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香港大学,两座内地城市,争抢已经开始,背后是教育资源的争夺。
内地很多城市都想有好大学。好大学能留住本地的高中生。也能吸引外地的人才。城市发展需要很多年轻人。年轻人毕业后可能就留下来工作了。
香港的大学排名很高。在亚洲和世界上都有名。但是香港的土地很紧张。学校想建新楼,想扩大招生都很难。来内地办学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来内地可以招收更多优秀的学生。内地的生源数量很大。这能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同时内地也能提供更多科研项目和经费。对学校发展有帮助。
香港大学是第一次准备在内地办一个独立的校区。这跟之前那些合作项目不一样。这是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所以很多有实力的城市都盯着。
深圳已经走在了前面。
深圳就在香港的北边。坐高铁很快就能到。两地的人员和信息交流没有障碍。深圳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政策在这里有倾斜。
这个地理位置是它最大的优势。香港的老师和管理人员来深圳工作。可以当天来回。几乎没有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这很有吸引力。
深圳已经有了香港中文大学。这个学校办了很多年了。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都非常高。说明这种办学模式在深圳是成功的。
香港科技大学也建在大湾区。虽然行政上属于广州。但它辐射的是整个区域。这也证明了香港顶尖大学对大湾区的认可。
深圳的财力很雄厚。
深圳市政府的财政收入很高。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投入很多钱。买地,建楼,买设备,都不是小数目。深圳能轻松承担这些费用。
除了钱,深圳的产业结构也很好。有很多高科技的龙头企业。比如华为,腾讯,大疆。学生在这里实习和就业的机会非常多。
学校的科研成果也能很快转化。企业需要技术,学校可以提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对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都有利。
宁波的情况完全不同。宁波在浙江。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的经济也很发达。但是教育资源是短板。
整个浙江省只有一所985大学。
这所大学就是浙江大学,它在杭州。浙江省的好学生。考分高的,很多都去了北京上海的学校。本地留不住最顶尖的人才。
宁波作为浙江第二大城市。经济体量很大。但是本地没有一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这和它的城市地位不匹配。所以它对好大学的需求非常迫切。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一所中外合办大学。学校办得也不错。但是和香港大学这种级别的学校相比。在学术声誉和综合实力上还是有差距。
宁波展现了极大的诚意。
为了争取香港大学落地。宁波市政府非常积极。据说在高新区和东部新城都准备了黄金地块。供港大选择。政策上能给的都会给。
这种从上到下的渴望。是宁波的一个重要筹码。如果港大选择宁波。它会成为这个城市教育领域的明珠。得到的关注和支持也是空前的。
宁波的制造业基础很扎实。拥有很多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这些传统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它们迫切需要高校的人才和科研来支持。
香港大学的工学院,理学院。如果能和宁波的产业结合。可以产生很多实际的成果。这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一个体现。
现在要看香港大学自己的判断。第一次在内地独立办学。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所以选择会非常谨慎。会反复比较两个城市的优劣。
深圳的优势在于经验和确定性。它有成功的案例。整个办学流程,政策对接都非常熟悉。对港大来说,选择深圳的风险系数更低。
宁波的优势在于独特性和需求度。它能提供一个全新的市场。港大在这里将是独一无二的顶尖学府。能获得的地位和资源倾斜会更多。
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特别是对浙江,江苏,上海的学生。不用再远赴广东或者香港。在长三角地区就能体验港校的教育模式。
大湾区已有港校合作办学数量
这两个数字对比很明显。一个地方是锦上添花。另一个地方是雪中送炭。香港大学需要判断哪种模式更符合它长远的战略规划。
城市竞争的背后,其实是发展模式的思考。一个城市需要有自己的名片。大学就是一张非常亮眼的名片。它能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吸引力。
最终的决定权在香港大学的校方委员会手里。他们会派出专业的团队来两个城市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土地,交通,产业,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
这是一个复杂而且严谨的决策过程。不会很快有结果。但内地无数的家长和学生都在关注这件事的进展。希望名校能早日来到自己身边。
这件事无论结果如何。都说明了内地城市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视。也说明了香港的大学对内地市场的兴趣。这种双向的奔赴是好事。
最后的选择不只是选一个城市。也是在选一种发展的可能性。是选择在一个成熟的环境里继续发展。还是选择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开创未来。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0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