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做完实验被滑落的针头刺了一下没当回事,谁知道4天后,差点要了她的命……
导师愤怒表示:有什么一定要说!
滑落的针头
事情还要追溯到一个普通的周六早上,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安全三级(BSL-3)实验室内,研究生艾米(音译)正在操作一只感染了高致病性病毒的小鼠,彼时她穿戴严密:两件实验服、两副鞋套、头罩、口罩,以及双层手套。她小心翼翼地将针尖对准小鼠腹腔注射抗体——这只动物感染的是基孔肯雅病毒的重组毒株。
防护服
“基孔肯雅”(Chikungunya)在马孔德语中意为“痛至蜷身”,感染者可能发展为慢性关节炎。随着该病毒在美洲蔓延,相关研究迫在眉睫。而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正致力于探索潜在疗法或疫苗开发。
这种蚊媒病原体曾在非洲和加勒比地区引发大规模疫情。若存在适宜蚊种,该病毒亦可在其他地区肆虐:2007年与2017年意大利暴发疫情;2014年佛罗里达州出现11例无境外旅居史的本地感染者;而就在此次实验的9个月前(2016年1月),得克萨斯州确诊了首例本土感染病例。
因此,艾米的实验室配备严密封闭的防护边界、定向气流系统和全套个人防护装备。然而意外仍难避免:当她从小鼠腹部拔出针头时,针头突然滑落,刺伤了她的左手手指。
不过,尽管针头穿透了双层手套刺到了手,但未见出血。因此艾米仅简单洗手,卸除防护装备后离开实验室,未向任何人报告此事。
然而,四天后,她突发高热,全身剧痛并伴寒战。次日晨起,皮肤出现异常斑点且持续扩散,遂被送入急诊并留院观察。经州立实验室检测血液样本,确诊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直至此时,她才向导师坦白针刺事故。
导师随即立即上报给了学校。这一事故在业界引起了轰动,这绝非妥善处理方式,” 得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部感染与免疫研究所主任、基孔肯雅病毒专家斯科特·韦弗(Scott Weaver)指出,“若当事人知晓自己接触过病毒且发生针刺伤,必须立即上报。接诊医护也应识别其中风险——尽管传播概率极低,但绝非为零。”
据悉,后续华盛顿大学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交报告。NIH文件显示,该校另有四起针刺伤事故被隐匿,而这仅是全美数百起实验室事故的冰山一角。
根据《拦截》杂志通过《信息自由法》获取的5500余页NIH档案(涵盖18年事故记录),实验室乱象触目惊心:设备故障、烧杯倾洒、转基因鼠窜逃、麻醉苏醒的猕猴咬裂研究员手掌…… 多数事件涉及低风险病原体且未引发感染,但包括基孔肯雅事故在内,部分高等级实验室的致命病原体操作仍直接导致人员染病。
大多数的研究生在面对针头刺伤事故时,只要没有流血可能就不会当回事,但有的病毒,因为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尽管当时没反应,但几年后,研究人员只能等待死亡的降临。
24岁的 Émilie Jaumain 就因为在实验室意外扎破手指感染朊病毒,在9年后去世。
5月31日这一天,她像往常一样,使用低温恒温器来给感染了绵羊适应性疯牛病的小鼠做大脑切片,当她在清理仪器时不小心被使用的弯镊刺伤了左手拇指,她当时带了两层乳胶手套,但拇指还是被刺破。
由于朊病毒感染后会有长达10年左右的潜伏期,所以 Émilie Jaumain当时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有事,可惜的是,9年后,朊病毒还是夺取了她的生命。
2019年,她的家人以过失杀人罪和危及生命安全罪起诉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INRNE)。
家人在对研究院的起诉中表示,实验室工作室并没有受到处理危险朊病毒的培训,没有告知她应该同时佩戴金属网和橡胶手套,也没有告知她一旦出现暴露应该立即将伤口浸泡在漂白剂溶液中。这些原本应该进行的培训都没有进行,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几十年来,针刺伤一直被认为是罕见的。即使发生了,人们也认为很少会导致感染。直到最近,生物安全专家才开始质疑这些假设。“每个接触针头的人都需要一个应急计划,以防被针扎到,”卡萨格兰德说。
基孔肯雅病毒爆发后,华盛顿大学加倍加强了实验室针头安全使用的教育。但在14个月的时间里,类似事件又发生了两次:2017年4月和2017年11月,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小鼠时被针扎伤。
不过,因为实验室工作人员立即报告了这些事件,并且没有感染病毒。所以很多人对此反应平淡,因此,有人呼吁,建议加强培训。
实验室安全一定要牢记心中
上述事件表明,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每每发生这样的事,高校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和检查,可等过段时间,这样的培训力度就开始减小,甚至很多时候,一些高校的实验室还存在实验基础用品(护目镜、防护服)短缺、危险实验让学生自学操作步骤、导师采取高年级带低年级手段,由高年级向低年级讲解实验怎么做等等问题。
对于导师来说,应该对学生手把手进行培训,万万不可在这上面省事。
对于学校而言,全校实验室安全检查不能浮于表面,要落到实处,在这一点上,有的高校还直接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比如像华东理工大学,其作为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化工类院校。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实验室超过了总数的2/3。为此,华理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军规”,仅涉及实验室安全的文件就达10多项。同时,华理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全校实验室安全检查。
而对于同学们来说,实验室安全隐患多多。进入实验室后,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实验,按规定进行操作,还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着想。实验室安全准则要牢记心中并遵守,自己做实验时要谨慎小心,不要眼高手低。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