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G这个榜单,和QS的排名怎么差那么多?这是个问题。
每年六月开始,各种大学榜单就冒出来了。现在的留学生,看重世界大学排名,这东西关乎回国找工作,关乎认可度。但英国本土榜单,比如CUG,却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它们的数据来源和逻辑,跟QS那种国际榜单不是一条路。
CUG的数据哪里来?基本是英国官方给的。比如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的数据,还有NSS、REF这些东西,这些都和学校能拿到多少经费挂钩,学校自己不好操作。它有十个指标,毕业生前景、研究质量、学生满意度,录取要求,甚至还有一个叫“Continuation”的,看学生能不能顺利读完,能帮你躲开一些宽进严出的坑。
所以CUG的榜单是给谁看的?
主要是给英国本地高中生,那些学A-level的学生用它来报UCAS志愿。榜单里的“Entry Standards”指标就是UCAS分数,一个学校在英国牛不牛,看这个分数就知道了。
CUG的排名看下来,剑桥常年第一。这个没啥好说的。牛津第二。
然后是LSE,圣安德鲁斯,杜伦,帝国理工IC,拉夫堡,巴斯,华威,兰卡斯特。
这个前十的名单,懂行的人估计都觉得正常。在英国,学校就分两种,一种是牛剑,一种是其他学校。IC这种想踩着牛剑往上爬,不可能的。
本土学生的逻辑,是认那些老学校。
圣安、杜伦这种,就是牛剑之后的王者之选。英国的老钱家庭新钱家庭,都想把孩子送去这种地方。学术是一方面,另一面是圈子和传承。他们那个阶级意识,只有这种古老学校能满足。什么科学技术,在他们眼里,那是打工人的事儿。人家孩子追求的是哲学、历史、人文艺术,是琢磨人、琢磨思想、琢磨政治的方向,这和我们想的不是一回事。
还有一种学校也受本土学生欢迎,就是小而精的。
比如巴斯大学,还有兰卡斯特大学。它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很强,学生满意度也高,录取门槛不低。巴斯本科的录取评分是81分,UCL只有80分。国内学生喜欢的伯明翰、南安普顿,75分都不到。
再看看10名到30名左右的学校。
埃克塞特、约克、UCL、伯明翰、布里斯托、谢菲尔德、南安普顿、爱丁堡、KCL、萨里大学、利兹、卡迪夫、利物浦、女王贝尔法斯特、UEA、诺丁汉、曼大、格拉斯哥……
这个区间的学校,就能理解本土学生的逻辑了。古老学校和小而精学校之后,才轮到这些综合性大学。
英国本土其实不怎么分综合大学。他们看的是“红砖大学”,看你是不是“罗素集团”成员。
所以对本地人来说,选南安还是谢菲,选伯明翰还是利兹,区别不大。可能就是离家近,随便挑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学校,一般不会差。
那为啥有些在QS里排名很高的学校,在CUG这里就不行了呢?比如KCL、曼大、UCL、格拉、爱丁堡这些。
原因挺多的。
一个是学生满意度低。二是学校人手不够,老师职工踢皮球,创收的心思明显。三是师资质量问题,有些老师自己搞科研是一把好手,但讲课就是一坨。学生挂科率高,怨声载道。学生觉得自己没人管,矛盾就出来了。
大班教学的学校,本土学生代入感很差。评分自然上不去!
国际学生比例高的学校,英国学生很多就劝退了,去的人少。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5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