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是家庭托举与学校赋能的双向奔赴——这所“灯塔级”大学,如何让优秀成为学生的人生底色?
莫言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但你是否想过,当孩子从家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一所能点燃梦想、托举成长的大学,才是他们迈向卓越的关键跳板。
在教育的星河里,总有一些院校如灯塔般闪耀——比如西安外事学院,这所创办于1992年的本科院校,用33年时间证明:好的大学,不是流水线,而是造梦场;不是起跑线,而是加速器。
学校地处国家级高新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丰富的实践机会。校内设有5个专业学院、3个特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5个书院,开设本科专业44个,形成了文学、艺术、教育、管理、经济、工学、医学、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第二学士学位招生专业、7个辅修专业以及8个校级重点建设和培育学科点,无不彰显着学校雄厚的教学实力和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俗话说,学校好不好,看那些优秀的校友就知道了。西安外事学院它用“多元集纳,自强创新”的校风,为无数学生铺就从“成长”到“成才”的进阶之路,让每个走进这里的孩子,都能带着母校的烙印,在社会舞台上发光发热。
5月21日,西安外事学院33周年校友返校日暨校友曲艺专场第二场演出在金色小厅隆重举行。2007级新闻专业优秀校友海旺(本名沈及旺)携陕西新曲社走进母校,带来一场“非遗 +”曲艺盛宴,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声”。
海旺深情地说:“学校‘多元集纳,自强创新’的校风给予我包容,让我有一直走下去的勇气,在这里我要深深地鞠上一躬——感谢母校!母校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面对未知的勇气。希望同学们也追求梦想、勇敢生活!”从他的话语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母校对他的深远影响,也看到了他对学弟学妹们的殷切期望 。
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浪潮中,西安外事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们用汗水书写着亮丽的青春答卷。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联开展的第21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工学院优秀毕业生、中铁七局三公司盾构分公司盾构工程师罗浩荣获这一殊荣。这是罗浩继荣获国资委“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国建筑业协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筑工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劳动模范”、“中国中铁工匠”、“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中国中铁第六届职业技能竞赛电工项目第一名”等荣誉称号后的又一高光时刻。
95后的罗浩,是西安外事学院工学院20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工作中的他成绩熠熠生辉,如今已是高级技师、BIM建模师。他政治素质好,性格沉稳,谦虚谨慎,待人亲和,工作思路清晰,责任意识强。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地铁盾构驾驶、维修、保养方面经验丰富。参加工作至今,他参与建设多项重点工程,在石家庄地铁2号线、杭州地铁2号线、杭州天目山大盾构等项目中,通过解决施工难题、改进设备系统、升级改造老旧盾构机等,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人物。
还有07级校友杨春林,又名阿新,是一名苗族设计师。去年,他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东方时空》节目。前不久,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中,他荣获第30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在杨春林的服装设计里,巧妙地融入了众多贵州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的元素,广受年轻人的欢迎和喜爱。他坚持学习非遗技艺和古老图案纹样蕴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并坚定地表示:“我越来越觉得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华丽独特的民族服装,应该登上更大的舞台,我们的美值得被全世界看见。”他用自己的设计,向世界展示着民族文化的魅力,也让母校的名字更加闪耀。
《人民日报》曾说:“靠近优秀的人,你也会变得更优秀。当你身边的人都很勤奋上进时,你身处其中,也会不断被带动着去进步和努力。”《后汉书》也记载:“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同行的人对我们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西安外事学院,有无数优秀的校友作为榜样,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成就,激励着在校学子不断前行。
在这里,每一个梦想都会被尊重,每一次努力都会被肯定。西安外事学院,正以其独特的教育魅力,照亮每一个学子的梦想,助力他们共同开启属于自己的未来新世界!相信在这所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校园里,将会走出更多优秀人才,在各个领域绽放光彩,续写属于西安外事学院的辉煌篇章!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