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南校区寝室

3月3日,北华大学第三批次学生返校工作开始。但相比前两批次返校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次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在当天早上,吉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4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的疫情防控通告。由于4人近期行程轨迹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密集,无形中对于北华大学的返校工作也产生一定影响。为了确保全体学生的安全,学校在第一时间对于返校方案进行了调整并及时发出通知,一方面,已经到达吉林市或者即将入校的同学正常返校;另一方面,尚未返吉的同学则是暂缓返校,等待通知。

那两天,大家谨听学校的要求,戴着口罩,步履匆匆出入食堂、超市和宿舍,安心等待下一个通知。

从3月7日开始,教学转到线上。8位校领导和部分处科级干部、后勤保卫工作人员分驻各校区,最严格的“封校”开始了。

一盒盒饭,暖胃又暖心

“那时候一切还很正常。哪怕是知道吉林市有疫情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做了些准备,但是没想到那么严重。”2020级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生毕羽在意识到疫情来临后,立刻在网上下单购买了一些消毒液、洗手凝胶等医疗物资。但是没想到,没等包裹打包好,快递就已经停运了,当时她只有几包备用的口罩。

“其实当时也没多害怕,仍然觉得疫情很远,但是到了超市看到货架空了以后,心里才真得不淡定了。”毕羽和其他同学一样,购买了一些水果、零食和方便面,避免之后反复进出寝室接触他人。

由于吉林省疫情形势始终严峻复杂,3月15日开始,学校在经过科学安排和部署后,决定临时实施寝室封闭管理,并为学生免费配送一日三餐,以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那几天有时看到一些学校有提供早餐,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学校的免费盒饭,而且还是三餐。当时很感动,后来也陆续收到了防疫物资,总觉得心里想的学校真的都能够满足。”不少亲朋好友都主动来问毕羽的近况,她每次都笑滋滋地用这样的方式回应对方。

学校为学生免费提供的一日三餐为30元的标准,每个公寓楼都是食堂随机安排档口制作和分餐,从而让学生不必每天吃“单调”的盒饭,有时是炒菜,有时是面条,有时甚至是汉堡。“我们家每天半夜12点就起床和面,准备包子、馒头、粥等,虽然人手少工作量大,每天只能打地铺,但是我们所有的档口都一样,只想让学生能够吃好喝好。”东校区食堂一楼“沈老头包子”的孙立光师傅一家要负责每日2000份的早餐供应,难度可想而知。

“盲盒盒饭”看似花样繁多、可以基本满足大家的需求,但是对于有着三个校区、2万余名学生的北华大学来说,无论是供应分发,还是处理餐盒剩饭,都是极大的挑战。

餐食的供应仅仅是一方面,为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开会到深夜甚至是凌晨,殚精竭虑地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以及学校整体状况进行着下一步工作部署和安排。

也正是从3月15日起,校园里“静”下来了。

一次次采集,严把防疫首道关

“有的医生在隔离,有的医生家里孩子实在太小了,我们这些能够克服来校困难的就尽量都来了。”

3月7日,随着学校进一步加强校园封闭管理,校医院的队伍也开始出征,进驻校园。校医院东校区主任牛月华最早上岗,她和“战友”们每一轮要完成11000余人次的核酸采集工作。南校区和北校区的核酸采集任务同样不简单,南校区每一轮要采集4900余人次,北校区校医院则是要完成5200余人次的核酸采集工作。

“强度真的很大,有时感觉超负荷了,稍微发泄一会哭一会,然后就接着干。”校医院北校区主任党珂白天忙着各种工作,经常没空吃饭,有一天直到后半夜才吃上第一顿饭。党珂的电话也常常无法打进去,有时候因为工作忙起来听不到,有的时候是因为在进行着各种沟通协调工作。一次收到同事的问候时,党珂突然哽咽了起来,一边啜泣着一边为对方讲述着校医院的抗疫故事。

实际上,核酸采集、送样只是校医院诸多工作之一,她们还要负责全校师生日常的看病取药、配合属地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密接次密接人员的排查转运、指导后勤保障部门做好消毒消杀等工作。

