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圈里,简称不仅是辨识度的标志,更是一种文化认同。然而,中南大学,这所地处长沙、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却在简称上陷入了尴尬境地。
中南大学,是在2000年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和中南工业大学三校合并而成。三个学院分别在医学、交通工程和冶金材料等领域各有所长,合校后的中南大学综合实力大大增强,逐步成为涵盖理、工、医、文、法、商等多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并跻身“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支持高校行列。但即便如此,中南大学的简称依旧“悬而未决”。
为什么“中南大”不能直接用?这其实是“先到先得”的典型例子。位于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早在2000年中南大学成立之前,就已经广泛使用“中南大”这一简称。虽然两校都带“中南”二字,但因为历史渊源不同,简称自然也归了“先用者”。
那么,“中大”行不行?听起来挺顺口,也符合高校简称普遍“两个字”的习惯。可惜“中大”这个称号,早已被广州的中山大学正式使用并广为人知。作为国内最早建立的国立大学之一,中山大学在百年发展中积累了极高的声誉,简称“中大”早已深入人心。中南大学若强行使用,势必引发混淆。
有人会说,那干脆叫“中南”好了,听起来也挺霸气。但问题在于,“中南”作为一个区域概念,语义太泛,不具备唯一指向性。在行政、地理甚至商业等多种领域,“中南”都是个高频词,例如中南地区、中南出版、中南集团等,通用性太强,反而削弱了高校品牌辨识度。
再者,从高等教育体系来看,用大区名直接做简称的高校并不多。比如东北大学简称“东大”,西南大学、西北大学则都简称“西大”,但“西大”本身就存在混淆问题,尤其在社交媒体和非正式语境中,常常让人傻傻分不清。中南大学若效仿,叫“中大”,又撞了中山大学的车;叫“南大”,又与南京大学重名,确实是个两难。
还有人提出,中南大学是否可以另辟蹊径,自己创一个独有的缩写格式,比如“CSU”(Central South University)。这个简称在国际上更为通用,尤其在发表英文论文、出国交流时使用较多。大但是,对国内学生和公众而言,这种英文缩写的传播力还是不如中文简称来得亲切。
当然,对于真正了解中南大学的人来说,简称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所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的大学,拥有雄厚的学科实力,尤其在冶金、材料、交通、临床医学等领域都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全国最多的轨道交通工程师、全国最强的口腔医学团队之一,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同时还是国内少数拥有自主招生权、直通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科研经费在湖南省内长期领先。
尽管“叫不响”的简称让中南大学在高校圈略显“低调”,但它的实力却从未被忽视。在多项全国性学科排名中,稳居前列,甚至在QS、THE等国际排名中也有不俗表现。而在学生群体之间,“中南”或“中南大学”已经成了最自然的称呼,反倒避免了简称混用所带来的困扰。
所以,贵为985的中南大学,没有简称才是最大的“高级感”,因为实力强到不需要靠简称来刷存在感。毕竟,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真正让一所大学熠熠生辉的,还是背后的教育质量、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