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每年4月最后一个周日)今年是4月28日。“工字厅”、“老图书馆”等老建筑对校友开放参观。
我参观“工字厅”后,就去了清华大学老图书馆参观。老图书馆距离“工字厅”很近,就在“工字厅”水木年华(河塘月色湖)、老学堂后面,隔万泉河,过桥就是老图书馆。
清华大学老图书馆,是一个新老建筑完美衔接的楼群。由4个时间段建设4个楼群组成。
1911年建立清华学堂,1912年为清华学校,1919年图书馆建成(现老图书馆东南拐出那部分,原前面有个门脸),建筑面积为2114平方米,为清华建校初的四大建筑之一。称清华学校图书馆。为第一部分,至今已经有105年的建馆史。
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后,图书经费骤增,馆藏书逐年增加,馆舍不敷使用,乃于1930年3月开始扩建图书馆舍(即今老馆之中的中部,于1930年11月竣工,馆舍面积增至7700平方米,藏书30万册,阅阅室700余座位。距今也有93年历史。为第二部分。
1991年,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兴建的新馆落成。命名为“逸夫馆”,为西部分,为清华大学关肇业院士设计,与老馆两部分浑然一体,图书馆面积达27820平方米,阅览座位2800余席。为第三部分,距离现在也是33年的时间。
2016年4月22日,由印度尼西亚著名华人,力宝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文正捐建的李文正馆建成,面积为15000平方米,增加藏书量30万册,提供800余阅读坐席,与原来三部分建筑连成整体,开北门。为第四部分,共同组成清华大学图书馆主馆建筑群。
清华大学老图书馆,1919年部分(第一部分),长时间不开放。于2019年10月维修,今年1月维修全部完成。(遗憾地是外墙的满墙的爬山虎植披没有了,人为受到破坏,看上去光秃秃的,少了沧桑感,看上去不舒服)建校113周年(4月28日,对校友开放(包括库房)可以进去进行参观。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0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