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图片展。
■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室。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全景。
■应届毕业生参加校园招聘会。
■南方职院毕业生受用人单位青睐。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大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地位愈加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当前,国家从上到下不断加码职业教育,在国家“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激励“大礼包”和“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的愿景和目标之下,职业学校如遇甘霖。
围绕产业升级和国家战略新需求,“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迈进”也成为广东南方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南方职院”)在新发展阶段的一大目标。学校坚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铸就学生成长底色;坚持技能为重,产教融合,铺就学生成才道路;聚焦学校内涵式、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借助专业、教学、课程、实训条件等多维度的创新举措,激发并增强职业教育的内生发展动力,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做出更大的贡献。南方职院是如何把握史无前例的历史机遇,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机衔接,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南方职院校长徐刚博士对此进行了解读。
专业优化
以产业契合度为依据、以利于学生就业为方向
南方职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一方面,结合产业需求来布局专业;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和实训条件建设,以优质的教学条件培养优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南方职院以产业契合度为考量依据,扎根江门市,面向大湾区,瞄准地方产业发展方向,针对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新兴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目前拥有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华为云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设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医药学院、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形成了工、经、管、文、医、交通等学科全面发展的专业布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南方职院的专业建设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学校现已建成2个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广东省品牌专业。
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含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控制技术等4个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含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专业);
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建设专业: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
广东省品牌专业:会计、软件技术专业
专本衔接
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在优化布局结构的基础上,南方职院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机制。例如,在去年夏季高考中,南方职院专门针对有全日制本科升学需求的同学,开设了“三二分段创新精英班”和“专插本创新精英班”。其中,大数据与会计、软件技术专业与广州理工学院共同开设了三二分段试点招生,前三年在南方职院学习,大三通过转段考试,后两年在广州理工学院学习,毕业后即可领取全日制本科毕业证和本科学士学位证书。
专插本创新精英班则由南方职院与特级教师合作办学。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均由特级教师主持设计,并全程指导教学、评价、管理督导等教学活动,全面管控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考上全日制公办本科大学保驾护航。该班学生可报考的插本院校超40所,其中包括广东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深圳技术大学等省内重点公办本科院校,升学渠道畅通无阻。
由此,南方职院整体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从而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纵向贯通培养。
校企合作
学生在校体验职场,拿到求职“金钥匙”
南方职院自办学以来,根据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及省、市的政策导向,结合学校发展特色,重点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相结合,打造新工科;与此同时,学校将理论教学与企业实习实训相结合,建立了“企业化运作、开放式实战”这一全新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深度协同育人。
校内,南方职院打造了一系列特色专业与“校中厂”式的高新科技企业,如: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广东智工机床设备有限公司、广东新偲投资有限公司等。校外,积极与长隆等近千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打造实训、实习、就业平台,并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大型创新型企业合作,设立奖学金,精准对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定向培养优秀人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每年均在98%以上,高出省内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在教学模式上,南方职院建立了新型“现代学徒制”,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注重强化学生的动手实战技能,充分发挥多个大型实训室的综合效能,为提升实践育人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实训强技
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提升职业能力
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平台,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南方职院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近年来,南方职院越发重视学生实习实训场地和设备的配置和优化升级,陆续投入了近1.6亿元,建设了50多个涵盖各个专业学科的大型实训实验室。包括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人工智能学院大数据实践基地、国内首创的粤港澳大湾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中心、全国唯一的集“产学研孵”一体的南大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全省唯一的VBSE虚拟社会商业环境实训中心和全仿真体系的医学护理、制药实训基地与国内航空集团共建的航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等。
