大学命名格局。
(3) 个别“[State] University”大学能逆袭,是因为其在学科建设、战略定位上做出了特别突破。
所以,在择校时,不妨多看看它的实际学术实力与专业排名,而不是单看名字。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