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和金钱,谁说不是西方资本家的双刃剑?炮声轰鸣时,痛苦和财富在天平两端疯狂拉扯。欧洲人、美洲人坐在宽大的沙发上数钞票,底层小民、中东难民、乌克兰普通人却在灰烬中寻找明天的碎片。表象上一片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底下地火奔涌。美国、英国、德国这些国家没停过手,输血、制裁、暗箱操作,把别人的苦难装进自己的银行账户。从洛克菲勒到马斯克,从波音到雷神,战火越热,西方资本就越肥,没有人真想让战争走远。
幕后的推手,一个字,钱。西方资本没兴趣在沙场上厮杀他们自己,却热衷操控棋盘。美国和欧洲政要面对道德质问时咬牙切齿,却很清楚自己的经济命门被军工复合体、金融大鳄死死卡着。表象平静,暗流涌动。他们不断给以色列、乌克兰打钱,不断上演所谓“捐赠”,结果呢?钱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自己军火商、金融巨头的口袋里。有人说资本主义不愿离开战争,没错,因为每一声炮响后落下的不是正义,而是一地美元。难怪网友们在论坛上调侃:哪里有烟雾,哪里就有美国的钱包。
这不是危言耸听,截至2023年,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已超800亿美元,据彭博社数据,背后有超过一半以各类装备采购形式“反哺”了本土军工厂。欧洲各国虽然嘴上讲和,行动上没一个省油的灯。英国紧抓难民问题做文章,法国表面中立私下仍然大量供货。战争越久,西方内部问题越深,漏洞百出的财政、瘦得不行的大学系统首先遭殃。
这一轮资本游戏的受害者,竟然是自家高校。美国常青藤、英国罗素集团,表面圣洁,实则内忧外患。钱没了,学生走了,疫情和战争双重打压下,2022年美国有超过500所高校面临严重财政危机,一度关门的大学名单刷新纪录。教员辞职,董事会跑掉,政府嘴上为乌克兰“慷慨解囊”,实际上把教育的钱挪给了军工,打着“自由世界”的旗号,穷得让人下巴都掉地上。这一幕,全美家长愤怒,学生在社交媒体刷屏。“倒闭又怎样?政客根本不在乎,孩子只有更难。”这一切背后,资本嗷嗷待哺。
当战火熄灭,和平重归。美欧高校该何去何从?生存还是毁灭,这不是哈姆雷特的问题,而是赤裸裸的账本问题。资本主义大学,只认钱不认人。账上一缺血,这帮人就能为了一口饭攀上前几天还对中国冷嘲热讽的高校。和平一降临,西方一流大学纷纷“放下身段”,主动与中国高校接触,开分校、拉合办、推合作。说得好听,这是全球化;说得难听,明明就是“走投无路”。尤其是看着中国一年1000万高考生、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真香定律又准又狠。有网友戏称:美国大学的教授们赚中国学生的钱,工资发晚一点就要来“催债”了。
谁都不傻。中国本土学历热情高涨,“文凭即护身符”几乎成了百姓心照不宣的共识。美西方大学难得主动低头,主打灵活、包容、降门槛。牛津、哈佛、斯坦福等顶级名校,生源紧张、资金压力下,拼命推介自己的课程,甚至人文学科、商科等非敏感专业打出打包价,实用灵活。与其让中国学生远渡重洋,不如直接把教育模式“搭积木”般搬到中国。肯恩大学、纽约大学的中国分校,就是典型范例。学生省钱,学校赚钱,看似双赢,可背后的本质,不过谁先掌控这庞大的资产和未来话语权。
钱面前,什么尊严、面子、地缘对立统统可以让路。资本主义的底色永远是逐利,哪怕政客昨天还在喊“封锁”,转眼大学就笑脸相迎。“只要愿意来,优先开放人文社科、商科类,实在不行低价打包。”美国部分大学从未停止对中国学生敞开怀抱,中国网友用一句话概括得绝了:能活下去才有资格讲政治正确。不少教授自己也在痛苦抉择,是等死,还是赶快打开中国这扇门?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麻省理工2023年学费高达近6万美元,却公开承认亚裔和中国留学生最舍得花钱。宾大、哥大招生办公室几乎每年为中国市场开绿灯。哪个招生官不快马加鞭争名额?利益驱动,世界名校只得顺应大势,哪怕嘴上依旧表忠心于本国政策,“钱到位啥都能谈”。哈佛经济学教授甚至在微博上匿名吐槽:“教育不是慈善,钱就是一切。”粉丝跟帖:“没钱故事再美,校长也是要卷铺盖走人的。”
对比中美高等教育生态,能看出无声的赛跑。中国整顿民办、提升本科质量、鼓励国际交流。西方大学却陷入新一轮“寒冬”,用各种合办、分校策略拼命吸血求生。有网友录了短视频:“校长苦哈哈,招生部跪求留学生,奖学金大放送。”有的家长一边嫌贵一边抢着投简历,“文凭灌水,自带金光。”现实既荒诞又真实。
历史告诉我们,过去20年里,中外合办项目猛增,从2005年的200余项涨到2023年的1500多项。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直接拍碎了西方教育产业的财务神话。中国的高校则维持扩张姿态,自信并掌控合作主导权。谁能带来资源,谁能输送资金,本质上就是重组后的新全球教育链条分配。有评论念叨:“当世界热闹过后,该掏钱的还得是中国学生。”普通人夹在中间,摇摆、焦虑、乐观、纠结。有人得到了新机会,有人吐槽西方“良心未泯其实是银根紧”。
最终,这些西方名校怕的不是不合作,而是没人来交钱,没人帮它渡过难关。中国家长和学生呢,认清现实,选对出路,只要抓住机会,谁怕谁?利益分配、教育主权、人才流动,都是未来争夺的下一个战场。世界没变,资本从不讲情面,名校一定会降门槛、给机会、把故事说得天花乱坠。但谁真的赚了,谁才是最后赢家,账本比嘴皮子清楚一百倍。
资本主导下的世界,只要热钱和热战并行,谁都注定无法独善其身。留学生、家长、教授、政客,围着金钱和生存绕圈。有人在键盘后营造梦想,有人站在现实前苦笑。全球教育深度洗牌,潮水退去,谁能站稳脚跟,谁只能泅渡求生?答案其实早已写在卷宗里,就看谁愿意认真算这笔账。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3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