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线出了,几家欢喜几家愁。
清北复交这些顶尖高校2025年强基计划录取线陆续公布,背后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明确信号。
基础学科正成为新风口。
今年强基明显更卷了。
数学物理这些核心学科分数线普遍比去年涨了十几分,部分省份的计算机方向甚至直接对标顶尖985普通批录取线。
报名人数比去年多出15%,名额却没怎么增加。
尤其芯片、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报录比夸张到30:1。
关键在培养模式突破。
进了强基班才是起点,小班导师制+本硕博贯通是标配。
清华钱学森班导师亲口说过,大二就进实验室操作百万级设备。
北航和航天科工签了协议,实习直接对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这些资源普通专业根本够不着。
但争议一直没停。
85%高考成绩+15%校考的模式,让竞赛生优势被削弱。
某省重点高中搞了三年强基培训班,今年学生校考满分却被高考分数拖垮。
家长群里炸锅,说寒门更难出头。
可换个角度看,山东有个县城中学学生靠生物竞赛银牌+高考稳定发挥,逆袭进了北大生命科学强基班。
查询系统这两天被挤爆。
有意思的是,南开、天大悄悄更新了专业目录,新增量子信息方向。
西交大官微凌晨发通知,材料科学强基班扩招20人。
嗅觉灵敏的已经意识到,未来十年硬科技赛道拼的就是这批人。
说真的,分数线只是入场券。
进去后凌晨两点实验室亮着的灯,导师手里压着的科研任务,才是真实战场。
普通专业混学历越来越难,强基班淘汰机制反而更残酷。
去年某Top2退学转专业的就有十多个,高压模式真不是谁都能扛。
未来十年的人才卡位战,从这批录取名单就开始了。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