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世大学校歌旋律

四川师范大学坐落于四川省的省会成都,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高校。它是四川省开展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在师范类院校里办学历史最久的省属重点大学。该校入选了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创计划、四川2011计划。作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实施院校,它还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是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的成员,具备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

该校于1946年开始创办,在抗日战争前期,东北大学迁移至四川省三台县开展教学活动。抗战取得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在四川的师生于原校址处创办了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学校吸纳西山书院后,更名为川北大学;1950年,川北大学合并川北文学院,并迁至四川省南充市。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核心,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即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了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的本科专业迁移至成都狮子山。1964年,原成都大学(如今的西南财经大学)的数理化三个系并入该校。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该校。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遂宁校区这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达3400余亩。全日制本科生数量超37000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人数超4000人,教学科研人员有3000余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以及26个学院。

建校背景

1923年4月26日,沈阳市诞生了国立东北大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东北大学不得已将学校迁移至北平。

1937年,东北大学于西安开启新学期。

1938年3月,由于抗日战争的战火持续不断,东北大学搬迁到四川省三台县的草堂寺、旧潼川学府院等地方。

1940年,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在重庆北碚歇马场大磨滩创办,晏阳初担任院长。它是四川师范大学的重要源头之一。1945年8月,该校扩充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1946年5月,东北大学回迁沈阳,川内有名人士、曾经的东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李季伟等倡议,利用原东北大学校舍、迁移后剩余的部分图书和设备,以及留下的师资与学生(迁走的学生占三分之一,留下的学生占三分之二),继续兴办高等学府,筹备成立私立川北农工学院。6月1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创办了私立川北文学院(原名西山书院),校址位于南充赛云台,这里也是四川师范大学的又一个重要历史源头。

大学沿革川北大学

1948年11月,川北农工学院召开第五次董事扩大会议,会议作出决议,将该校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

1949年,学校的位置从三台县迁移到南充市,同时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

1950年7月,私立川北文学院与私立川北大学合并,组建了公立川北大学。同年9月,公立川北大学更名为川北大学,且迁至四川省南充市。

1950年,当时担任川北行政公署主任一职的胡耀邦对川北大学进行了视察。

在1951年2月,川东教育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此时学院名称发生变更,由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更改为川东教育学院。

四川师范学院

1952年11月11日,依据全国院系调整的要求,西南文教部作出决定,把川北大学更名为四川师范学院。该学院以川北大学的文、理专业为根基,整合了川东教育学院、四川大学师范学院、华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历史系,还纳入了相关教师,从而组建而成。原来川北大学的工科专业,则分别并入了西南农业大学等院校。 1952年暑期,学校从南充市小西街的原校址,搬迁至原川北人民行署。11月15日,四川师范学院正式开启教学活动。

1953年,四川师范学院接收了原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二年制语文专修科以及数学一年制专修科的学生。

1956年,学校进行分校搬迁,本科专业迁至成都狮子山,学校继续使用四川师范学院这一校名。(专科专业留在南充,于1958年恢复本科办学,先后历经南充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学院等时期,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

1957年春季,朱德委员长到学校检查工作情况。

1964年,原本的成都大学(也就是如今的西南财经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这三个系并入该学校,进而组建了如今四川师范大学的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涵盖会计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以及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974年3月,《四川师范学院》(创刊号)正式发行。

1979年,学校面向全国开展研究生招生工作,成为全国首批具备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单位之一。

1980年,四川省政府与省委明确将该学校定位为省属重点本科院校。

1983年1月,教育部把这所学校批准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开办函授与夜大学的首批学校名单。

四川师范大学

1985年,获得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准许,学校名称变更为四川师范大学。

1988年3月,学校成立了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1997年3月,有着西南地区影视人才摇篮之称的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也就是如今的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宣告成立。同年10月,该校开启了后勤社会化方面的改革。

1999年1月,全国高校后勤管理学会于该校召开理事长、秘书长扩大会议,学校当选为常务理事长单位。同年6月,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四川师大,随后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草堂校区。

2000年4月,学校打算于龙泉驿区洪河镇投入三亿元,建设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

2001年5月,全国高校里规模最大的爱国主义石雕艺术墙于该校建成。12月,第四届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在该校举办。

在2003年9月5日这一天,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开始正式启用。到了10月,“农村远程教育创新国际研讨会”在该校盛大举办,此次研讨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四川省教育厅和四川师范大学共同承办。

