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哈尔滨,有所大学的面积能抵70个北大,但学生人数还不到北大一半。这所学校叫东北林业大学,主校区不大,但加上两个实验林场,总面积有3.3万公顷。林场里有森林、动物,学生在里面实习,学校靠林业研究成了“211”,但和北大清华比,差距又在哪呢?
1952年东北林业大学刚建校时,国家正缺林业人才。那时候东北森林多,学校主要教学生种树护林。到1996年成为“211”后,学校开始研究木材防腐、野生动物保护这些技术。现在有60多个专业,但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哈尔滨主校区上课,真正的“校园”其实是在离市区几十公里外的林场里。
主校区136公顷,和北大清华没法比。但加上帽儿山和凉水两个林场,面积直接变成北大的120倍。林场不是摆样子的,学生要进去学怎么测树木年轮,老师在里面研究东北虎。不过这些地多数是荒山野岭,能住人的地方就主校区那点。
北大清华在城市里,校园设施好,学生能去未名湖散步。东北林业大学的学生冬天得穿厚棉袄上课,去林场实习要坐几小时车。2023年高考录取分,北大清华要680分以上,东北林业大学只要550多分,学费却比北清便宜一半。
学校最厉害的是林业工程和生态学。他们研发的木材处理技术用在高铁枕木上,东北虎保护项目影响了国家政策。但要说科研经费,清华一年花200多亿,东北林业大学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教授里有院士,但数量远不如综合类大学。
帽儿山林场有条路,学生走着能碰到野猪脚印。凉水林场是自然保护区,能看见梅花鹿。这些地方算学校资产,但普通游客去不了。学校说这是教学基地,和北大清华单纯的教学楼不一样。
马建章院士以前在这教书,研究东北虎保护,后来成了工程院院士。他2022年去世前,还在林场里做实验。现在学校有2万多名学生,但毕业后大部分留在林业系统,去林场当技术员,或者做生态项目。
2024年学校办了个生物信息学会议,想把新技术用在林业上。林场里装了新设备,能监测森林碳排放。但主校区的宿舍还是老楼,暖气管道老出问题。学生说冬天洗澡水经常凉,但学费便宜,一个月生活费不到2000块。
学校官网写着“以林为本”,但很多人不知道他们还研究碳汇交易。林场的树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这些数据现在被环保部门用了。不过学生实习时得自己扛仪器进山,不像北大清华实验室有全套设备。
2023年国家推碳中和政策,东北林业大学突然成了热门。但学校官网访问量涨了,科研经费却没见多。校长在采访里说,他们更想专注林业,而不是追热点。
帽儿山林场有个小博物馆,放着1950年代苏联专家留下的锯子。现在学生用的还是这些工具,只是多了个GPS定位仪。有个大三学生说,他们专业就业率高,但同学基本都留在东北,没人想去大城市。
学校旁边有条小路,走到尽头就是森林。附近村民知道这里有所大学,但很少有人进去。学生打篮球得去操场,因为附近没有商场。食堂的菜便宜,但冬天菜品种类少,只能吃土豆白菜。
2023年有个网红来拍vlog,说这所大学像“森林里的秘密基地”。视频火了后,学校官网放了条通知,说林场不对游客开放。校长解释,实验区需要保护,不能随便进。
东北林业大学的官网简介里写着“全国林业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但百度搜索量常年垫底。学生在贴吧抱怨暖气不够,同时也有帖子讨论新发现的濒危植物。两座林场占了学校面积的99%,但教学楼只占0.1%。
2024年春天,帽儿山林场开始试点生态旅游,允许科研机构预约参观。第一批游客是国外高校的学生,他们来学东北的森林保护模式。但学校规定每天限流50人,必须有老师带队。
现在这所大学的面积还是全国高校第一,但没人知道未来会不会变。学生在林场里继续测数据,教授申请新课题,而主校区的公告栏上,贴着“2024年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的通知。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