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高考来了,祝各位考生都能正常发挥,考出自己的真实实力。其实世界各国的高考,有很大区别。
中国的高考相对而言和俄罗斯比较接近。俄罗斯的高考中,虽然学科众多,约有15门左右,但除了俄语和数学是必考科目外,只需要再选2门参加考试即可。而且,如果只想拿个高中毕业证,不想进一步上大学了,那只需要考俄语和数学这两门即可。
这一模式,有点类似咱们中国部分省份曾经实行的3+2模式,也就是语数外3门必修课,再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6门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
美国的高考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压根就没有这种统一高考,只有1年举办很多次的标准化考试,诸如SAT和ACT等。
SAT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ACT则强调知识储备以及思考判断的能力。绝大部分大学,入学很轻松,只有选择性考试甚至不需要考试。但是想要毕业,却十分困难,需要下苦功夫。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中国的孩子,小初高吃苦,大学就享福了。而美国的孩子,小初高享福,大学就吃苦了。不过,要说世界上最难的高考,那绝对还得数得上印度。
印度其实也没有统一高考
印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因为它的前身是英属印度,所以深受英国人的影响。在英国人来之前,这片次大陆上,并未有本土人建立过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基本都是外地人建立的。
所以英属印度时期,各大土邦们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一般情况下,英属印度不会去干涉各大土邦的内部事务,只要他们选择臣服,并且定期交税即可。
印度独立以后,土邦的地位依旧非常高。就说高考这一块,其实印度并没有统一的全国考试,反倒是各大土邦们自己组织考试。
而且,如果某些大学想要自主招生,则大学也可以单开一页,自行组织考试。就看有多少来报名参加你的入学考试了。
一般来说,印度的高考季集中在4月到6月,每个土邦或者大学的高考时间也有差异,所以学生们可以同时转战各地,参加多次高考。这也算是给了这些学生不少机会。
当然了,参加这类高考之前,学生们需要在3月的时候,参加高中毕业考试。这是进入大学教育最基础的考试。
高中毕业考试以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再选择参加各邦或者各大学组织的考试,通过这些考试才能上大学。
此外,如果你想读工程学院,则需要参加工程类联考JEE考试。如果未来想当医生,则需要参加NEET考试。公务员、医生和工程师,在印度社会地位较高。
14亿印度人,都想进印度理工
提到印度最好的大学,那必须是印度理工。这个学校好到什么程度呢?他们当地人有个笑话:只有考不上印度理工,才跑去美国读麻省理工。
现实就是这样,因为印度理工的录取率实在是太低了,只有0.5%到2.5%左右。近些年,每年大约有125万人争夺1.3万个本科席位,可见竞争有多激烈。
那么为什么说14亿印度人都想进入印度理工呢?其实印度有很多电影都讲述过这个学校,比如说《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帝国理工学院的原型,其实就是印度理工学院。
印度为了这所学校,单独设立了一条法律:印度当局除了有义务每年给印度理工拨款外,不得干涉印度理工内部的任何事务。
为一所学校,单独设立这么一条法律,就问你全世界还有几所学校有这样的待遇?
印度当局每年拨款给印度理工的票子,是其他所有学校总和的30倍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几乎是倾全国之力来打造这么一座高等学府,能不牛吗?
英国泰晤士学校排名方面曾经做过一项排名,理工类高等学府中,印度理工居然能排进全球前三。虽然不同地方排名不同,但由此也能看得出印度理工的档次如何了。
印度中部的科塔市,被称之为补习之都。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印度的高考究竟有多卷。这里云集了300多家辅导机构,每年约有20万学子在这里备考。
为了应付这一考试,补习班的学生,每周7天不间断地上课、学习。每天学习的时间超过18个小时,都是常事。
所以说,在这里备考的孩子,有很多受不了压力就没了。但是这里不同情眼泪,除了埋头学习,还是埋头学习。
考上印度理工,人生彻底逆袭
很多人说,犯得着吗?难道除了考取印度理工,人生就没有其他路可走了?这话放在咱们这儿,当然是正确的,但是放在印度,就有点瑕疵了。
印度是一个等级制度十分森严的国家,考上印度理工,你的人生就完成了逆袭。不管你是高种姓还是低种姓,都没有印度理工的毕业证含金量高。
但如果你没有考上印度理工,那么高种姓的人,或许人生还有发光发亮的时刻。但低种姓的人,便失去了人生逆袭的最重要的一次机会。他们将会以下等人的身份,在印度苟活于世。
这就是非常残酷的现实,虽然残忍,但难以改变。
印度理工的毕业生,在未来出现百万富翁的几率非常高,而且社会地位也不同凡响。当然了,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前往美国工作生活,因为他们很讨厌印度的种姓制度。尤其是低种姓的印度毕业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后,更不愿意留在印度了。
因此,该校也为美国培养了大量的软件工程师。至今印度都是对外输出软件工程师最多的国家。
印度为何要倾全国之力打造印度理工
他们这种近乎于变态的教育模式,倒不是无的放矢,其实印度有着很深层次的目的,而且目前来看,已经初见成效。
在新时代中,理工类人才,绝对是香饽饽。但是印度如果平均教育资源,那么根本打造不出一群可以到全世界和其他国家的顶尖人才抢饭碗的人才。
与其如此,倒不如集中资源去专门发展一所顶尖学府。这里走出来的人才,放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算得上是一流人才。虽然数量不多,但时间一长,这些人才将遍布全球。
比如说美国硅谷,就有大量印度籍的软件工程师。现如今,印度籍的人才,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成了当地的高层次人才后,逐渐就有了话语权。这也是印度影响世界的一种方式。
别的不说,就目前来看,印度籍的国家领袖,其实就有很多。伴随着印度理工向海外输出的人才越来越多,印度人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也将越来越重。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8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