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一种生物学和临床异质性较高的疾病,约占乳腺癌的15%,因其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且其治疗效果受到肿瘤细胞耐药克隆的形成和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性的负面影响,TNBC被认为是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乳腺癌类型。
既往研究结果表明,在TNBC的综合靶向治疗中,纳米递送系统凭借其独特的靶向特性以及共载、递送和释放抗癌藥物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纳米递送系统可释放的物质包括化疗药物、活性基因片段和免疫增强因子等。且当其与光热消融疗法相结合时,可以达到与化疗药物的协同和减毒作用,抑制肿瘤增殖轉移相关基因,激活免疫系统。纳米颗粒递送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药物设计和给药方式,并通过靶向递送作用改变了传统化疗药物的药物代謝动力学特征,增强其抗肿瘤能力的同时,也显着降低了一些强毒性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最近,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王靖教授课题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高纪东教授课题组与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黄国柱教授课题组合作,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IF 48.165)发表了题为“Nan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s Targeted Therapies for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长篇综述,重点对纳米颗粒递送系统在TNBC综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和总结,详细阐释了纳米颗粒的基本机制(包括纳米颗粒、纳米配体和药物代謝动力学)、对TNBC肿瘤微环境敏感的纳米递送系统、纳米颗粒与TNBC的相互作用(包括相互作用的一般机制和靶向信号通路)、靶向TNBC的多种治疗模式(包括光热疗法、基因疗法、免疫疗法和靶向乳腺癌干细胞疗法)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纳米颗粒药物递送系统的优点、缺点、前景和未来发展,为临床治疗TNBC提供了的参考。
文章中团队明确指出全新抗癌药物之设计及使用新概念如下:
(1)纳米递药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药物设计和给药方式思路:传统抗癌药物不具备主动标靶找寻癌细胞肿瘤之能力,当注入病患体内,会分布到全身所有器官组织,除了对癌细胞产生毒性外,亦会对正常细胞及器官造成毒性副作用,反观纳米药物透过表面官能基修饰,即可具备针对癌细胞肿瘤标靶定点药物输送之功能,纳米药物在生物体内之分布区域主要为重要脏器及肿瘤位置,其生物分布及药物毒性副作用与分子药物完全不同;分子药物之设计着重寻找在正常组织和癌细胞/细菌/病毒之间具有较大亲和力差异的分子结构,而纳米药物之设计完全转变为寻找具靶向癌细胞/细菌细胞膜上过度表达的受体之生物探针;两者药物设计重点及概念完全不同,纳米药物提供一个全新的抗癌药物应用与设计之机会与概念。
(2)通过纳米颗粒递送系统的精确靶向作用,部分水溶性差、無法口服或靜脈注射、或副作用大的药物可以被重新使用,进而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3)纳米颗粒递送系统或能改善或克服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其他癌症中常见的多重耐药性问题。
【文章概念图】
文章转载自:“BioMed科技”
了解更多
搜索“EngineeringForLife”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