2019级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学生史馨雨在返校过程中,由于同列人员出现了阳性病例,在接到属地防疫办的电话以后,于3月8日来到了东校区校医院隔离。次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她被转运至酒店继续隔离。“从校医院走的时候,校医院的老师把车牌号和司机都拍了照,告诉我不用担心。”史馨雨说,作为一个女孩子,一个人被拉走其实是很担心的,但是校医院老师的一个小举动却让自己完全放下心来。

“有时候卫健委会发来协查函,我们就要第一时间进行协查,将密接次密接学生迅速转移。学生接到社区、街道电话,我们也要对他们进行逐一排查。”校医院南校区主任周晓秋说,转运工作得迅速、及时,有的时候半夜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立刻就要起来配合进行转运。

一栋栋楼,共守一份情

“进驻学校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正因为有学院和学校的保驾护航,我们才敢放手工作,也倍感温暖。”3月6日中午,在接到学校关于驻校的通知后,作为护理学院最年轻的两位辅导员,彭程和李语溪丝毫没多想,主动请缨进驻学校。在校园抗疫之路上,两姐妹并肩作战、携手前行。

护理学院的学生几乎都在四公寓居住,这里还有药学、口腔、临床、美术、外语等学院等共计747名学生,四公寓自然而然成为了彭程和李语溪的“主战场”。

她们俩带领护理学院志愿者参与在疫情防控相关的登记、扫码、食堂引导、抬水、送饭等各类工作中。虽然都是女生,但是抬水的时候没人说抬不动,而且所有人都认真听从调配、毫无怨言,有的甚至从早上工作到晚上。

“后来住在四公寓里的其他学院的学生也主动加入了我们,她们说也想为大家做些事,觉得我们太辛苦了。”彭程说,同住一栋楼,精神是可以感染、鼓舞的,力量也是可以传递的。

2019级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尚子琪和牟树淋是同班同学,也住在同一寝室,她们俩还分别是三公寓的楼长和楼层长。

“最开始还没封寝,也没建立楼长—楼层长—寝室长的机制,当时就是因为要统计核酸检测信息,随便带了几个朋友就去了。从临时组队到后来形成体系,从临危受命到主动承担,大家都希望能够为学院、为学校做出点贡献。”尚子琪作为学院学生会生活部部长,对于整栋楼同学们的整体情况都比较了解,她与另外一名楼长协同各个楼层长分发三公寓441名同学们的一日三餐,组织大家进行核酸检测,一切都井井有条。

“楼层长之前互相不认识,但是现在大家都特别熟悉了,楼长也特别信任楼层长,每个人都能够解决各自楼层的问题。”牟树淋说,她和其他楼层长一同尽可能为两位楼层长减轻点压力,大家一起守护着三公寓。

每个寝室门口同样都会贴清楚实际在寝人数以及有特殊餐食需求同学的数量,从而为志愿者分发餐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三公寓基本上半个小时以内就能够完成取餐分餐了。现在更规范了,固定9个人取餐到各楼层,大家把餐取走基本上就是十分钟八分钟的事。”虽然效率在提高,但是尚子琪仍然每天早上6点多就到楼下了,除了尽早将餐食搬到寝室楼内,她和另一位楼长还要提前将所有志愿者的防护服放到指定位置,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将每一份餐送到同学门前。

一份份温暖,传递校园内外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在本轮疫情发生以后,在全力保障疫情期间正常诊疗服务的同时,积极派出抗疫支援医疗队,包括医护、院感、消杀、后勤保障等共计130余人全建制体系,先后奔赴465医院以及吉林市中心医院新冠定点医院,累计治疗康复出院新冠患者400余人。

3月31日,附属医院收到了一封来自患者家属的感谢信。“在我们冰冷无助的时候,是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展现出他们专业而又暖心的职业操守,反复叮嘱我们做好防护,为我们安排核酸检测,沟通体检项目,协助办理入院手续。”

