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近日发布,广西高等教育格局呈现多元发展态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73位)、广西医科大学(162位)等理工类、医药类院校稳居前茅,其中广西师范大学以师范类院校身份跻身全国148位,凸显文教重镇实力。民族类高校代表广西民族大学与北部湾大学分别在民族文化研究、海洋经济领域形成特色,南宁师范大学(278位)与广西科技大学(310位)则在教师培养、机械工程等专业保持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区内高校形成"两核多点"布局,南宁与桂林分别集聚13所、7所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上形成双轮驱动。
作为广西唯一进入全国百强的综合性高校,广西大学以97位的排名继续领跑。这座扎根首府南宁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重点发展的土木工程、亚热带农学等学科在东盟技术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校园内建成的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三年产出专利成果328项,其中甘蔗渣纤维素提取技术已落地15个国家。在东盟留学生培养方面,该校通过"1+2+1"跨国培养模式,已为东南亚国家输送4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
桂林理工大学以225位的排名展现区域工科强校实力。作为广西最早开设地质勘探专业的高校,其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全国排名连续八年稳居前五,承担着南方喀斯特地貌区90%的矿山修复项目。校企共建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首创"锰矿废弃物全产业链利用"技术体系,使桂林成为全国最大的锰系新材料生产基地。在工程教育认证方面,环境工程、材料物理等6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IEA),毕业生在全球50强建筑企业就业率达37%。
地处革命老区的百色学院,以548位排名实现历史性突破。这所2006年升本的地方院校,围绕中越边境经济走廊建设需求,创新"铝产业+跨境电商"双轮驱动培养模式。其省级重点实验室在东盟语言智能处理、铝基复合材料研发领域取得突破,开发的壮语语音识别系统已应用于边境34个口岸。通过构建"校政企村"四级联动机制,学院在芒果深加工、跨境物流等产业带动下,使百色芒果产业年产值突破60亿元,成功培育12个"亿元电商村"。
从此次排名可见,广西高校形成层次分明、特色突出的发展格局。综合类院校夯实基础学科,应用型高校聚焦产业升级,师范医药类院校深耕专业领域,艺术、财经等特色院校完善学科生态。在面向东盟的开放办学中,各校正在打造具有区域标识度的教育品牌,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智力动能。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4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