在2006年3月28日,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奠基仪式于学校举办。同年4月,学校入选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2月3日到8日期间,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优秀单位。5月16日,学校开展了建校60周年以及申博成功的庆祝大会。

在2007年9月13日这一天,学校举办了首届博士生的开学典礼。

在2008年,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开始启用。

2012年,学校被选入国家第一批开展“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实施高校名单。

在2016年5月16日这一天,学校迎来了它建校70周年的盛大庆典。

自2017年起,四川师范大学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类专业全部纳入“本科第一批”招生范畴。5月,该校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理工学院结成“校校战略联盟”。7月,该校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1月,学校的经济区发展与重大生产力布局智库入选四川省首批新型智库。12月,学校与马云基金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为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项目的合作院校。

2018年7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9月,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于成都拉开帷幕,该校斩获“亚洲教育影响力”奖。10月22日,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举行揭牌仪式正式成立。10月25日,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和四川师范大学共同签署协议,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

2019年1月,在巴中恩阳举办了四川省首个由四川师范大学和巴中市恩阳区开展校地共建的四川乡村振兴学院、红色文化旅游学院授牌仪式。4月8日,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揭牌设立。10月,该校入选教育部首批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12月,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第二批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之列;同月,教育部正式公布2019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建设点清单,四川师范大学有12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

2020年4月,获四川省科技厅准许,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日韩)研究院在四川师范大学落地。5月12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于成都发起成立,该联盟由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牵头。据了解,联盟内高校会一同探寻契合中国特色、西部特性、成渝特点的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内涵、新途径和新模式。四川师范大学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的一员。7月2日,该校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

在2021年,该校有11个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有1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月16日,遂宁市人民政府和四川师范大学共同举行了共建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四川乡村振兴学院)的签约授牌仪式。9月3日,学校被拟确定为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校新增加了心理学、中国史、物理学、化学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升级成为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还新增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月,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在成都市举办,学校有36项科研成果荣获奖项。

在吉布提共和国当地时间2022年2月7日,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吉布提共和国国民教育与职业培训部以及四川师范大学三方正式签订协议,携手共建吉布提共和国的首所孔子学院。2022年5月,该校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帮扶的高校。6月,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第三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该校新增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2年11月12日,四川师范大学举行了四川高校首个纪检监察学院的正式揭牌仪式。

师资力量

自学校创立70余载以来,陆续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在该校崭露头角,其中包括著名墨学家伍非百、著名文字学家杜道生、中国社会学与民俗学的开创者之一李安宅、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等。

依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的信息,该校教师中,先后有6人获批成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成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获评“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4人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有134人成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9人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7人入选“天府万人计划”,12人成为“四川省教学名师”;有19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43人次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师德标兵等荣誉,还特聘了20余位高层次人才,如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此外,学校还先后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夫拉姆·赫什科、理查德·施罗克、大卫·维因兰德、梶田隆章和罗伯特·C·默顿等教授担任该校荣誉教授。

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高洁

郭鸿: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余万伦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包含巴登nima和向生建。

巴登nima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方盛国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的有:丁协平、徐道义、刘旺金、高尔泰、赵敏光、余万伦、杨泉明

卫贵武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包含:丁协平、卫贵武、赁敦敏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人员有:董志强、杜伟、王川、高中伟、甘在会、石磊

四川省具备突出贡献的杰出专家:沈庆生、周一阳、方盛国、马正平、李诚、段渝、谢军楷、祁晓玲、顾美玲、李树勇、张健、吴达德、李天道、唐应辉、董志强、杜伟、李来才、赵可清、汪明义、张晓黎、王川、石磊、何诣然、余虹、陈辉、汪洪亮、张红、胡志红、申喜萍、赵国平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有:丁任重、钟仕伦、丁协平、杨天宏、吴定初、蔡方鹿、段渝、封小超、周一阳、李诚、高林远、张健、汪明义、祁晓玲、王启涛、刘永康、庞元宁、杜伟、曹万生、唐应辉、赵义山、傅林、向万成、王学平、杨存建、唐代兴、陈璟、靳宇倡、王川、卫贵武、任平、熊良智、高中伟、巴登nima