史馨雨的转运由于太过仓促,只带了一套换洗的衣服,给整个隔离过程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再加上隔离酒店整体环境一般,密闭的空间一度给她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当时确实很暴躁,但是辅导员几乎天天与我沟通,让我不要担心,告诉我一旦有事不管多晚都要给他打电话。上网课的时候,有时候网络会出现卡顿,老师也会慢慢说,让我能够听清楚,有的时候回答问题还会夸我。”史馨雨说,那时候的一个个温暖瞬间就像一束光明一样照亮了她的内心。

在回到学校的友好会馆进行隔离以后,辅导员第一时间从寝室给史馨雨取来了一些换洗的衣物和电脑等物品,并自掏腰包买来了很多日用品。刚刚知道史馨雨被迫隔离时,她的妈妈甚至天天趴在被窝哭,但是在看到学校、学院和每位老师的温暖处理后,也从心底里彻底放心。

尚子琪和志愿者们因为要统筹管理三公寓整体的餐食发放,经常不能按时吃饭,有时候饭都凉了,但是楼下的寝室阿姨总会默默地将她们的那份饭给热上。“她们还会主动帮我们搬餐,保温箱那些东西也会悄悄搬到外面,让我们尽可能少干点。有的时候我们忘记先把她们的那份饭给她们,她们也不急,都等我们忙完了再去取。”

三公寓因为全是女生,有一些同学晚上不吃饭。为了避免浪费,她们就把当晚不吃饭的数量统计好,把那些餐食交给辅导员提供给其他寝室的男同学们。

在校园里,爱从来都是双向奔赴的。得知驻校一个月的食堂工作人员鞋子都磨破了,也缺少换洗衣物,同学们急在心上。4月1日下午,在南校区党员驻校防控疫情临时党支部号召下,7个学院团委和8个公寓临时团委组织广大同学为驻校工作人员捐赠了衣物926件、鞋161双。知道一些负责食堂经营的龙源集团员工为了工作把孩子也带进校园,不少同学还为他们准备了可爱的玩具。

一份份捐赠,共渡抗疫难关

“本来是买了防护服,但是受到物流管制影响,防护服无法送达学校,我就把用于购买防护服的钱全部折现了,捐给学校和吉林市。”2019级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陈子昱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向北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捐款1万元,同时还向吉林市红十字会捐款3000元。

陈子昱平时生活简朴,这些钱都是他在大学三年期间攒下的零花钱、奖学金、专业工作室大创项目补贴以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误工费、营养费和勤工俭学的收入。

“学校为孩子们做了那么多,在了解到学校疫情防控的有力举措后,深感安心放心,特别感动。能为北华大学的疫情防控尽绵薄之力,也感觉十分荣幸。”医学技术学院学生家长李立军先生个人出资为学院捐赠了2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但是为人低调的他却不愿透露自己孩子的姓名。

在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数学专业1987级校友、吉林市旭远制衣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迟永生就向学校捐赠了一批总价值近5万元的防疫物资,极大地缓解了当时学校在防疫物资上短缺的局面。

一堂堂授课,注重育人成效

“停课不停学,我们走下三尺讲台,支起电脑,别上麦克,变身主播,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林学院教师范春楠在屏幕前也特别注重每一个教学细节,他认为线上教学也要有仪式感:上下课铃声、课堂钢琴曲、教学材料的完备、正式的着装……

“刚刚开完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感触颇深,思绪万千。本想仅就阶段性学习做些简单总结,无奈放不下心中牵绊,先叨扰几句!”疫情发生以来,范春楠经常给学生们写信,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坚定同学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同时也能够让大家在线上课堂中畅所欲言,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同学们都能够积极配合范春楠的线上教学工作,并且对他的一封封书信热情反馈:“英俊的范老师”“网课的疯狂内卷”“线下都没这么看过”“我迫不及待了”“我咔咔就是学”“老师,花开之上,与你相见之日”……

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整体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一场场线上教学战“疫”也同时拉开了序幕,广大北华师生共同相约于“云端”,在崭新的教学理念与技术创新的碰撞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姿态。

