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美本的申请不能单单局限于成绩单上的一个个公式化的数字,而是要有一段足以让你脱颖而出的背景提升经历。
可具体要怎么做才是有效的,能放大自己申请优势的,却很少有人能知道。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今年录取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所顶尖大学的Billy同学和我们分享关于他的申请经历。
Billy同学不仅采取了Top 大U和文理学院双申,还采取了多国混申。希望Billy同学在学习、背景提升方面的分享,能给大家更多的借鉴意义。
Billy同学的基本情况:
//
录取院校
美国文理学院Top 15
#3 斯沃斯莫尔学院 Swarthmore College
—2022年录取率:6.95%
#9 明德学院 Middlebury College
—2022年录取率:15%
#9 卡尔顿学院 Carleton College
—2022年录取率:16.5%
#13 戴维森学院 Davidson College
—2022年录取率:16.8%
#13 汉密尔顿学院 Hamilton College
—2022年录取率:11.8%
美国综合大学Top 20
#16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2022年录取率:10%
#21 埃默里大学
—2022年录取率:15.8%
#25 弗吉尼亚大学(EA)
—2022年录取率:19%
除美国外的其它大学录取
伦敦大学 UCL(英国)
圣安德鲁斯大学(英国)
爱丁堡大学(英国)
多伦多大学(加拿大)
麦吉尔大学(加拿大)
滑铁卢大学(加拿大)
香港大学 (法律系)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
标化成绩:
SAT:1520
托福:119
//
AP成绩(6门)
微观经济学(5分)
宏观经济学(5分)
心理学(5分)
环境科学(5分)
英语文学与写作(5分)
英语语言与写作(5分)
主要奖项与课外活动
NHSDLC Debate League(中国高中生美式辩论联赛),全国排名第一
许多媒体活动的创办者
City Memoir 城市记录簿
Positive Hub 能量小窝
Pioneer Research in Media Studies(主题是性别歧视)
<斯沃斯莫尔学院>录取通知书
从Billy的申请履历来看,他本身的学术成就已是非常优异——SAT 1520(满分1600)、托福119(满分120),6门AP满分,还获得了NHSDLC Debate League(中国高中生美式辩论联赛)全国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课外活动也十分特别。
无可挑剔的优秀成绩和独特有趣的活动经历,最终也让他拿到了多所美国顶尖文理学院和前20综合大学的录取通知。
一路成长,Billy同学有哪些体会和心得呢?
斯沃斯莫尔学院
01.生于台湾,长于江苏
Billy出生于台湾,自幼儿园起就和父母一起到了江苏苏州,一年级开始就在当地的国际学校就读。
在问及“什么时候决定出国留学”的时候,Billy和我们说道:“我对美国大学的印象与热情恰恰很大部分都来自于小时候对他们的向往。”
他说:“疫情前,我曾和父母去过3次美国。而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在我小学的时候我妈就让我休学带我去美国。那是我第一次去美国,我和妈妈在美国待了半年,横跨了美国11个州,从自驾、合租到参加当地人的house party,这些新奇又独特的经历,形成了我对美国的初印象。
开车奔驰在美国公路上
到了中学时,我也和父母去了美国访校,参观了美东和美西的大学,比如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UCLA等等。
当我站在他们硕大的校园内,我都会拉着我妈说:咪咪,我要去上厕所,这样好像这样子有一天我就更可能成为这里的一份子似的。
其实回想起来挺好笑的,我妈也一直拿这个事来当玩笑讲,但偶尔也会突然伤感,直到现在才知道我的向往。
和父母在美国游历
参观美国的校园
02.用文字丈量世界,用媒介搭建沟通的桥梁
在确定专业的问题上,Billy提到:我的专业方向是11年级快结束的时候才确定下来的。
因为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语言和写作,也很爱和人交流,会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细微的角落。所以最开始有考虑Media Studies(媒体研究), Political Science(政治科学), Sociology(社会学), Gender Studies(性别研究)方向的专业。
最后结合个人活动背景和Pioneer项目的主题,确定了以Media(媒体研究)和Sociology(社会学)去申请。
他说:”作为一个台湾出生,大陆长大的学生,我希望能通过媒体的力量,去在大陆和台湾的高中生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增加理解,消除偏见。
因为当前的社会,各种媒体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主要途径。世界各地不同种族的人类群体也运用媒体的力量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渴望通过对社会学与媒体研究这个专业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研究,让媒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融合发展,让一些典型社会问题有更加有效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措施。我希望通过Positive Hub这个自媒体平台,把更多的正能量传给身边的人。
图片来源:Billy创办的City Memoir
我目前还在持续做的一件事是City Memoir(城市记录簿)。
这个活动的灵感来源于我在美国的一次游历。当时我看到街头漂泊的流浪汉,不知为何我萌生出想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的念头。回国后,我便开始收集来自不同群体的个体的故事,在采访中,我们也进一步了解到当下所处社会的现状,并描绘出城市的面貌,在不同的回忆和诉说中,组织成一个庞大的城市记录簿。
这段经历,让我接触到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每一段故事的背后,都有触及我心灵的地方。我申请的是社会学和媒体。所以我也有将City Memoir的经历运用到文书和大学面试中。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通过城市回忆录收集这些声音和故事,
并出版它们,
通过它拥抱的声音捕捉一个城市的时刻。
——Billy
03.课外活动与课业,是可以互相成就的
通过采访了解,我们得知Billy除了优异的成绩,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活动经历。
比如创办了许多媒体活动,拥有个人的自媒体平台、参加辩论赛、夏校经历等等。
2019年8月在MITMUNC麻省理工模拟联合国担任AD主席助理
Billy和伙伴将“TEDxYouth”引进到校园,并成功邀请到了包括校内师生以及国外当红博主近十名演讲者。
在谈及如何平衡活动和课业时,Billy说:学的时候要认真,尽量在课堂上学会80%。
而我的课外活动并没有耽搁我的学业,相反,我觉得它跟学习也是相辅相成的,准备活动的同时,也是帮助学业。其中我觉得对学习最有用的就是「辩论」。
美式辩论作为西方辩论的典型代表,承载着浓浓的学术辩论文化。而美辩也是我长期以来都在坚持的一个活动。而要赢得一场辩论,最重要是辩论前的准备。
首先阅读大量的资料和官方的范例去了解辩题和背景知识。这其中往往会让我学习到许多未曾涉猎的科目,能够帮助我了解到了许多课外的知识并且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往往一个辩题打下来,你所了解到的对于各个领域的知识广度早已经超过了你的想象。
比如我印象比较深的,是NSDA全国冠军赛的辩题:
In cases of terminal illness, 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 should be legal.
