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在抱朴财经私享会的群里和会员们聊了我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现在整理出来,也欢迎大家加入私享会。
网上有些人总是说美国的大学录取是靠推荐信的,破坏了大学录取的公平。是不是存在这种情况?多吗?有,比例少。
绝大多数人要靠什么进美国大学?学习成绩。这是一个门槛,你要过了这个门槛,才能谈其他。
比如,你想进美国前50的名校,国际生需要托福100分,6门AP考试(全英文),最好有3门5分,3门4分,这样比较保险,然后看竞赛、活动,个人特点。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某个学生的特点很突出,做自媒体有100万粉丝,读传播学,那么,托福90分也有可能进。
美国的大学录取不是单纯看分数,而是看你有什么特长,以及你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价值。
所以,有些中国学生成绩很好,门门5分,但没有特点,没有靠谱的活动彰显自己的价值,往往录取得不好。
家长就闹,说不公平。其实,只要过了学术门槛,大家都差不多,录取人员就会更在意孩子的特点,没有特点的就不录,很正常。
而且很多是私立大学,它不录取你,只需要一个理由:你不合适本校。
01 美国为什么不唯分数论?
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干?为什么不唯分数论?因为他们看透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让人在掌握知识之后去创新,创造更大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包括体育、美术、艺术。
美国名校是非常重视文理兼修的,你可以不学化学、生物,只学数学、物理、计算机,但是你必须学一些文科,比如历史、地理、心理学等等。
美国人并不认为文科无用,他们认为有用。
美国大学经常会突破常规录取一些学生,比如某学生总分不高,但是物理特别好,大概率会录。很多学校是私立大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但会把握一个度。
比如某藤校今年录了一位女生,她的成绩不错,但未必是顶级优秀的,如果按照总分从上往下录的原则,未必会录取她。但是她观察云朵有方法有理论,有学术文章,有突出观点,结果那些分数比她高的没有录,她进去了。
美国大学的灵活身段让很多偏才不至于读个高中、大专、职中,而是有机会攀登学术高峰。
你如果是读文科方向,对数学的要求在某些学校可以是极低的,没有统一的数学线卡你,极个别学校甚至不看数学成绩。
而且,美国大学进去容易毕业难,相当一部分名校只有85%的毕业率,有的甚至不到70%。所以,你可以凭推荐信、捐款进去,未必能顺利毕业。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大学有少量放水,但是这么多年依然坚挺的原因。你要是贿赂教授,人家可能直接报警,抓你去吃牢饭。
美国大学这么干,极大地保护了创新精神,结果就是:教育、科技、军事力量世界第一。(杠,就是你赢了)
02 英国高校主要看成绩
相比之下,英国高校录取人才基本不看活动、竞赛,主要看成绩,其实和中国很像。那么,英国这些年如何呢?因为过于严谨地追求成绩,所以,学界没有什么创新,都是白人主导的社会,英国有什么很牛的互联网公司、科技大牛吗?基本没有。
而且英国的国力等诸多方面也很一般。
当然,英国的发展还算平稳,法治等诸多方面做得比较好。
但是,因为没有创新精神的土壤,基本上就是那样了。
美国的教育决定了她会孕育很多实现科技从0到1的人才,而英国呢?很少。
中国教育更讲究均衡发展,尤其是高考选拔人才,分数几乎是唯一标准。这样会有优秀人才被选拔出来吗?有。但是还有很多人才在中考被分流去了职高,有些人才在高考被分流去了大专。
以分数作为唯一的选拔标准,貌似公平,也满足了民间情绪,但付出的代价就是在中考、高考损失了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很多都是平民子弟,或者农民的孩子。
在一个以学历、权力作为资源分配主导力量的氛围中,这些有创新精神、能力的人才并没有机会深造,更没有机会施展才华。他们中的一些在开网约车、送外卖。
毫无疑问,中国企业有很强的制造能力:从1到100的复制能力很强,但是,从0到1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杠,就是你赢了)
问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教育制度只是在按照并不科学的标准筛选人才,并没有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创新精神,而是只能提供统一标准的训练。
一方面,在教育的过程中过度卷,过度追求标准答案,不鼓励奇思妙想。另一方面,又要求他们在参加工作之后有创新精神,这是很分裂的。
某些有创新精神的同学如今混得不好,原因之一是他们的高考总分达不到要求,无法进一步求学,而且也没人看他们的特长是什么,达不到就淘汰。除了分数,其余特长都不重要,这是对的吗?大家思考。
03 追求分数公平意义不大
如何堵住某些人钻高考的漏洞?如何防止某些人破坏高考公平?
宽进严出就是一个办法,关键是,高校教师真能守住教育的底线吗?某些学生贿赂教授,教授是微笑接受,还是马上报警?
还有更多的东西,我就不说太细了,因为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我只能讲讲教育层面的东西。
其实有些人根本不需要学历,也不需要真实的本领就能获得好工作,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些人去搞一个学历,完全就是为了面子。
高考按分数录取根本挡不住某些人某些事,请想想江西南昌周公子,不要对所谓的分数公平以及后续的工作机会、财富分配抱有太高期望,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了。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