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一名头戴围巾的人站在帐篷之间,学生示威者占领了哥伦比亚大学西草坪上的支持巴勒斯坦的“加沙团结营地”。
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动人士正面临令人震惊的网络暴力浪潮,其中包括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性威胁。这种线上骚扰已对受害者造成深重创伤,他们表示,施暴者几乎从未面临严重后果。
令人不安的威胁:性暴力与种族歧视并存
2023年10月初,巴纳德学院新生、亲巴勒斯坦活动家玛丽亚姆·伊克巴尔在X平台遭到网络曝光。她的账号被大量要求对她实施性暴力的回复淹没,同时有人指责她支持强奸犹太女性。键盘后的施暴者开始详细描述他们希望如何侵犯她的身体。伊克巴尔回忆道:“他们会说‘去加沙被强奸’,并用极其露骨的细节描述过程。但他们显然是在幻想自己实施这些行为。”
这种仇恨并非伊克巴尔独有。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动家们一次又一次发现自己成为暴力、性暗示和种族主义网络骚扰的对象。这种仇恨不仅限于学生活动家或穆斯林及有色人种女性。例如,露丝,一名公开反锡安主义的犹太律师,表示她收到了许多性别歧视和反犹太主义的信息,包括有人称她为“卡波婊子”和“自杀式犹太人”,这些信息极其令人不安。
这种趋势并非始于2023年10月。2021年,一名巴勒斯坦记者莱拉(化名)在英国发表评论文章,呼吁她的大学撤资以色列后,收到了一张经过P图的她的裸体合成照片,让她感到极度威胁。尽管她报警,但警方以“裸体部分并非真实”为由驳回了她的报案。莱拉当时年仅21岁。
然而,情况在以色列发动冲突后急剧恶化,导致这场仇恨的受害者们深受创伤、愤怒不已,并怀疑施暴者将永远不会面临严重后果。
校园外的延伸:曝光、停学与媒体操弄
在因参与哥伦比亚大学首次学生营地活动被捕后,伊克巴尔被停学、驱逐出校内宿舍,并仅被给予15分钟时间收拾物品,随后校方将其赶出校门,使其流落街头。当她在网上描述这段经历时,《纽约邮报》截取了视频画面并配以带有隐含性暗示的标题,令伊克巴巴尔感到不适。报纸头版标题写道:“巴纳德学院学生抱怨被赶出宿舍后被逮捕。”该报使用的照片是伊克巴尔未成年时的照片。
伊克巴尔表示:“我的父母不得不读到那篇文章并问我关于此事。这比我自己看到标题要糟糕得多,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不讨论这类事情。现在他们被迫看到我被犹太复国主义者性化。”她还透露:“那段时间我收到了大量强奸威胁,数百条信息涌入我的私信、推特、领英等所有社交媒体平台。我完全沉浸在营地抗议的氛围中,甚至不想处理这些信息。我只是删除所有收到内容。”
对伊克巴尔而言,谈论这个话题尤其困难,因为她收到的每一条威胁都暗示着她所为之奋斗的巴勒斯坦人民会对她造成伤害,这是她坚决否认的。她认为这会“放大这种去人性化的叙述”。
人们开始在校园里认出并跟踪伊克巴尔。“我害怕有人会对我采取行动。最终,我不得不离开该州,因为我担心会发生什么事。”
由于被停学一个学期,伊克巴尔身处约旦。远离了日常的骚扰,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在网上被去人性化的程度,以及针对她的威胁有多么明确。“我被置于一个不同的环境中,第一次没有经历那些事情,也没有将其视为正常。我以18岁之龄进入巴纳德学院;这是我成年生活的开端。”
匿名应用与校方不作为:网络暴力升级
最令人不安的转折发生在2025年春季,伊克巴尔返回校园继续学业时。“真正让我震惊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关联人员在名为SideChat的应用上这样做,这就像一个匿名版的哥伦比亚大学推特,”她说。
