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考规划师”深谙家长在孩子高考事宜上的焦虑心理,借此大肆推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然而,在这些看似诱人的项目背后,实则暗藏着诸多陷阱。
电影《逃学威龙》剧照截图
然而,各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良莠不齐,如何选择?如何避坑?
上交密西根学院截图
近期,部分合作办学项目陆续关停,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发布的相关公告。
曾经,中外合作办学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是中产家庭实现“低成本留学”梦想的绝佳选择,备受青睐。然而如今,其境遇却如冰火两极般天差地别。在此情境之下,人们不禁心生疑问:中外合作办学,是否依旧值得莘莘学子投身其中呢?
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中外合作办学机制。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https://www.crs.jsj.edu.cn/)上给出的定义如下: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根据相关法规,中外合作办学目前是两种形式: 1)合办机构 2)合办项目。
A)合办机构(分为独立法人和非独立法人):独立法人合办机构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外合作大学,目前共有11所大学。
学校
成立时间
所在地
中方学校
外方学校
宁波诺丁汉大学
2004
宁波
浙江万里学院
英国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2006
苏州
西安交通大学
英国利物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
2012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美国纽约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
2012
昆山
武汉大学
美国杜克大学
温州肯恩大学
2012
温州
温州大学
美国肯恩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2016
深圳
北京理工大学
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
广东以色列理工大学
2016
汕头
汕头大学
以色列理工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2005
珠海
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14
深圳
深圳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2022
广州
广州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2024
东莞
东莞理工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
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属于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因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所以归属于中外合作院校。
以上合作办学机构享有中外双方教育资源整合优势,可独立颁发中外双学位证书。
非独立法人机构,作为国内大学的二级学院存在,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如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需依托母体院校的招生计划,毕业证书由国内大学单独颁发,外方学位需满足特定条件。
B)合办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指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依法合作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涵盖研究生、本科及高职专科等层次。其设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实施办法,需通过分级审批程序,本科以上项目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专科项目由省级教育部门审批并备案。
目前开设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都是4+0,3+1, 2+2,1+3 学制设置。前面数字代表国内就读时间,加号后面数字代表海外学校就读时间。
(一)4+0项目
4+0项目基本是涵盖上文提到的 11所具有独立法人办学机构的大学,以上均为计划内。
合作办学项目中的4+0项目中就需要擦亮双眼了。这类也是涵盖计划内和计划外。问题更多是“计划外”。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在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https://www.crs.jsj.edu.cn/)上查询项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如,“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上的所显示的信息,自主招生(计划外)80人,招生标准不低于维多利大学在澳大利亚标准,这里大家注意的是自主招生没有国内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只能获得维多利亚大学的学位证书。这种教育部审批/备案的项目在外方学历认证上是不会出问题。
提醒:第一,某些机构,宣传所谓“计划外4+0项目,其实是没有教育部备案,而是用成教或自考项目,套个合作办学的外壳,而这样的海外学历是不会受教育部认证的。第二,凡是说“保录”的一定是虚假的,即便是“计划外”招生也是有名额限制。第三, "计划外" 学生某种程度上区别于统招学生(计划内),其一,理论上拿不到国内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其二,就读期间 不能参与在校期间的科研项目、推优、奖学金等,也无法参加学术活动或者竞赛。其三,这些会对未来申请海外研究生造成不利影响。
(二)3+1,2+2项目
正规合格的项目还是参考"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信息工作监管平台"。
先说说HND项目,Higher National Diploma 英国高等教育文凭(类似国内大专课程)。HND在英国有两种体系,一种是BTEC HND, 另一种为 SQA-AD(原SQA HND)。
BTEC(Business &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即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的简称,是Edexcel的品牌教育产品。在1983年由英国商业教育委员会和技术教育委员会合并而成。在英国有400多所学院和大学开设BTEC课程,在全世界共有120多个国家,7000多个中心实施BTEC成功的课程、教学、培训模式。BTEC HND 所有课程均受英国教学大纲与学历管理委员会(QAC)与英国教育与技能部(DFES)共同监管。
SQA HND受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监管,经我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认证,苏格兰资格监管局( SQA ),由英国议会于1997 年批准成立。 1999 年后隶属苏格兰教育部,受苏格兰首相的直接领导。
一句话概括,SQA是苏格兰体系,BTEC是英国体系,影响力更广。
然而,国内引进是SQA体系。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CSCSE)与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于2003年共同将CSCSE-SQA英国高等教育文凭(SQA Advanced Diploma)项目引入中国,将国外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与国内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以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开创了跨境教育的新模式,成为学生出国留学的有效途径。 这里需要解读是,SQA是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中留服)牵头引进,而“中留服”是教育部下属一单位,所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并没有收录开设SQA-AD学校名单。而具体运作该项目则是“北京吟虹国际教育有限公司”。
能够开设SQA-AD项目的国内大学名单在 " https://www.sqaad.org.cn/list/4/"
而BTEC HND项目开设的学校很少,在学位认证上多少会有些麻烦。所以作为学生或家长要谨慎选择BTEC HND项目。
那么并不是SQA-AD就没有问题,不管是3+1,还是2+2。后续能够对接/承认SQA-AD的海外学校受限制,即使是英国本土的大学,很多学校不接受SQA-AD的课程。在中留服官网上所列出的海外学校名单是“合作院校”,而非“教育部备案”。这就意味着,并非像一些不良机构所宣传的那样“名校捷径”。
三)1+3项目
所谓的1+3项目,说白了就是“预科”课程。
一种是OSSD课程(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Diploma)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文凭。此类课程风险极高,因为国内开设的都是Offshore(离岸),存在大量的成绩作假,和办学机构未经授权等,已经被很多海外高校不承认在中国境内的OSSD课程和证书。
另一种是国内高校自主研发的预科课程直接和国外大学合作或引入了国外大学的预科,相当于把国内高校作为一个教学点。多半打着“转学”的擦边球。但后续做学历认证会有麻烦,正规国内大学在读学生转学海外高校,学生在学信网有相关的学习记录。如果没有国内的学籍那么回国学历认证会有麻烦。
以上老杜总结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哪些是正规的,哪些是存在风险。请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以免上当受骗。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