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考的终章缓缓合上,“填报志愿”已经正式被提上日程。在全球化浪潮奔涌的今天,于万千考生而言,如何通过大学学习培养更广阔的视野、更复合的能力,是选择专业与院校时必须直面的问题。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独占“先天优势”。
学校推出的“亚洲校园计划”,正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融通多元文化、掌握多语能力的国际化成长平台。这一由多国政府共同主导的教育创新项目,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培养出大批兼具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亚洲校园五四青年节活动
亚洲校园文化体验
“亚洲校园计划”于2011年获批、2012年正式启动,如今已成为东亚地区高等教育合作的典范。作为中国参与该计划的重点高校,广外以“1.5+2+0.5”三阶段联合培养模式,每年从新生中选拔20名学子,开启横跨中日韩三国的学术与文化之旅,在亚洲文明对话的版图上,以教育合作为纽带,编织名为“亚洲校园(CAMPUS Asia)计划”的梦想。
“国内启蒙—国外发展—国内升华”的培养路径,让学生在四年学习中实现语言与文化的深度浸润——
第一阶段,学生在广外完成通识与专业基础课程;第二阶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赴国外高校系统学习当地专业课程;第三阶段回归广外以毕业论文与实习实践完成知识整合。
这种移动校园模式可以说是国内首创的国际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亚洲校园计划最大特色和亮点。
项目课程体系覆盖语言、社会、历史、经济等多领域,既包含专业理论课程,也设置丰富的实践环节。2023年,项目与宝盛国际创新中心共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参与到“‘亚洲校园’全球化领袖人才思享汇”研讨活动等,为企业发展献智。
此外,广外还组织师生参与中华传统与现代文化体验活动。在2024年广西黄姚古镇之旅中,留学生以和歌抒发情怀,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千年共鸣遥相呼应。这类活动不仅让学生厚植人文情怀,更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桥梁。
自2016年以来,广外每年派出留学的学生约60人次,接收留学生约40人次。流动的校园模式,让青年学子在跨文化碰撞中构建起多元思维框架。
2024—2025年广外亚洲校园同窗会会长谢茜怡便是受益者之一,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硕士时感慨:“通过项目,我不仅熟练掌握日韩语,更在日韩留学中深入理解了当地社会文化,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毕业生 谢茜怡
“专业功底扎实、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是用人单位对“亚洲校园计划”毕业生的一致评价。
项目毕业生呈现“层次高、起薪高、毕业去向落实率高”的特征,就业足迹遍布百度、阿里巴巴、普华永道、日本IBM、韩国LG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政府、事业机构等,还有不少学生进入北京大学、东京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深造,无论是直接迈入职场还是继续深造,都能凭借开阔的视野和多元的文化背景脱颖而出。
在三国教育部评价中,学校连同合作院校申报的亚洲校园子项目“中日韩三方联合培养东亚地区跨世代人文精英之流动校园工程”分别获得最高评价:中国:the best,日本:S级(最高级),韩国:优秀。
“‘学习两种语言,体验多国文化’的经历,让我从语言沟通到心态格局都实现了蜕变。”
曾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如今就职于英国传媒集团Informa PLC的校友程雨,分享了在项目中的就读经历。正是项目以国际化的资源整合与创新培养模式,为她以及广外青年学子搭建起通往世界舞台的阶梯。
毕业生 程雨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秘书处落户广外,学校在“语言+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也为亚洲校园计划对接行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搭建了新平台。
从语言学习到文化互鉴,从专业培养到全球服务,广外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赠予学子的不仅是录取通知书,更是一张通往全球舞台的船票。选择广外,就是选择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国际化沃土上,让青春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
2025,欢迎广大学子报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既能徜徉浩瀚学海,也能漫步广阔世界,更多精彩只等你亲自体验。
关注“广外招办”,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官微、光明日报、广外招办官微等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