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工作六年的留学顾问,看着电脑里那份未完成的成绩单,我又想起上周那个在办公室痛哭的男生——他是多伦多大学第三年被劝退的学生,父母至今还以为他在准备毕业设计。这五年,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孩子:刚出国时眼里有光,后来被挂科压得喘不过气,最终躲在合租房里打游戏逃避现实。
加拿大高校的挂科率远比想象中残酷,麦吉尔大学官方数据显示,大一理科挂科率高达37%,UBC工程系甚至流传着"第一年淘汰一半"的潜规则。
最痛心的是这些孩子总在隐瞒。有个温莎大学的学生,挂了四门课不敢告诉家里,直到收到停学通知才慌张来找我,那时已经错过了申诉期。他们怕父母失望,怕被说"浪费钱",结果硬生生把补考、转学、申诉的黄金时间拖成死局。去年帮一个阿尔伯塔大学的孩子紧急转学时,他红着眼睛说:"老师,要是我早半年说实话…"这话我听得心都揪起来。留学从来不是买了机票就能拿到文凭的旅行,那些被成绩单击碎的骄傲,本可以早点被接住的
【来自被退学学生的自白】
还记得前几年大一课程的游刃有余,对我来说大一的学习难度并不是很大,主要都是一些基础课程,平稳的度过大一的阶段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到了大二以后,专业更加详细划分,学得更细的同时难度提升。同时由于长期相处,也认识很多国内的朋友,算是一种抱团。其实这在加拿大也非常常见,华人一个圈子,本地人一个圈子,要想融入本地圈子几乎不太可能。一段时间适应后,也开始逐渐松懈了下来,其实有时候真的很容易被环境感染,当然这也和自己的自制力有关。
整个人昏昏沉沉地走在街头,想要去酒吧放纵一下自己,这两天晚上都没有好好休息过。主要因为退学的事情纠结了许久,我的签证下周就会失效,还没有想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我是上周三的时候收到学校的开除邮件,由于GPA低被学校开除。去年就收到了学校的警告邮件,约谈的时候Advisor也建议我转换专业,我本以为努力可以将自己的GPA提升上来,没成想今年的成绩更低,GPA也低于2.0.
我知道这件事无法隐瞒很久,明年就是我正常的本科毕业时间,我需要给到父母一个交代。看着昔日的同学将如期毕业,心里的滋味五味杂陈,有时候自己都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否就真的没有这个天分。万般滋味涌上心头,只有自己能够体会,父母一如既往地支持我,让我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相信我能很快毕业。
四年前来到美国留学,虽然学校的排名不是很好,但是我觉得已经非常不错。毕竟来加拿大留学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一天会被学校开除。
我初步打算放弃本科阶段的补救,直接申请Master就读,英国的Master分为授课型硕士以及研究型硕士,我这种情况申请一年的授课型硕士无疑性价比会更高,选择一门比较简单的硕士专业,只要一年即可拿到Master Degree回国,也不会浪费很多时间再去就读本科,最后拿到的也是Master学位,给到父母和自己一个交代。
【当无法毕业或者挂科的解决方案】
学术申诉(Academic Appeal)适用条件:挂科科目≤3门,且存在客观影响因素(如健康问题、家庭变故等)。操作流程:在收到退学通知后 14天内 提交书面申诉,附医院证明、心理咨询记录等第三方证据。重点说明 不可抗力因素 对学业的影响,避免归咎主观原因。成功案例:麦吉尔大学允许学生在申诉通过后 免费重修挂科课程,且不计入挂科次数。
成功率:约30%-40%(需证据充分且逻辑清晰)。
2.转学续读:最大化保留已修学分
省内转学(学分转换率更高)
安省/BC省高校联盟(如U15)允许省内转学生转换 60%-75%学分。案例:多伦多大学接受约克大学 公共课学分 全转,但专业核心课需审核匹配度。西蒙菲莎大学(SFU)对GPA≥2.5的转学生开放 快速录取通道。
我们总在失败后寻找借口,总在绝望时选择放弃,在留学被开除时选择逃避,到最后一无所有,没有结果没有学位。仍然记得留学前的豪言壮语,却在最后败给了现实,才发现自己的坚持,并未换来想要的未来。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