“你觉得绝症病人在医生协助下自杀,这件事应该合法吗?”
这不仅涉及道德、人权,医学知识,还需要了解各种各样的政策。我当时花了好几个晚上熬夜准备,我觉得这样的学习体验与锻炼不仅弥补了父母无法填补的空白,也丰富了校内学术学习的单一性。
在了解知识背景后,我们需要开始写自己的案例。因为比赛题目出来后,我们是不知道自己持方的,所以正反两方的观点我们都需要在前期做好准备。
和伙伴一起准备辩论比赛
整个过程下来,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英语语言表达、思辨和逻辑能力,还练就了公共演讲能力、英文阅读和检索资料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及研究学习能力。
不仅如此,在辩论中,我也结识了形形色色的辩手。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学校,都是优秀而努力的人。不过由于疫情原因,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和其它辩手们在线上联系和讨论,直到赛前才真正见面。
NHSDLC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外语类高中生顶级辩论联赛。合作伙伴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的辩论协会,以及国际辩论教育协会、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每年都会有许多来自国际学校的优秀学生前来参加比赛。
同样能综合提高学习能力和跨学科思维的,还有我参加的「学术十项全能竞赛」。它也是会覆盖很多学科知识,比如社会科学、语言和文学、艺术、音乐、科学及经济等方面,因此也要求阅读许多书籍。
这个比赛对于我后来参加AP英语语言与写作和英语文学与写作考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此外还有就是参加波哥内部提供的「核心课程」。这里的老师学术水平非常非常高,引经据典,交流起来特别有意思。
比如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徐老师,他对于西方各个社会学家、哲学家信手拈来,对于敏感政治问题的讨论把握精准,对于中美两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高度了解。这也是为什么我敢于在大学申请中去讨论一些相对敏感的社会问题而不触碰到雷区。而徐老师的课程很好的支持了我对于人文社科学科的热爱。
参加pioneer项目时,在高铁上狂看文献
04.活动多是好事,但是一定要有清晰的主线
优异的成绩表现不是进名校的保障,这一点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了。但很多人不知道是事,如何让申请形象立体地呈现给招生官。
对于Billy来说,也有同样的困扰。
对此,他的申请老师徐老师提到:活动多是好事,但是一定要有清晰的主线。
Billy笑着说道,自己其实是一个想法很多,但生产力不稳定的人。有时行动力足,但有时也和很多同学一样会拖延。而且,当时其实并不是非常明确自己的专业选择,希望能有专业的老师给我引导,以及教我如何围绕专业开展活动和文书写作。
这一方面,徐老师真的帮助了我很多,他让我对于自己做的事情有了更强的目标感和目的感,让我能随着自己的热情(如文学、音乐、影视)做各种事情,并汇集成了对申请有意义的东西。也让招生官们,在数字成绩的背后,看到了我有趣、有创造力的一面。
比如,我有将媒体研究和一些艺术媒介相结合,在自己创作、参与编曲的说唱歌曲中去探讨社会不公平、资本主义异化之类的问题,在网易云上有数万粉丝;
在影视方面,我参与了之前提到过的在独立电影节获奖的LIVE短片的创作,探讨直播平台唯流量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参与LIVE短片拍摄
在文学创作方面,我还有通过在wattpad上连载小说创作,从一个多重人格障碍的主角视角,去讲述精神疾病人群的挣扎和困难。
最后,除了这些以外,在老师的建议下,我还将自己的生活点点滴滴剪辑成一个2分钟的小视频,来讲述自己是一个怎样多面的人,最后也在申请时提交给了大学。
在申请时,徐老师也会根据我的经历结合美国大学的招生特点,帮助我针对性地调整申请文书的侧重点,比如说哪些活动应该靠前,文书中怎么更好得体现自己的活动跟学校项目的关联性等等,把申请文书做到了尽善尽美。
他说:“在文书的写作上,其实我写作的很多题材都不好写,从两岸话题、媒体审查问题、性别、心理健康这些问题。在我下笔时我一直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握好度,既不能写成愤世嫉俗的愤青,也不能写成一味支持主旋律的乖宝宝。
徐老师特别好地引导了我完成对如此复杂社会问题的文书撰写。不仅是申请季的文书,在面试中,乃至在未来美国校园中和同学交流中,我对于社会问题交流评论的能力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了提高,受益匪浅。”
如果大家对我的文书内容很感兴趣的话,在本周末(6/18)的PeerBang申请分享会上,我愿意和大家展示我的部分文书内容,欢迎大家来和我进行交流和探讨。
最后,Billy也和我们透露,他选择即将入读的学校是全美排名第3的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希望可以跟专业方向顶级的教授继续更深入的专业探讨。
我们也预祝他学业顺利,无论将来在哪,都能一直熠熠生辉。
Billy同学作为学生代表 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3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