四川省的教学名师有:马正平、郭英、蒲志林、龚雪萍、万顺福、王玲、巴登nima、侯邦品、朱华、张红、赵义山、王释

院系专业

从2022年7月学校官网的信息可知,学校下辖26所二级学院,开设了73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这十一个学科类别。

在2022年2月的时候,学校增添了哲学、英语、城乡规划、法学、体育旅游这些专业。

教学建设

依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的信息,学校具备3个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4个国家与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7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课程方面,有5门国家精品课程以及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还有9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层面,有20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另外还有59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3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门省级双语教学课程、17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106项。

学科建设

依据2023年4月学校官方网站的信息,该校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包含2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具备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科门类丰富,涵盖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这十大领域。该校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也是第十批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

截至2022年5月,该校工程学科、化学学科和计算机科学学科这3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

设有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分别为中国语言文学和教育学。

四川省的双一流学科建设(群)涵盖了“巴蜀文化研究与传承”学科群以及“数学”学科。

序号

名称

批准时间

备注(领域)

1

教育

1998年

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科教学(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音乐、体育、美术)、职业技术教育

2

艺术

2009年

音乐、美术、戏剧、戏曲(2015年起停止招生)、广播电视、电影、艺术设计、舞蹈

3

体育

2009年

4

工商管理

2009年

5

汉语国际教育

2009年

6

翻译

2010年

7

法律

2014年

8

应用心理

2014年

9

公共管理

2014年

10

会计

2016年

由原旅游管理硕士动态调整

11

审计

2018年

12

电子信息

2019年

由原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领域)对应调整

13

资源与环境

2019年

由原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对应调整

14

农业

2021年

合作交流

根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信息,四川师范大学身为四川省高校对外交流的中心之一,还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备招收华侨、港澳地区以及台湾省学生资格,且能够接收澳门地区保送生的高等院校。学校和26个国家与地区的110所院校及教育科研机构搭建起广泛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联系。除此之外,该校获国家汉办批准,分别和韩国延世大学、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吉布提合作创办了3所孔子学院;和巴基斯坦佩德罗中学共同建设孔子学堂;设立了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其下设有东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泰国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与韩国世宗学堂总部联合开办“成都世宗学堂”。

科研机构

根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披露,学校打造了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备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高水平社科研究团队、1个四川省新型智库,还有10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国别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并且建成了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

科研成果

根据2022年7月学校官方网站的信息,该校共获批310项国家级项目,其中国家人文社科类项目立项数量达17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137项;获批428项省部级项目(其中社科类项目325项、理工类项目103项)。获得97项省部级以上科学成果奖,其中获批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8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得171项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登记,学校综合科研经费总计8亿元,科研经费投入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十二五”时期,学校总计承担了超800项各类科研项目。其中,有1项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涵盖重大、重点项目)相关项目达108项,省部级项目超180项,综合科研经费为1.12亿元。发表了477篇高级别论文,获得50项授权发明专利,实施了超300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该校被SCI收录的论文总数以及SCI论文他引平均数在四川省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

在2009年至2014年期间,学校总计承担了超过2500项各类科研项目。其中,诸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涵盖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有140多项,省部级项目超过270项。累计的综合科研经费超过4亿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10多项,出版专著或教材560多部,发表论文7000多篇。

在2018年,学校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的立项数量,在省内排名第2,在省属高校里排第1,于全国师范类院校中位列第13;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立项数,在省内居第1,于全国师范类院校中并列第3。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涵盖狮子山校区图书馆与成龙校区图书馆,其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设有4000多个阅览座位。

历经70年的进步,学校图书馆已演变成一座藏书多元的综合性图书馆,在四川省图书馆规模排名中位居第三,藏书数量仅少于四川省图书馆和四川大学图书馆。截至2014年年底,该图书馆存有各类印刷形式的图书、期刊达339万册(其中普通图书298万多册,线装书籍9万多册,珍贵善本1万多册,报刊有2000多种、合订本共计31万多册),电子图书116万多册,电子期刊超过15000种,学科覆盖了理科、工科、文科、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学等领域。除此之外,学校还创建了馆藏书目数据库,购置了多种电子资源,像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网络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以及Elsevier SD、SpringerLink、JSTOR、PQDD、EBSCO等共计35个电子资源数据库。

