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庆熙大学留学生欢送仪式。看到会上孩子们一个个侃侃而谈,不但表达了对母校对老师的感谢之情,还不忘对学弟学妹们谆谆教导。孩子们有的条理清晰,有的言简意赅,有的声情并茂,感觉昔日不时惹老师生气的孩子真的长大了。仪式结束后,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离去的背影,我也不尽泪湿眼底。昔日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又一齐涌上心头。
2014年6月,刚刚送走一届毕业生的我又接到学校的通知。听到将会担任韩国班班主任,我紧张又激动。毕竟,长期担任传统班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我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但是,面对新的挑战,我又跃跃欲试。2011级的张主任在刚毕业的2011级的学生大会和班主任会上都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和发动,体现出学校上下对国际部工作的重视。2012级更是不遗余力的进行了动员。
七月初,经过学校各方面的努力,已经有一部分同学有了报名参加韩国班的意向。为了更好的给同学们介绍韩国班的情况,学校特地邀请了省教育厅留学中心的裴主任等老师来给学生家长和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家长会上,家长和学生非常踊跃,所问问题花样百出,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裴主任和潘老师忙的口干舌燥,我也借机会赶紧给自己充电,对于以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到韩国以后的生活、学费等各方面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充分的交流和考虑之后,最终有十几名同学决定报名国际部韩国班。
因为会上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适合学习韩语,学校本来打算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试学。但在后来的报名中却发现想参加试学的家长和学生寥寥无几,筹划已久的试学工作也就没再展开。
之后学校就开始全力以赴的准备韩国班开学以后的工作。暑假期间,高主任反复和留学中心联系,筹划开学后的事宜。很快,教材被运到了我的办公室。教材有了,接下来就是教室和师资了。暑假里,高主任利用休息时间为国际班选定了教室,然后,我们又精挑细选了一部分桌椅。尽管酷暑难耐,我们还是把四十套桌椅逐个从仓库搬到教室并摆放整齐。之后,我们又对教室进行彻底的清扫,高主任更是将投影仪和录音机也都准备齐备。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我们憧憬着孩子们上课时的样子,却并不感觉到累。
九月一号开学的日子很快到来了,家长们陪同学生们一个个的来到了教室,住宿的学生将个人的生活用品安排到了指定的宿舍。由于条件简陋,很多家长对我们能否顺利开班心生疑问,有的甚至直接质疑。我只能用自己的工作尽量让家长们放心。男女生宿舍安排妥善之后,我和同学们都来到了教室,高主任也从北院赶来给我们召开班会。既使同学们明确了方向,也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尽管学生顺利到校,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韩语老师却迟迟未能到位。高主任心急如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安排好的韩语课只好暂时上成英语。我一天的课程达到了六节。身体上的疲劳是其次的,没有韩语老师,孩子们本来就不稳定的心变得更加的浮躁。如何稳定学生,才是我最大的难题。终于高老师请来了我们学校曾经的学生,山东大学韩语系毕业并且曾经去韩国交流过一年的卢老师暂时担任我们班的韩语老师,孩子们终于可以开展韩语学习了。
尽管卢老师每天都得往返于盐窝的老家和县城的一中,身体上的疲劳没有阻挡住她初为人师的热情。孩子们带着新鲜感,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学的非常起劲。卢老师耐心的一一为他们纠正发音,由于有的同学在暑假就到济南或者青岛进行过韩语的学习,学习起来并不吃力。兰同学不但自己能掌握的较好,还能在课下和自习时间帮助其他同学。
国庆节以后,徐老师成为了孩子们新的韩语老师。徐老师对待学生非常耐心,也平易近人,和孩子们亦师亦友,工作也非常认真。偶尔翻开徐老师的工作记录,我发现徐老师不但记录了每次学生作业的情况,而且备案了每节课学生的表现。工作认真的程度让我这个工作十年的教师都感到佩服。
之后,班里又新来了李龙,邵小芳两个同学,班内成员由原来的十二个增加到了十四个。徐老师又为两位新来的同学进行补课,其他同学也都热情的给他们提供帮助,他们也都学习的非常刻苦,成绩很快有了起色,跟上了其他同学的进度。
