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东卫视和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全国首档党建融媒体户外音乐故事节目《寻声记》第二期济宁篇将于5月23日晚9:20在山东卫视播出。《寻声记》以“追寻过往,致敬荣光”为主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担任“寻声串讲人”。本期节目,歌手简弘亦、刘至佳和山东广电主持人王晓龙、张美琪一起组成“寻声团”,走进英雄城市济宁,沿着历史的声音,探寻声音背后的故事,并将重新演绎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寻声记》本期节目聚焦孔孟故里、运河之都山东济宁,共青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岳松发布“微山岛上的鸭枪声”“79年前未曾响起的集结号”“秘密交通线上的摇橹声”“铁道游击队经常唱起的歌谣”四个寻声任务。
绿色和红色是微山岛的底色
91岁老爷爷印刷体寄语年轻党员
简弘亦、张美琪根据“微山岛上的鸭枪声”来到了杨村村史馆,见到了杨村党支部书记殷昭祥。在微山岛抗战中,杨村是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运河支队的指挥部,也是微山岛上的东门户,是守卫微山岛战役中遭受战火最猛烈的地方。鸭枪本是老百姓捕鸭的工具,抗战时期它却成为保卫一方老百姓的“神器”。殷昭祥还介绍了近年来杨村“渔业”+“旅游业”发展情况,简弘亦听后感触颇深,“微山湖是绿色的湖,生态非常好。同时也是红色的湖,是革命时期的重要战场。绿色和红色既是微山岛的底色,也是村民幸福生活的底气。”
循着“79年前未曾响起的集结号”这一线索,简弘亦和张美琪在广仁医院旧址,找到了褚雅青烈士之孙褚庆华。出生于济宁微山县的褚雅青,以“行医出诊”为名掩护党的地下工作。1942年4月,敌伪数千人进攻微山岛,褚雅青被推选为副总指挥。在腹背受敌、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他命令幸存的战士撤退,自己则在打倒几个鬼子后饮弹自尽,壮烈殉国。
根据“秘密交通线上的摇橹声”线索,王晓龙、刘至佳首先来到了位于微山县微山湖湿地公园的红色驿站,找到了线索人、微湖大队队长张新华的儿子张斌。张新华被盛赞为“湖上神鹰”,在他担任队长期间,协同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等抗日武装,在铁道两侧、微山湖区多次给敌人以重创。同时,微湖大队配合其他部队,一起保障了湖区秘密交通线的畅通。在张斌的指引下,刘至佳、王晓龙在微山县大捐村找到了当年船家的后代刘培光。大捐村位于微山湖的中心,京杭大运河、王楼河的交汇处,是抗日模范村,也是湖上交通员的落脚点。刘培光动情地讲述了当年曾祖父和父亲秘密掩护、接送刘少奇的往事。
微山县91岁的李乐乡,向刘至佳、王晓龙唱起“铁道游击队经常唱起的歌谣”,讲述了自己用笔从军的故事。他十几岁就跟着铁道游击队掀铁轨、扒火车,之后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名测绘员。退休后的李乐乡为微山县绘制地图,将毕生献身测绘事业。他用印刷体一笔一划写下“百年沧桑巨变,愿你们保持初心、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大字,寄语年轻党员。
融入摇滚元素、美声唱法
重新演绎《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专门为电影《铁道游击队》创作的插曲,由吕其明作曲,表现的是铁道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至今仍广为传唱,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在歌曲创作环节,王晓龙认为自己寻声过程中听到的前辈故事都很“硬核”,他提议在改编中加入一些“摇滚”元素。简弘亦则建议在重新演绎《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时加入美声唱法,能够更多体现“浩然正气”的感觉。节目的最后,这首融入了摇滚元素和美声唱法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将会如何呈现呢?5月23日(本周日)晚9:20,关注山东卫视《寻声记》一起聆听。
《寻声记》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的“庆祝建党百年重点广播电视节目”之一,节目第三期将聚焦英雄城市威海,展开在威海南海新区和乳山的寻声之旅。山东卫视《寻声记》5月16日起每周日晚9:20在山东卫视及腾讯视频播出,闪电新闻客户端、齐鲁网同步播出。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9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