学术期刊

由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一份面向国内外学术界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于1974年创刊。此刊物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CEPS)等全文收录。1992年,它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中国教育类/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在2000年、2004年、2008年和2011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里的“综合性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1992年和1996年,入选《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1999年、2002年和2006年,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10年,获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选的“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称号。2004年、2006年和2012年,三轮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SCI)”;2008年和2010年,两轮入选南京大学版“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SCI)(扩展版)”。2012年,入选“报刊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同年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资助(第二批)。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开始是1973年创刊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文理合刊),1978年自然科学版正式创办。2001年,它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还被《中国出版》列为中国精品期刊;2004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认定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此后,它陆续加入了《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从1985年起,这本期刊先后被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以及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所主办的《电子科技文摘》等知名文摘列为核心检索期刊源;还被以下国外知名文摘期刊或数据库列为检索期刊源:美国《数学评论》(MR)、美国《现代数学出版物》(CMP)、美国《化学文摘》(CA)、德国《数学文摘》(Zbl MATH)、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或AJ)和英国《动物学记录》(ZR)。

形象标识校名校徽

(一)由两个半圆弧形状拼接成一个几近完美的圆形,圆的中间是毛体书写的“四川师范大学”这一校名,校名下方则呈现着四川师范大学的英文表述。整个图案以绿色为底色,此颜色寓意着四川师大如蓬勃生长的生命,充满了办学的活力。那两个半环图形与中间的扉页部分组合起来,形似“CS”这两个字母,而“CS”正是“川师”拼音首字母的缩写。它既彰显出四川师大包容万象、广泛汲取各方精华的办学气度与远见,也昭示着四川师大将秉持开放的办学理念,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持续发展、日益壮大。

(二)四川师大的校训是图案中间以篆书呈现的繁体字“重德、博学、务实、尚美”。这一校训被书写于书的变形扉页之上,彰显着四川师大:

1. 将办学特色定位为以教师教育为主导特色

师大秉持着“把人作为根本、将质量置于首位”的办学理念。

3. 师大人具备“追求真理、脚踏实地,勇于开拓、积极创新”的治学精神与品质;

4.秉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念的师大人所展现出的豪迈气概、昂扬锐气和远大志向。

(三)四川师大校徽的整体图形把该校的校训、历史传承、办学思想以及学校特色定位巧妙融合在一起,极具时代气息。其图形设计色彩鲜艳,简约流畅,虚实相生,动静相宜,彰显出学校办学历史的厚重与大学文化的深邃内涵。

学校成立70周年校庆的标志

四川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标示的主体造型,把“70”当作核心识别元素,着重突出纪念建校70周年这一主题,体现出学校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展示出学校的深厚底蕴与辉煌成就。标志里的数字7呈现出鸟儿展翅高飞的模样,寓意四川师范大学70年来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彰显了学校7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出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与育人文化魅力。标示运用了祥云元素,预示着学校未来更加美好、前程更为辉煌。标示以红色为主要色调,红色象征着喜庆,代表着学校当前蓬勃的发展态势。以绿色作为辅助颜色,形成强烈对比,该标示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识别。

校旗精神文化校训

重视品德:也就是看重思想道德层面。品德在人才素质里占据首位,教师与学生都把法律和道德当作行为的准则。教师需凭借良好的品德和作风来磨炼自身,进而培育出具备良好品德的人才;学生要依靠品德来修养自身,真诚守信地与人交往,将来才能够推陈出新,传承文明。学校要营造并形成良好的文明道德风气,以此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博学意味着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在育人观念方面,学校鼓励学生知晓古今之事,兼顾文理学科的学习。教师身为文明的传播者,唯有拥有广泛的知识,方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而学生只有具备广泛的知识,才能够成为理智之人,成为对社会有贡献之人,才能够在未来的激烈角逐中达成自身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教育理念,在川师人身上通过“重德”与“博学”得以共同彰显。

务实,也就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积极开拓创新,做人要诚恳真挚,做事要稳扎稳打。这体现了四川师大师生的人生态度和办学精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要有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勤奋钻研学问,严谨对待学术。

尚美之意在于,拥有一颗崇尚美的心灵,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融入个人修养之中。师生应当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