作为韩国班的英语老师,我和语文老师薄老师和数学老师刘老师一样,对于自己的定位和教学目标并不是非常清楚。我们没有教材,也不知道对孩子们要求到什么程度,只好摸着石头过河。所幸,留学中心的裴主任及时给我们开了座谈会,给我们讲述了济南的韩国班的情况,我们才大体了解自己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英语课上,我一边给孩子们扩充词汇量,一边锻炼他们的英语口语。我们有时模仿英文电影,有时开展角色扮演,有时举行猜单词比赛。由于没有了枯燥的书山题海,孩子们学英语的热情反而比其他班的同学还要高涨。
很快到了孩子们该考虑自己的志愿的时候了。留学中心的潘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韩国的大学的情况,我和同学们还有学生家长也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最终六位同学选定了济州大学。而张同学等八位同学选定了仁川大学。选定大学之后,孩子们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尽管韩国的大学宽进严出,但是所需要的材料也着实繁琐。有的大学所需材料竟然达到十九项之多。很多材料需要到市公证处进行公证,有的需要到学籍所在学校开具证明并盖章。孩子们刚开始丢三落四,又不主动问,经常跑了一圈材料只完成了一部分,还得再跑一趟。后来孩子们吸取教训,变得小心谨慎起来。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他们变得敢于开口,说话也变得有礼貌多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各项材料基本准备齐备之后,时间也到了十一月份,孩子们初期的新鲜感早就荡然无存,对于未来的考试,压力又不像其他班的学生那么大,孩子们开始放松起来,之前的一些坏习惯开始越来越明显的呈现出来。有的同学开始迟到,有的同学晚上熬夜玩手机,有的同学周末不请假外出玩耍,甚至有同学夜不归宿。除了对违纪同学的教育和管理之外,我采取了多个措施。我知道,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们的目标不明确,学习无压力。我首先开展了“No Chinese”活动,即在教室里不说汉语,要么说英语,要么说韩语。这个活动既是为了模仿韩国的环境,也是给学生增加挑战,提高他们学习韩语的兴趣。果然,本以为学的不错的他们,开始发现自己的词汇量非常有限。很多东西和表达方式都不会说。学习的积极性重新提高起来。此外我多次召开班会,并在班内贴出“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能够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等标语来激励他们。我还多次放映那种反映出国之后语言不通给人造成不便的电影,让他们增加一些学习的压力。韩语老师一方面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也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这些都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韩语的热情。
正当我们以为一切都会一帆风顺的时候,却听到了我们班的张同学学业水平考试有一科没有通过的坏消息。这意味着他不能和我们一起申请语言学堂,不能一起出国了。此后张同学决定自己在青岛一心学习韩语,争取在国内考出韩语三级,这样他就能够在九月份的时候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起申请韩国大学的本科学业了。
最让我们措手不及的是仁川大学传来的坏消息。寒假来临前夕,正当大家都开始准备出国物品的时候,仁川大学的申请没有通过的消息却如晴天霹雳让我们目瞪口呆。这可怎么办?家长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打来,孩子们也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经过留学中心老师的努力,庆熙大学又给了我们希望。留学中心的潘老师更是亲自来到我们的家长会上给家长们进行解释。因为所需材料不同,时间也所剩无多,家长和孩子们又开始分头准备材料。最后有惊无险,庆熙大学的申请终于获得了通过。
回首这半年多的工作,真的有辛勤劳作的汗水,也有感动的泪水,有学生家长气急败坏的质问,也有学生们发自肺腑的感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可供借鉴的教训。
此时此刻,孩子们正在机场的旅馆里睡得正香,明天的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在异国的土地上。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了学校的决策和领导老师们努力,他们得以出国深造而不必再在教室里混日子。这些孩子的父母是幸运的,因为有了这次机会,他们得以看到再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开心的笑脸和积极的心态。真心希望孩子们能够学有所成。留学虽易,求学不易,且行且珍惜。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