SideChat完全匿名,但创建账户的唯一方式是使用经过验证的哥伦比亚大学邮箱,这意味着每个用户都与大学有联系。它在抗议营地期间成为动员学生群体的强大工具,但近年来因传播仇恨言论而受到批评。“有人威胁要制作我的OnlyFans深度伪造视频。而问题是,城市里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已经对其他女性活动家做过同样的事,”她说。
但当伊克巴尔将性骚扰证据提交给巴纳德学院的非歧视办公室时,他们态度轻蔑。“其中一人说,‘别听起来像阴谋论者,但这些很可能是你的朋友发的。’”当时,一名支持伊克巴尔的倡导者向校方发送了一封邮件,提交了一份正式的《第九条》报告。
邮件中附有玛丽亚姆在X平台上收到的威胁性信息,包括2024年5月1日的一条回复:“愿他们强奸你直到你的骨盆断裂,割下你的乳房,刺穿你的阴道,割断你的喉咙,活活烧死你,或让你赤身裸体地被拖在卡车后面游街。”邮件还指出:“无数人在她的帖子下留下推文和Instagram评论,呼吁对她实施轮奸、残害、驱逐出境和/或杀害。这种情况已在公开论坛上持续数月,校方对此完全知情。”
针对有色人种活动家的特殊威胁:伊斯兰恐惧症与种姓主义
2023年10月,当时是哈佛大学高年级学生的什拉德哈·乔希(Shraddha Joshi)成为几名支持巴勒斯坦的学生之一,她的照片被印在校园内行驶的卡车侧面,被贴上“反犹太主义者”的标签。
乔希因印度裔身份遭到犹太复国主义者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的性威胁。当时她有一个博客,上面留有她的电子邮件地址,因此她收到了大量极具性暗示的邮件。这些邮件常常利用性骚扰的手段,指责她作为印度裔,是背叛自己社区的“不道德叛徒”。其他电子邮件威胁包括希望乔希自杀,以便匿名发送者可以幻想侵犯她的尸体。消息中写道:“这不是你喜欢的吗?请自杀并录下来;我们都在恳求你。”
据乔希称,大多数评论带有伊斯兰恐惧症和种姓主义的潜台词。“其中很多都使用了‘爱之圣战’的语言,这是印度教女性嫁给穆斯林男性的伊斯兰恐惧症阴谋论。因此,我在X上收到的很多评论都声称我受到穆斯林男性的影响。他们会使用‘阿卜杜勒’这个词,这是他们用来指代伊斯兰恐惧症刻板印象的代称。”乔希至今仍记得当时收到的最直白的威胁:“它说我的身体应该被肢解后放在(匿名用户)的冰箱里。这是在影射几年前印度发生的一起事件。他们说这种事应该发生在我身上。整个事件都带有浓厚的伊斯兰恐惧症色彩。”
与伊克巴尔一样,乔希当时对威胁性言论已麻木不仁,但当她离开校园回家过感恩节假期后,这些言论开始对她产生影响。“我认为在那些时刻,这些话开始真正触动你,让你意识到人们对你和你的身体说出如此令人作呕的话。”
乔希和她在哈佛的组织者们试图向学校提交投诉,但校方并未提供实质性支持。在X平台上举报这些推文不仅因威胁数量庞大而几乎不可能,而且耗时耗力,因为其中很少有被删除的。
乔希总结道:“有一种奇怪的男性对女性身体的痴迷,尤其是对那些积极参与这些议题的女性和酷儿群体。我认为那些躲在屏幕后的人觉得,当他们针对性别少数群体或本就脆弱的女性时,自己掌握了一种控制权。我认为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邪恶。人们对他人身体的迷恋或痴迷,尤其是对那些来自弱势背景并敢于发声的人,更是令人不安。”
莱拉也表示:“无论是在网上还是无形中,它都会在你的心理上留下物理印记。”但她也承认,尽管她和他人在线上遭遇的是一种“对个人尊严的完全侵犯”,但这与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监禁中面临的性别暴力相比,无法相提并论。除非这种暴力得到正视,受害者看到正义,否则显然会继续看到这种骚扰在网上的余波。
作者:萨马·库拉尔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