“务实”与“尚美”一同彰显了川师人“追求真理、崇尚实际、力求达到卓越境界”的办学理念。

校歌

《托举祖国的朝阳》

汪涛负责作词;万斋负责谱曲。

白山与黑水的历史,如长河般悠远绵长

狮山钟灵毓秀,孕育社会栋梁

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前行

书写师范大学发展的华彩乐章

展望未来,内心澎湃

让我们携手托起祖国的朝阳

重视品德,广泛学习,脚踏实地,崇尚美好

莘莘学子青春闪光

我们承载着民族的期望,开启驶向未来的征程。

展望未来,新的浪潮不断翻涌,让我们携手托举起祖国的希望之光。

让我们一同托起祖国的朝阳。

校风

激励斗志、坚定前行,力求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励志,也就是确立宏伟的理想与目标。学校需笃定建设成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在国内闻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一奋斗目标;教师应树立起教书育人、为国家培育人才的责任观念;学生要确立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崇高志向。

笃行:源自《礼记·中庸》里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有“充实且持久”的意思;“笃行”就是推崇实际行动,将理想付诸实践,行动比言语更重要。

“励志笃行”展现出四川师大人的精神状态与行动准则,它远接三台时期东北大学的校训,吸收了东北大学“知行合一”风气的核心要义,彰显了四川师大办学源头的历史传承性。

“止于至善”,此说法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达到至善的境界。”大学开展教育,其目标是革除旧习、树立新风,传承文化,培养新一代人才,为社会贡献力量。不管是知识的传授与创新,还是做学问、培养人才以及个人的成长发展,都应当追求至高的水准,达成学校以学生为根本,实现全面、协调且可持续的进步。

“止于至善”体现了四川师范大学师生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向往,同时也是践行“艰苦创业、敢为人先”这一师大精神的必要条件。

学风

追求真理,遵循事理;审慎思考,增进智慧

探寻本真:《闽中理学渊源考》有这样的话语:“于尚未存在虚假之时去探寻本真,那么人性的本真就能够显现出来;于尚未存在恶行之时去寻求善念,那么人性的善良就能够显现出来。”“探寻本真”意思就是“尊崇科学,追求真理”。在学习与钻研方面,需持续追求并探索真理,敢于纠正研究过程里出现的错误。

依据道理:《周易孔义集说》有这样的表述:“朱汉上说:不存虚妄,而后能使万物各安其位,遵循事理,才能够大量蓄积。”《程氏经说》卷七记载:“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君子遵循道理,所以从容安泰、心胸开阔;小人被外物所役使,所以多有忧愁。”在学习与研究时,应当求真务实,探究清楚事理,坚决避免主观臆测,要尊崇科学规律,严守学术准则,注重职业道德,不脱离实际追求过高目标,不搞虚假欺骗。

四川师大人的治学方法与原则在“求真循理”中得以体现。

慎思:源自《礼记·中庸》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刁包在《易酌》里也讲:“圣贤的道理,要灵活看待,比如慎思,思考却没有收获就不放弃,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在学习和做研究时,要经常思考,擅长思索,持续吸收并创造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办法,从而收获最好的学习和研究成效。

“知明”的说法源自《荀子·劝学》:“君子广泛学习且每天自我检查、反省,就会智慧明达且行为没有过错了。”这里面的“知”和“智”意思相同,还包含“知行合一”的意味。这是做学问、读书、做人所期望达成的目标。也就是说大学要开启民众智慧、培育新的人才,通过“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来实现“审慎思考、智慧明达”。

“慎思知明”展现出四川师范大学师生在做学问方面的特质与追求。

杰出校友

注:1946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内迁四川省三台县办学八年的东北大学回迁沈阳,部分留川师生承东大之血脉,在三台县的东北大学原校址创建了今川师大的前身—私立川北农工学院,四川高教事业的星星之火就此点燃。“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传人可知”,校友是学校的作品,更是办学成果的直接载体和对外展示的亮丽名片。四川师大历七十余载之耕耘,育出满门桃李;经千锤之锻炼,培育英才数万。建校七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勇、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先刚、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郭鸿、武警中将高伟、陆军少将赖文毅等为代表的30余万名各类毕业生,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的业绩为学校增光添彩,共同铸就了四川师范大学光辉的历史。

获得荣誉

2021年4月22日,四川省委、省政府为其颁发了“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2021年,“新时代·新青年”2021年四川省大学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由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广播电视台共同发起,在此次活动里,《狂雪》荣获舞台艺术表演类-“红歌嘹亮”一等奖。

在2022年5月,四川师范大学团委被授予成都市五四红旗团委这一荣誉称号。

2022年6月,被授予成都市青(少)年领事保护教育基地的称号(首批共10个)。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8413.html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 伊利诺依香槟大学qs排名