各实训室高度仿真企业环境,高效对接岗位技能要求,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丰富的项目,以及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达到上课即实操、实训即生产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与行业就业的无缝对接,培养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并重的职业化专业人才。
有了实训基地和教学设备等硬件,又将如何缩短教学理论与实操间的距离、让学校所教更好地成为工作所用呢?以南方职院交通学院为例,作为广东省内同类院校唯一配备民航飞机作为实训基地,也是国内同类院校首批获得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培训资质的高校,南方职院通过与亚联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航空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聘请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员,通过专业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胜任各种机型的维修岗位工作。
在这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实训条件中,南方职院的学生实训能力突出,毕业后在就业岗位中能快速独当一面,颇受用人单位好评。
赛教结合
以练提质,师生共获成长
为推进高阶教学和深度学习,南方职院一直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各项竞赛,并将竞赛成果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转化并进一步提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和设计实战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真正实现从为奖而赛到为教而赛、为学而赛的飞跃。
近年来,学校的参赛规模、项目、团队、人数快速增长,竞赛喜报频传,仅仅在2020-2021这两年,学校就将超过200项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奖项收入囊中,比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以全省第三的成绩荣获一等奖,在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一;医学类护理学生获个人二等奖,在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一;机械类学生在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竞赛中,与深职、番职、佛职并列全省一等奖,是唯一的一所民办院校;以全省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获“税务技能大赛”一等奖;财经学院学子以全省第九名的成绩荣获“财务管理技能”一等奖;全省“机器人系统集成”竞赛中,以全省第九名成绩获得二等奖,且是唯一的一所民办院校……
当然,高获奖率的背后,离不开学校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学校的优质师资力量、硬核的科研实力和强悍的实训条件。每一次比赛,学校都高度重视,并组织一批理论扎实、参赛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而密集的赛前培训,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答疑和指导,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90%。
在大赛的促进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老师们持续探索为教而赛、为学而赛的新路径,甚至借鉴竞赛的优秀做法,完成了一系列前沿的、创新的教学内容的增补;而对学生而言,竞赛既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等的考验,也是对其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综合素质等非认知能力等的全方位考察。
科技创新
对接产业生态圈育人才
围绕“立足广东,面向华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目标,南方职院确立了培养基础知识较扎实、信息化素养较高、实践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一战略目标。
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机制,南方职院打造了一个融人才培养、研发、产业孵化、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培训服务等于一体的新型科技创新园区。
依托南方职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优势、先进齐全的高端数控机床等设备优势、良好的产品研发试制环境以及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创业环境,目前科技园已吸引入驻企业50余家,通过校企合作,在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孵化和产业集聚等方面,积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大学科技园被评为省级大学科技园,成为当年5所获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学校中唯一一家企业和学校联合打造的科技园。这是南方职院深入贯彻国家、广东省的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政策的标志性成果。
据了解,按照省级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规划,南方职院将继续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学科专业特色优势,鼓励师生将教学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整合优质资源,不断提升孵化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大学科技园,将学校的优质资源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未来,南方职院将持续深入探索专业设置、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和创新发展趋势,以实现学校教育与产业优化升级、城市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数说南方职院
南方职院占地面积1400多亩,拥有2个校区,设有52个热门招生专业。学校开设了40多个社团,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南方职院学子在全国、省市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2020-2021年,学校各专业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超过200项,奖学金获得者高达832人。学校陆续投入1.6亿元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有超50个高端实训室,生均实训设备总值达9598元/生,远大于广东部分公办院校。学校与超1000家名企建立校企合作,毕业生就业率年均高达99%,高出省内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校长新年寄语
时光悄流转,岁末遂已至;你我皆赤诚,欣喜也在望。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是“十四五”起步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学,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育人育才使命,奋力推进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并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为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站在年月交接的渡口,我们对未来的思考也增加了新的变量,希望孩子们志存高远,心若凌云,不负青春韶华;居安思危、无惧风雨险阻;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心中有光,脚下有路,所有的欢喜与向往,都将在春天温暖抵达。心之所向,所向披靡,2022,成就更好的自己。
■统筹策划:刘浩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思陶
■专题图片:受访者供图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8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