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人谈起燕园名胜,总有“一塔湖图”之说。博雅塔下、未名湖畔,图书馆巍然屹立,这是“一塔湖图”的最后一景,是北大师生的精神殿堂。有了它,“一塔湖图”遂成华章。
视频加载中…
点击视频,走进北大图书馆东楼
今天上午十点,北京大学图书馆东楼全面重启,让我们与它重逢,道一声“别来无恙”!
1898年的隆冬,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藏书楼宣告成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
1918年,搬入沙滩红楼一层的图书馆,既集萃古今中外的智慧,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库。汇集名人志士,运筹建党伟业,这里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起点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基地。为国家奋起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
1918年新建成的沙滩红楼,一层为图书馆
1952年,新的故事在燕园开启,飞檐潇洒,静室优雅,给无数北大学子留下珍贵而独特的回忆。
1952年的主馆舍“大图书馆”,原身为燕京大学图书馆
1975年,从富含韵味的古建筑,到现代化的宏大新馆。北大图书馆以全新面貌肯定知识的重量,迎接时代的浪潮。
1975年建成的北大图书馆
1998年百年校庆之际,北大图书馆新馆落成,建筑规模宏大,一跃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大高校图书馆。
1998 年建成的北京大学图书馆
自东门步入,上题“北京大学图书馆”七字,出自邓小平手笔,赫然映现,熠熠生辉。
作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宏大丰富、学科齐全、珍品荟萃,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
图书馆西楼的壁画,展示了馆舍变迁的历史
时代更迭,风云变幻,图书馆馆址屡经变迁,却难撼动“北大人精神粮仓”的特殊地位,更映照出一代代北大人的家国情怀。
北京大学图书馆,群星璀璨、名家云集。从图书馆西楼南门进馆可见九张人像浮雕图,李大钊、章士钊、袁同礼、马衡、严文郁、向达等名家学者曾在图书馆工作或是担任过图书馆馆长;蔡元培、蒋梦麟、胡适等老校长为它的发展费尽心力。这些大师学者是北大图书馆学术之魂、精神之魂的所在。
图书馆西楼南门入口处墙壁上的九张人像浮雕图
1918年,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他对图书馆进行整顿和改革,积极引进新思想书籍,使北大图书馆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的重要基地。
图为蒋梦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合影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刊《青年杂志》,自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划分时代的刊物,是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作为《新青年》第一卷的《青年杂志》,其发行量仅有一千册左右,原版的完整收藏颇为不易。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两套完整原版《青年杂志》,且有完整九卷本原版《新青年》
《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封面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毛泽东收获了使他一生受益无穷的经历。北大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使他充分了解了多元的思想理论,并由此真正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辟者。
毛泽东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从马神庙到沙滩红楼,再到颐和园路5号,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多少大师在这里读书思索,无数学子在这里徜徉书海。它见证了名师的学术辉煌,传承着北大的学术命脉,已成为北大人心中的知识圣殿。
书香四溢的学术殿堂里,一代代北大人的书山岁月在此更迭,铭刻无数次目光如炬,记录无数人求知若渴。
修葺一新的图书馆东楼馆内长啥样?有哪些新亮点?各楼层都有哪些书籍?管理服务有哪些创新?跟随小北的步伐,一起来“打卡”吧!
图书馆东楼楼层导览
站在图书馆眺望
一层
步入图书馆东楼一层大厅,南侧为全新推出的新书展阅厅,它将以“快过书店”的速度上架新书。“学、堂、典、藏”,四座字形书架坐落其中,字字珠玑,处处琳琅。
塔形书架嵌于一角,波形书架与之毗邻,唤醒“一塔湖图”的景象。在书山卷海徜徉,与湖光塔影相伴。
北向而行,可与常设展浪漫邂逅,“可爱的中国书——中国书史展”,精选珍稀馆藏等你探索,感受中华书籍文化脉络,倾听时光深处历史跫音。
更有珍稀文献展,原生古籍的盛宴邀你共飨,精心呈现多种古籍、特藏文献,镇馆之宝也将与读者见面。
二层 自然科学厅
两千多平方米,不设隔断,宽敞明亮,以学科为中心,破除书类壁垒,让工具书、外文书籍和期刊齐聚一室。
从数理科学到化学医学,从天文地理到生物科学,不入一室,不出一屋,便可尽收眼底,尽享阅读。
三层 社会科学厅
空间轮转,知识无界,社会科学厅包揽社会科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及文化等学科专著、期刊、工具书……应有尽有,免除辗转奔波之烦恼。
拾一本好书,在窗明几净的阅读区,遥望远处的博雅塔,汲取知识的养分。
四层 北大文库
手稿真迹,卷卷珍藏,知识火炬,代代传承,大师理想在此栖息,名家风范在这荟萃。
北侧的大钊阅览室,珍藏着红色文献,见证着北京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衣胞之地,与革命征程步履同行的岁月。
南侧的名家阅览室,是北大师生校友学术成果荟萃之地。
扇扇玻璃门后,荟萃了北大人的文化精髓,犹如满天星斗汇聚一室,是永不蒙尘的北大精神。
全新布置 全新服务
崭新的馆舍,更新的服务,自主化、个性化的尝试,将帮助读者收获全新阅读体验。
馆内一层东、南、北三面通达,志愿者、馆员老师随时留驻咨询台,方便读者寻求帮助。
从古雅的线装书到数码洪流,这座知识圣殿积淀百廿余年光阴,延续北大学术命脉;联结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栖居着理性、理念和理想。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它将以全新的面貌为求真力行的北大人掌灯指路,传承使命,生生不息。
百廿书城,宏图万卷,风云汇聚,群星璀璨,诚邀每一个期待已久的你,与我们一同按下“重启”键。共话书山,共续燕缘。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融媒体中心
视频来源:北大融媒体中心音视频部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0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