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深圳本土普通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借助中外合作的政策东风,深圳创办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北理莫斯科大学。
强强联合,本是很让人期待的合作项目。港中深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成为深圳市实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范,是深圳市教育资源配置的宠儿,更成为全国万千考生及家长的心随往之。
然而,本人每天上下班途经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就是没有港中深发展得那么好。北理莫校园建设有着俄罗斯的风格,方方正正的房屋结构,高耸入云的塔尖,但是却吸引不了莘莘学子的心。
北理莫今年全国计划招生670名,主要以综合素质评价“631模式”招生,其中两个专业无需学习俄语,只颁发北理莫学历学位,其他四个专业需零基础学习俄语,颁发莫斯科大学学位和北理莫学历学位。
按说,有国际顶流大学莫斯科大学的加持和北理莫自身优越的办学条件、以及一线城市深圳的地域优势,北理莫斯科想不火都很难。
事实却不尽人意,北理莫在大本营广东高招遇冷,特控线上全部考生录取仍然没法完成招生计划任务,实在是始料未及。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普遍对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信心不足,担心就业和深造受到歧视,疫情全球大流行下出国留学意愿大幅下降。
二、俄语并非是主流的语种,北理莫学生要想拿到莫斯科大学学位,必须新学一门应用不广的俄语,增加了学习难度。
三、北理莫先期办学专业比较偏冷。
四、北理莫开办不久,而且宣传不足,不为社会所认知。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