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桑海风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开展课程思政,在《魅力数学》课程中增加了《新冠肺炎(奥密克戎)传播过程与抗击疫情中展现的中国精神》等3个专题,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疫情传播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拐点。同时还介绍了抗击疫情中展现的中国精神,激发了学生战胜疫情的自信心和爱国敬业情怀,实现德、智双线教学。

基础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收集了疫情期间真实医患关系典型案例,强化“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情”人本主义理论和技能,师生通过线上讨论方式,活跃“云”课堂氛围,实现隔“屏”不隔“爱”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职业责任感,展示出医务人员大爱无疆的精神。

一次次守望,期待美好明天

3月16日晚,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和筹划下,同学们在寝室用嘹亮的歌声演唱了《北华之歌》《歌唱祖国》两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同时利用寝室和手机灯光组成了爱心、北华全拼等图案标志。“坚定炽热的歌声像海浪一般阵阵回响在校园,承载着北华师生的勇气和期望。”文学院学生曹洋此前曾经担任过分发盒饭的志愿者,因而对于这种振奋的精神深有感触。“我相信胜利的曙光即将在明天抵达。”

如今已经是4月中旬,所有的北华学子依然坚守在宿舍,每天在10余平的寝室空间里学习生活。“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不给学校添乱,不给国家添麻烦,能吃到就是一件幸福的事,能在寝室待着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毕羽始终心存感激,并以一颗感恩的心静静等待着解封的那一天。“能够走出寝室就是春天来了,能够走在校园就是人间烟火。”

“等疫情结束了,我想去洗个大澡。”李语溪笑着说,这个愿望很简单,但是在当下又很奢侈。“春天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希望疫情能够尽快结束,让这些孩子们出去看看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一起去踏青放风筝,一起在操场上自由地歌唱。”

牛月华说:“我们都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基层工作人员也都积极配合,希望北华大学防疫工作能稳定向好,我们很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所有的后勤保障人员基本上都已经高负荷连续工作很久了,大家都很辛苦,但是为了孩子们,所有人都在尽力克服困难。”后勤保障部办公室主任魏黔军说道。

广大北华教职工,医务、后勤、保卫、学工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从疫情开始就坚守在校园,这样的坚守也会一直持续到疫情结束那天。

到那时候,那些还没返校的北华学子会回来,所有的食堂档口都会正常营业,大家可以在教室向老师面对面请教,篮球场上也会有很多大汗淋漓的身影……

所有的北华人都会慢下脚步,在擦肩而过时互道一声:“辛苦了。”

“所有的后勤保障人员基本上都已经高负荷连续工作很久了,大家都很辛苦,但是为了孩子们,所有人都在尽力克服困难。”后勤保障部办公室主任魏黔军说道。

广大北华教职工,医务、后勤、保卫、学工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从疫情开始就坚守在校园,这样的坚守也会一直持续到疫情结束那天。

到那时候,那些还没返校的北华学子会回来,所有的食堂档口都会正常营业,大家可以在教室向老师面对面请教,篮球场上也会有很多大汗淋漓的身影……

所有的北华人都会慢下脚步,在擦肩而过时互道一声:“辛苦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越明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786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

  • 建筑学大学排名(建筑学大学排名国内)

    2023年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分为五个大的学科领域,涵盖了共 54 各学科。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每年编制一次,使用研究引用量、全球雇主和学者的调查的结果等指标来决定大学的排名,以帮助学生筛选和定位某个特定学科领域的领先大学。 今天,我们要总结与查看的是建筑学专业的排名。 以下名校的建筑学专业都认可多邻国成绩。 以上顶尖院校对于多邻国英语测试成绩的要求在11…

    2023年11月20日
  • 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已申请10月3日起复牌 恒大汽车暂未发公告

    红星资本局10月2日晚间消息,中国恒大(03333.Hk)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目前不存在需要公布的其他内幕消息。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申请由2023年10月3日上午9时恢复买卖公司股份。 公告显示,公司于2023年9月28日发布的内幕消息公告,内容有关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董事会认为公…

