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看清华与国学<易经>的深厚渊源》
作者:朱德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源自《易经》的千古名句,被清华大学选作校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学术殿堂的门楣之上,熠熠生辉。这一选择,绝非偶然,它深刻地揭示了清华大学对国学、对《易经》的高度重视和深远传承。
《易经》,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深邃的哲理和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其中所蕴含的阴阳变化、刚柔相济的思想,如同流淌在华夏文明长河中的源头活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学人。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更是《易经》精髓的凝练表达。
清华大学,这座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梦想的学府,以其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和坚定的学术信念,紧紧握住了这一国学瑰宝。将其作为校训,是对传统智慧的尊崇,也是对未来教育方向的明确指引。
“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向上、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在清华园里,莘莘学子们以这股精神为动力,日夜兼程地探索知识的海洋。教室里的专注神情、实验室里的反复实验、图书馆里的埋头苦读,都是对“自强不息”的生动诠释。他们深知,学术的高峰没有尽头,只有不断地自我鞭策、自我超越,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人类的知识库添砖加瓦。
“厚德载物”,则体现了一种宽广包容、敦厚善良的品德修养。清华的教育理念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人格的塑造。学子们在这里学会了尊重他人的观点,接纳不同的文化,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的多元。这种品德的培养,使得他们走出校园后,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清华大学一直以来都重视国学《易经》,不仅仅是将校训挂在嘴边,更是将其融入到了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与国学相关的讲座和选修课程,让学生们有机会深入了解《易经》等经典的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举办各种国学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同时,清华的教师们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他们在学术研究上严谨勤奋,在为人处世上谦逊和善,成为学生们的楷模和榜样。
回顾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每一个重要的阶段,都能看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在发挥着引领作用。从艰苦的初创时期,到如今的世界知名学府,清华始终坚守着这份对国学的热爱和对《易经》智慧的传承。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清华大学将继续秉承这一校训,不断挖掘和发扬国学《易经》的精华。培养出更多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品德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为世界的进步贡献出独特的清华力量。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