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的学生,看的最多的QS世界大学排名最新一版,已经出炉了。(申请美国主要看USNEWS。如果要申请美国的学生又主要看QS的话,就会发现受限制很多了。)
那几个世界大学排名里,最会给自己营销的就是QS了。这次还提前搞了个泄露版,实在是非常像娱乐圈里的一些操作了。
新的排名里,自然是有的大学排名进步了,有的大学排名下降了。
在留学咨询和申请服务行业里摸爬滚打15年左右的我,每年都会跟进一些大学的动向。在我看来,排名上升的大学和排名下降的大学,都和它们近几年的运作有关系。
这篇,我就聊一下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在QS前100的大学。
英国
帝国理工(6-2-2)、牛津(3-3-4)、剑桥(2-5-6)
剑桥大学排名在前5以外,其实也属正常。毕竟,就算不看英国本土,剑桥的竞争对手也有美国的TOP名校
伦敦大学学院(9-9-9)
过去几年,UCL算是英国大学里各种动作比较多的一所。例如开设各种专业,有录取难度极高的,也有录取难度不那么大的,总之就是最终来读的学生多多益善,这样可以搞创收。这不前几天UCL的管理学院又针对2026秋入学新增了2个硕士。有了钱很多事情就好办了,感觉UCL也是想一直在QS的前10里长期待着了。
国王学院(40-40-31)、爱丁堡(22-27-34)、曼大(32-34-35)
KCL这是做了什么从40位到了31位?我这里是纯好奇不是质疑。爱丁堡和曼大都有下滑,不过我觉得单纯排名这个因素对这2所大学的招生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2026秋招生下滑也是其他因素占更大的原因。另外,我认为这3所大学针对2026秋入学也不会开设很多硕士。
布里斯托(55-54-51)和伦敦政经(45-50-56)还有华威(67-69-74)真的是形成鲜明对比
我前几年写过几篇文章提到的观点:本来文科社科商科见长的学校,在如今的时代里,也要加强自己在理工科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就算涉及硬件的工程类专业不搞,CS DS AI IT这些学科也要加强。
布里斯托本来是工科强而文科社科商科偏弱一点,但最近几年布大一边在理工科领域继续发展(AI DS VR 机器人等),一边用自己的理工科加持商科(金融科技 经济数据科学等),排名稳扎稳打地向前。感觉布里斯托接下来的目标是不是要再回QS前50?
LSE呢,虽然有统计、运筹、数据科学等专业,但人家从建校以来压根就没有工程类专业,本来就不是一所综合性大学。LSE在QS排名的下滑自能说更多是因为时代发展的原因。而且似乎LSE对排名的变动也没特别在乎,毕竟在经济、金融、咨询、管理等这些领域,找工作的时候,如果觉得布里斯托商学院的毕业学生普遍比LSE的毕业学生好,那就是搞笑了。真到了例如券商的投行部,你问问人家是要LSE的学生还是布里斯托的学生?
华威呢,虽然有工程类专业,但这也是一所文科社科商科成色更浓的大学。华威如果再没有什么动作,前景估计真的有点不太妙。
伯明翰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利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杜伦大学
这几所我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都挺稳定的就在QS50-100之间。如果有学生收到了这几所大学的offer在对比,在学生找工作的时候,排名和学校头衔这几所彼此之间也没什么差别。建议学生主要看录取的是什么专业、课程结构怎么样。
谢菲尔德大学(104-105-92)和诺丁汉大学(100-108-97)
时隔2年,这2所大学回前100了。当时谢菲尔德掉出前100的时候,校长还专门发了公开信,这次重回前100据说校长还专门录制了视频。估计这2所大学接下来是尽力别再掉出去。
澳大利亚
我之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就说,最新的QS肯定会捞一下英国的大学,不然2026秋英国的大学的招生不会比2025秋好甚至更让大部分英国大学着急。
果然,英国的大学稍微“整体回暖”了一点点(虽然大多数大学排名是降了,但前100的大学数量多了)。而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现在的申请热度要靠一个大学排名是压不住的,所以得稍微委屈一下澳洲的大学了,毕竟QS是一家英国的机构。
新加坡
新加坡国立(8-8-8)
连续3年都是全球第8。另外一所连续3年排名都不变的是UCL。这2所大学有些操作挺像的,增设新专业,扩招中国学生(UCL是中国学生最多的英国大学),新国立比UCL的操作多一个“提前批招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的操作是它们都一直维持在前10的重要因素。
南洋理工(26-15-12)
南洋理工最近几年新增的专业也不少,主要集中在工科和理科,扩招的中国学生人数也不少。从前30开始年年进步,有点要挤进前10的味道了。
中国香港
香港大学(26-17-11)
港大都11位了,过去几年操作和新国立是一样的,增设新专业+扩招中国学生+提前批,从财报就一眼看得出来赚得盆满钵满。我只想说:港大,你能不能照顾一下那些看重就读体验的学生?你看到某红薯上学生的吐槽了吗?(不是对课业要求高压力大的吐槽,那种算是夸的。是扩招太过头了导致很多人想选的课选不上!)
香港中文大学(47-36-32)
在增设新专业+扩招中国学生这两件事上,港中文搞得没港大那么狠,提前批倒是港中文先挑起来的。排名连年上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香港科技大学(60-47-45)
前年跌出前50了,生源被另外港前3另外2个抢了很多了,终于回过神来了。近几年增设新专业也搞起来了,今年也搞提前批了,还率先站起来说愿意接收没法入读哈佛的学生,要是能搞定香港第3所医学院,估计明年的位次还可以往上走一走。另外,我总感觉港科针对2026秋入学还要推出新专业,无论是否搞定香港第3所医学院。PS:其实港科还远远算不上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它没有法学院也没有教育学院。换言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香港理工大学(65-57-54)
港理工近些年也挺努力。新的专业也没少增加,也和港科技一直在争香港第3所医学院。我感觉这所学校的目标也很明确 —— 进入QS前50。因此,如果有幸争取到了第3所医学院,我觉得港理工不会在推新专业上有什么大动作。万一没有争取到,港理工几乎100%会推新专业。
香港城市大学(70-62-63)
港城据说2026秋入学全校各个院系要扩招。坊间传闻扩招力度非常大有的专业甚至翻倍扩招,不过我了解到的信息是“扩招力度没这么大”。另外,我认为港城也会针对2026秋入学还要推出新专业。
我感觉,这最新一版的QS排名,让本来就僧多粥少的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研究生申请,又火上浇油了一把。卷啊~~~~~~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在留学申请方面,还是尽量全面地考虑吧。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8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