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班和民族预科
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班是中国为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而设的班。1980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九八0年在部分重点高等学校试办少数民族班的通知》决定从1980年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举办民族班。首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工学院、陕西师范大学5所院校试办,共招收学员150人。北京大学民族班为本科,其余为预科,主要补习高中课程,特别是数理化,并提高汉语文听课能力。
学员从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中择优录取,预科班招生录取分数线,以降低总分30分为限。经过1年~2年的补习,合格者直接升入本校本科有关专业学习。毕业后一般回原省、地工作。1981 年增加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学院等院校试办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员250人。1984年3月,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领导和进一步办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班的意见》,肯定了举办民族班的作用,决定高等院校民族班分预科、专科、本科三种。预科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其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为升入高等院校本、专科学习打下基础。学习时间分 1年、2年两种。
本科、专科的任务: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业建设人才。1984 年起,民族班招生逐步面向农村、山区、牧区和边远地区,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试行在文科、师范、农机、医学等专业招生名额中划出部分名额,招收具有2年~3年以上实践经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的优秀少数民族青年入学,毕业后仍回原地区工作。
民族预科班
少数民族预科班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为在高等院校本、专科进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所开设的一种教学班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学院先后开设了一些民族预科班,在其他的一些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也相继举办了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预科班。1996年全国举办民族预科的高等院校达140余所,在校生11622名。预科教育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升入高、中等专业学校学习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已成为主要为少数民族学生举办的独具特色的办学形式,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4年3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在《关于加强领导和进一步办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班的意见》 中,对有关民族预科班的教学和管理问题做了明确规定,规定预科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为在高等院校本、专科进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预科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一年,学生汉语文基础较差的,学习时间为二年。
预科班学生入高校本、专科进行专业学习,其学制与该校本、专科学制相同。民族班招生,在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下,从参加当年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中录取,可适当降分。但是,要按照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从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降分幅度要适当。民族预科班学生学习期满,政治表现好,经所在学校考试成绩合格的,直接进入有关院校本、专科学习。民族班本、专科学生的专业分配,根据国家特别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学生德、智、体情况,结合学生的志愿,在预科班学习期满时、由学校同有关省、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协商确定;也可以在招生时根据上述条件,由学校同有关省、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具体工作由学校掌握。专业确定后,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变动。
预科虽然重点补习高中文化课程,但教学目的与一般高考补习班不同,教学内容与将来的专业学习有联系也有区别。近年来,有关部门根据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统一组织编写预科教材。并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对民族预科学生的管理。要求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组织教学和考试。规定预科生结业考试中民考汉学生凡汉语文、数学、外语有一门不及格者,不得进入内地高校学习;民考民学生汉语文、数学有一门不及格者,不得进入内地高校学习。补充:高校针对少数民族考生招收的预科学生。
预科学制一般为一年或两年,考试合格后即可进入所招收学校开始大学生活, 和当年入校的大一学生没有区别。预科培养地点可以是在所报学校,也可能是在所报学校定向的预科培养学校学习。报考民族预科的学生必须为少数民族,且所在省份有学校分配有预科名额。大部分名额在西部地区。预科招收分数原则上降分录取,比如550分的大学分数线,可降50分或更多录取。
招生院校
几个比较集中的预科培养学校有西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黄河科技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等。预科所学内容处于高中与大学的衔接部分,基本属于高中内容,数学有部分是高数,难度不大。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