    为了让大家了解世界顶尖大学,小编将按照2025年QS排名为大家一一介绍。今天介绍的是2025年QS排名并列第69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简称UIUC)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成立于1867年,坐落于伊利诺伊州的厄巴纳和香槟双城之…

    2025年6月30日
  • 上海师范大学成人教育专升本

    在上海有很多社会人士选择成人业余专升本来获得本科学历,那么上海成人业余专升本有哪些学校可以报名?专业有哪些? 业余专升本属于成人高考,一般高校只要开始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那么就能进行成人高考的招生工作,上海有很多院校可以报考成人高考,比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电力大学,上海…

    3天前
  • 世界最土豪大学排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作为新加坡的顶级名校,在世界范围内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各大世界排名中每年都取得非常靠前的位置,今年在世界QS排名中更蝉联世界第8、亚洲第1。下面将通过权威排名平台,介绍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往年世界排名: Quacquarelli Symonds排名(QS):常年稳定在前10左右 QS排名是当今世界衡量大学排名中尤其具有权威性的几大排名之…

    2025年6月20日
  • 康涅狄格大学留学费用_康涅狄格大学留学费用多少

    康涅狄格大学学费 年均学费:32880美元 年均生活费:12648美元 其它费用:6992美元 康涅狄格大学录取要求 康涅狄格大学录取要求本科: 雅思:6.5 托福:79.0 SAT:1680-1960 康涅狄格大学录取要求硕士: 雅思:6.5 托福:79.0 申请日期: 申请截止日:1月15日 康涅狄格大学位置与气候 美藤国际教育介绍,康涅狄格州位于纽约东…

    2024年3月27日
  • 游学有什么好处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前些天,一直在外留学的闺蜜回国找柠檬聊天,借此机会与她聊了聊关于“游学”这件事。或许很多家长刚听到“游学”,会认为游学就是去旅游去玩,其实想和大家说的是——“游学”并不等同于旅游。古人不是有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恰恰充分说明了游学的意义。 “游学”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它的内容贯穿了…

    2024年5月5日
  • 全国工科大学排名计算机

    随着高考落幕,对于即将步入大学殿堂的学子们而言,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不仅是对十二年寒窗苦读的交代,更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规划。 在众多专业中,工科专业以其技术性强、就业前景广阔而备受青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科专业排名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最新的大学工科专业排名,以及其中备受瞩目的几个专业。 一、计算机专业辉煌不再…

    2024年8月25日
  • 格拉斯哥学院搬到海南

    背倚青山,面朝大海。阳光明媚,清风徐来。在风光旖旎的海南陵水黎安半岛上,开放包容、名校云集的海南自由贸易港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正在热情地张开怀抱,迎接胸怀星辰大海的莘莘学子。 海南自由贸易港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效果图 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海南学院就位于这座美丽的半岛之上。从2022年起,它将在这里正式面向全国招收首届本科生120名,包含电子信息…

    1天前
  • 香港的大学_香港的大学排名

    一、香港的大学排名 香港共有22所大学。大学排名前12的大学依次为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珠海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 排在后面的依次为:香港恒生大学、香港东华学院、香港港专学院、香港演艺学院、明德学院、香港伍伦贡学院 、香港能仁专上学院 、明…

    2024年3月15日
  • 亚洲大学最新排名_亚洲大学最新排名前十

    最新国际高等教育分析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亚洲大学排行榜公布,香港大学超越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二,北京大学蝉联榜首。 据香港《星岛日报》11月9日报道,最新的QS亚洲大学排名根据全球认可度、研究实力、教学资源和国际化程度对院校进行评估,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856所院校参与,香港共有10所大学上榜。今年是北京大学连续第二年荣…

    2024年3月1日
  • 新西兰学校排名_新西兰学校排名qs

    #秋日生活打卡季# 2023新西兰知名的八所大学排行 新西兰知名的大学排名第一的是奥克兰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奥塔哥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2024 QS排名榜新西兰大学前八 QS排名榜新西兰大学位列第一的是奥克兰大学,位列第二的是奥塔哥大学,位列第三的是梅西大学。 2023 USNEWS排名榜新西兰大学前八 USNEWS排名榜新西兰大学排在第一…

    2024年3月26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