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教育学,是语文数学英语。实际上,是教育、心理、哲学、人类学的大杂烩。
你以为教育学是“铁饭碗”,其实它是考研率逼近90%、本科就业几乎无门的“慢就业专业”。
你以为的教育学好就业,其实不是专业决定你能不能上岸,而是你拼不拼命考编、考研、考教资。
这篇文章不是打击,而是给准备让孩子报考教育学的家长,一场“专业级”的头脑清醒剂”。
一、为什么家长都爱“教育学”?但真相远没那么美
说实话,教育学这两年报考热度不断上涨,原因很直接:
✅ 公务员招得多,事业编岗位也偏爱教育类背景;
✅ 家长觉得“老师”是体面的职业,假期长、稳定、适合女孩子;
✅ 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持续上升,看上去前景好像“光明”。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教育学≠师范类教育学≠直接拿教资教育学≠直接进学校当老师!
你没看错,教育学本科出来的学生,连进中小学任教都难,因为现在多数中小学招聘需要**“师范类+教师资格证+编制考试”三重保障**。
二、大学4年到底学什么?不是你想的“教学法”
教育学是一个高度综合、理论密集的“文社科交叉型”专业,不止是教学,更偏向研究+理论+政策+心理+社会学。
大一:哲学+历史+教育通识《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哲学基础》《伦理学》《教育法》
难点:抽象,偏理论,看不到“教书育人”的影子。
大二:心理学+统计+教育测量《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难点:和普通心理学差异大,统计课程意外地“偏理”,很多人难适应。
大三:教育研究+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社会学》《课程论》《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育管理》
难点:开始“偏实践”,但又不像真正师范专业那样深入“教案设计”。
大四:论文+调研+教育实习可能安排到基础教育单位实习,但不一定具备正式“上课”能力。
一句话总结:教育学本科生≠能上讲台,专业更偏“研究者”而非“教师”。
三、填志愿时最常被误解的3个“坑”
坑一:教育学≠师范专业
很多人以为读教育学就可以“当老师”,这是最大误解。
教育学是二级学科中的一个统称,常见的方向包括:
专业方向
对应岗位
就业难度
教育学原理
教育研究、考编、考公
极难
教育心理学
心理教师、学生管理岗
中高
教育技术学
多媒体教学设计
就业尚可
学前教育
幼师、早教中心
热门但待遇一般
特殊教育
特教机构、公立特校
极缺但辛苦
坑二:非师范生当老师更难
非师范类院校的教育学专业在进公办学校时,往往要额外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编制笔试+面试,部分省份还限制“非师范类不得报考”!
坑三:志愿混淆,专业看不清
一些院校将教育学放在“教育学类”下,和教育技术、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混在一起,考生和家长容易只看名字误填。
四、毕业后能干啥?考编 or 考研 or 转行?
现实非常残酷:本科教育学,就业率和平均薪资长期处于文科专业底部。
常见出路分析:
方向
所需门槛
就业率
薪资预期
教师岗
教师资格证+编制考试
中低
5k-8k(编制内)
心理岗
二级心理师证+实习经历
极低
4k-6k
教育行政
考公务员
低
5k+
在线教育、教辅公司
无门槛,压力大
中
6k-12k
✅ 更现实的出路是:考研!
2024年数据显示,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中,超过80%选择考研,只有拿到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才能进入研究机构、大学教育学院、重点中小学的核心岗位。
五、真实学长/学姐说真话
徐同学(中山大学教育学)
“我真的喜欢这个专业,但本科毕业几乎没有工作,最后只能选择考研读心理方向,现在在广州做企业培训师,和我当初想象的教育行业差距挺大。”
王学长(东北师大教育技术)
“技术类教育方向就业好一些,我们班一半人进了在线教育公司,后来政策收紧又全裁了,很多人都被迫二战考研。”
张老师(市属中学编制教师)
“我招实习生的时候很现实,非师范背景真的不考虑,因为不懂教案、不懂课堂节奏,教书是技能活,不是书本活。”
六、未来方向:教育行业在“变革前夜”
2024年起,国家对教育改革力度加大,教育学未来有几个明显趋势:
趋势一:乡村教育和基础教育仍有岗位缺口国家推行“优师计划”、乡村振兴背景下,愿意下基层的教育学毕业生就业机会增加。趋势二:学科交叉是出路教育+AI、教育+数据、教育+心理,是未来热门组合。教育技术类更适应数字化教学、AI辅助课堂,是“相对就业友好”方向。趋势三:国际教育发展出国读研、进入国际学校、双语学校成为少部分教育学毕业生的高薪路径,但门槛也高。✍️七、高考志愿建议
建议报考该专业的同学应具备:
对教育、儿童心理、社会政策有持续兴趣;愿意长线发展、愿意二战/读研;家庭条件允许支撑3-6年不稳定期。高考分数参考:
分数段
院校建议
特点
620+
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
教育部直属,毕业即有“铁饭碗”光环
580+
华南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师大
师范系统成熟,就业渠道广
530+
一般师范类二本
需自己加倍努力,建议考研
注意避坑:不要盲目追求“双一流”,选对教育类强校更重要!
八、总结一句话:
教育学不是轻松好就业的保底专业,而是“慢热型+高投入”路线。
如果你希望孩子未来过稳定、有社会价值的生活,教育学是个选择;但如果你希望孩子“毕业即拿高薪”,那就请三思。
每天更新一个专业,用敢说真话的方式,帮你科学选志愿!欢迎点赞+关注,一起替孩子选出“更适合的未来”!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