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凭借其在防治慢病领域的显著优势,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了考生报考热点。这所百年学府拥有悠久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底蕴,学校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6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建设成为广东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作为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教学、科研、医疗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为学校新一轮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提供坚实支撑。
守正创新,建一流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
在学科建设领域,广州中医药大学构建中国特色、具国际影响力的一流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该校的中医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校拥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6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疫病防治与应急管理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9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农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行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学校有在校学生专业23个,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目前拥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0门。学校是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百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中医药专门人才18万人,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吴以岭、刘良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
名师齐聚,国家级省级多平台驱动创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坚持引培并举,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曾有一大批以罗元恺、司徒铃、邓铁涛、黄耀燊、梁乃津、刘仕昌、禤国维等为代表的名医名家在校执教。现拥有以中国工程院刘良院士、国医大师周岱翰、林毅,国际知名青蒿抗疟专家李国桥教授以及岐黄学者、国家杰青、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在内的一批著名学者教授。学校教职工13599人,其中校本部1339人,附属医院12260人,其中高级职称2340人。
学校拥有中医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拥有“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方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药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62个。近五年(2020-2024年)新增纵向科研项目 2654 项,获得纵向经费9.5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612项,2020-2024主持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5项,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此外学校坚持产学研协同,与省内外15个地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和胃止痛胶囊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行业的代表产品,畅销全国。
岐黄济世,综合实力持续稳居全国前列
在社会责任方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耕社会服务,加强高端医疗资源建设,教学、科研及医疗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学校现有大学城和三元里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05亩。设有27个党政管理部门、15个二级学院、13家临床医学院、19个科研机构和6个教辅机构,另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校政合作医院以及276家校外实践基地。其中,第一、二附属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成为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的医院之一。第二附属医院连续11年位居“中国中医医院·竞争力100强”榜首,连续6年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科技量值第一,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中医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第三附属医院是广东省三级甲等骨伤专科医院,以中医骨伤科为医院的龙头专科。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聚焦继续教育,助力传承发扬中医药事业进程
近年来,学校充分贯彻党中央关于中医药发展事业部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并通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方式传承发扬中医药事业。学校在打造卓越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办学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已形成了体系完整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格局,校外教学点覆盖全省各地级市,为学生就近在本地求学提供了便捷途径。
据了解,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人才培养需求,2025年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招收高起本、专升本和高起专层次学生。学生学习期满,各科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将取得相应专业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本科毕业生符合国家和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将授予学士学位。
今年该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有:1.高起本(学制五年):中药学、药学、护理学;2.专升本(学制三年):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3.高起专(学制三年):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药学、护理。招生信息详见广州中医药大学-招生-成人招生或广州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官网。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