    2023年10月7日
  • minneapolis大学排名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简称 UMN,被誉为全美最具综合性的大学之一,因其一流的学术能力和综合实力被誉为“公立常春藤”大学之一。 作者:庄佩越Louise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CEHD教育学院大二学生 同时也是典型的 “U.S.News 排名和综合实力不相符”的大学——其综合实力远高于综合排名所显示的数据,是全美顶尖的公立大学之一,与 UCB、 密歇根大学安…

    2024年10月23日
  • 克兰菲尔德大学与布里斯托大学

    雅思单项重考(One Skill Retake)是雅思官方为了帮助雅思考生更加顺利地进行工作和学习计划而实施的单科重考机制。假设考生在第一次考试中某科目的成绩未达到预期,则可以有一次申请四门科目中的任意一科重考的机会。 认可雅思单项重考语言测试成绩的英国百强高校 1、曼彻斯特大学。 2、布里斯托大学。 3、利兹大学。 4、格拉斯哥大学。 5、杜伦大学。 6、…

    2024年12月16日
  • 转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胡荣帅 2022年的5月18日对于宁波的尤其全家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尤其的妈妈透露,尤其在获得世界名校美国密歇根安娜堡分校的等待通知(waitlist)近2个月后,终于收获了转正通知。她很想将这段经历分享给大家,“未来要冲刺这些世界名校的高中生们,一定要多提交一些招生官想要看到的其他一面的东西,比如一些研究性的报告等等”。 …

    2025年9月1日
  • 西蒙菲莎大学有前途吗_西蒙菲莎大学有前途吗知乎

    加拿大留学,除了选校,专业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一个好的专业是深造、就业的保障。小编整理了加拿大5大热门专业及推荐院校,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工程技术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以高质量、实用性和适应性闻名于世,工程技术专业更是如此。许多加拿大大学都有强大的工程师资源。教授既有出色的研究能力也有大量的实践经验。 专业科目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化学工程土木与结构工程电气与…

    2024年2月23日
  • 都柏林历史(都柏林历史天气)

    在1400年的历史长河中,都柏林经历了令人吃惊的变化。在世界和欧洲范围内,有许多城市在彼此竞争,但却几乎没有一座成为欧洲首都。 都柏林在爱尔兰历史以及爱尔兰想象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爱尔兰知名作家、都柏林三一学院现代史教授大卫·迪克森(David Dickson)在《都柏林:沧桑与活力之城》一书中,以爱尔兰历史的权威人士身份,为我们带来了生动的都柏林——从它…

    2023年11月5日
  • 新TOEFL是什么意思

    对于托福考试来说,2019年注定是个不平常的年份,在这一年,ETS一次宣布了四大改革方向: 第一、托福成绩单采取MyBest Scores,ETS官方默认对于托福成绩进行“拼分”,直接在成绩单上给出“拼分”后的成绩。2019年8月开始实行。 第二、新托福考试机考进行小幅度改革,删除部分题目,介绍考试时间。2019年8月开始实行。 第三、考位放出时间明确,定为…

    2023年12月13日
  • 英国最好的中学排名_英国最好的中学排名前十

    在12月,英国两大媒体《泰晤士报》和《英国每日电讯》分别公布了各自的英国公立和私立学校年度排名。两份媒体在排名相关的文章中,也都对白金汉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巴纳·比勒农教授进行了采访。这里,白金汉国际教育学院对两份排名进行了整理翻译,分享给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们,希望给大家带来新的启迪。《泰晤士报》2022英国中学排名《泰晤士报》的排名来自于《2022家长…

    2024年4月29日
  • 米兰理工大学本科费用

    意大利的综合性公立大学,不需要缴纳学费,每年只需要缴纳注册费即可,一般在1000-3000欧元左右,以米兰理工大学为例,他的注册费是3000欧元左右,核算成人民币大概在3万人民币。意大利的硕士学制是两年。 生活费,包括衣食住行,每个月600-1000欧元,折合人民币50000-90000元。 课余时间你如果有精力的话,可以去打工,时薪大概10欧元左右,打工你…

    2025年1月24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