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大学(UCPH)网站7月4日发表了该校新任研究与创新副校长伊娃·霍夫曼就职专访。霍夫曼表示"不确定时代需要勇气"。7月1日正式就职的伊娃·霍夫曼肩负双重使命:强化哥本哈根大学的创新实践,同时确保欧洲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哥本哈根大学从不缺乏创意——无论是研究者、学生还是合作伙伴,都源源不断地贡献着智慧火花。如今,这所百年学府需要构建更完善的培育体系,让这些创意生根发芽,最终转化为新知识、解决方案乃至初创企业。
这正是伊娃·霍夫曼上任后的核心使命之一。7月1日起正式履职的这位新任研究与创新副校长,将主导这场从"创意"到"创造"的变革。
西欧正经历重大变局。"二战以来我们与美国惯有的科研合作模式正面临挑战,"伊娃·霍夫曼指出,"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科研经费的举措,将波及包括丹麦在内的欧洲国家。"她特别强调,欧洲高校长期依赖的大型数据库和研究基础设施,正面临消失的风险。
霍夫曼直言,欧洲已经错失了上一轮科技浪潮,我们绝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重蹈覆辙。与此同时,她认为在这个世界新秩序下,欧洲必须为自身的科研技术承担更多责任。
"欧洲已经错失了数字科技浪潮,这次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在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领域再次落后。这一次,我们必须参与竞争——而且必须勇于进取。"她强调道。
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体系
提升哥本哈根大学的创新能力将成为她新任期内的重点任务之一。在伊娃·霍夫曼看来,创新不仅意味着发明创造,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框架,并允许失败的存在。
"我们需要为研究人员参与创新活动扫清障碍。必须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这自然意味着并非所有尝试都会成功。失败在所难免。虽然很多衍生企业——那些从科研成果孵化的小公司——取得了成功,但也不乏失败的案例。但这不能改变一个事实:我们必须为学生和教职员工创造最优渥的创新环境。"
伊娃·霍夫曼认为,哥本哈根大学亟需重新审视创新工作机制——特别是如何避免优质创意陷入官僚程序的泥沼。
"我希望我们能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创新。创新不仅限于专利或医药领域,还包括新技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或社会创新。我们尤其需要提升跨学科协作能力。"她以自身研究领域举例说明,"以生育危机为例——这不仅是生物学课题,更涉及社会结构、人生轨迹和文化因素等多维度的交叉研究。"
霍夫曼表示,在与产业界合作中,我看到了机遇与尚未开发的潜力。我们需要共同搭建这座桥梁——以明智且负责任的方式。
与此同时,霍夫曼副校长认为必须加强高校与企业界的伙伴关系。这一理念部分源自她在英国多年的工作经历——在那里,产学研合作更为普遍,而她本人就曾深度参与过公私合作项目。
"在与产业界合作中,我看到了机遇与尚未开发的潜力。我们需要共同搭建这座桥梁——以明智且负责任的方式。归根结底,我们的使命是研究他人未涉足的领域。重大挑战不可能仅靠企业界解决,但同样也无法由大学独自攻克。我们必须携手合作。"霍夫曼强调。
她特别指出,与企业的合作为其研究团队提供了独立无法获取的关键数据。"例如我们与大型基因组学公司的合作,将其数据用于基础研究。这不仅催生了新知识,更实现了产业与社会的双赢。这类良性循环的合作伙伴关系正是我们需要大力推广的。"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正式就任副校长后,霍夫曼将面临诸多任务——无论是校内事务还是更广阔的政治舞台。
她指出,丹麦凭借雄厚的研究经济基础处于优势地位,但也面临政治优先事项过于局限的挑战,存在好奇心驱动的研究被边缘化的风险。
欧洲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的关键时刻——但这要求我们承担起责任,哥本哈根大学亦不例外。——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与创新副校长 伊娃·霍夫曼
"我们正身处科研经费空前充裕的时代。但绝不能因此忽视研究者自主提出的创意,以及那些往往始于一个疑问或意外发现的基础研究——这些无人完全理解的探索,很可能成为未来重大突破的钥匙。"
与此同时,在欧洲各大学亟需重塑科研合作模式的背景下,哥本哈根大学内部也即将迎来重大变革。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又充满挑战的时代。欧洲正站在机遇与责任并存的历史节点——哥本哈根大学同样责无旁贷。"霍夫曼副校长指出,"我们必须在创新突破与责任担当之间找到平衡,始终坚守作为未来知识创造者的大学使命。"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