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中国社科院同事们:
我是咱院派驻陕西省丹凤县挂职扶贫的驻村干部,目前驻村扶贫已一年有余。
扶贫先扶智,我来到当地后,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学生们开设心理认知课程。每周上两节课,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这是一门心理幸福课。 我们这个时代,心理压力很大,要让学生学会看待问题的正确方式,包含个人和社会,创新和物质,道德和精神。
第二, 是一门学习方法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获得的信息优势就比其他人多一点,长期坚持,就能改变自己。 我教学生如何记忆,采取好的思维模式,具体到如何做笔记?如何解题?掌握学习的学习方法。
第三,是艺术感知课程。 感知身边的美,提升自己的同理心,能更好的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思想,理解美,理解艺术,感受空间。
我最早设计的课程, 大体上是这三块,第一块占比最大,第二块次之,第三块辅助,后来逐步转向第二部分内容,其他两块慢慢减少。
为了辅助教学,我出了一本小册子,把认知科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汇总,用简单实际的例子写了出来。我一开始只通过科研局的办公经费印制了300份,结果被竹林关和隔壁土门镇中学一抢而空。
因为数量有限,只能是分班级轮着看,一个学生看三天,换给下一个班级。后来我自己掏钱又加印了350份。
很多学生看后都写了读后感,在和我的沟通中也慢慢打开了内心。学生告诉我说,希望镇上能有一个可以看看书,偶尔能够看些电影,大家一起交流作业的地方。
而这本质上就是一个图书馆。
从此以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弄一个公益图书馆。
我下来挂职,手里没有任何可用的资金,但这事非做不可,比发展产业更重要。我于是向周边撤点并校的小学借了课桌,自己买了投影仪,拉了横幅,让本村合作社支援解决了图书书架问题,最终和当地小学和中学校长反复沟通,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在小学和中学边上租了间屋子,付了一年的房租,把图书馆的雏形打造出来了。
通过扶贫合作,我和中国钢研集团在商洛市山阳县挂职的驻村干部吕海马成了很好的朋友,他答应从自己挂职单位给他的自由经费中捐赠3000元给这个图书馆,我将利用这些经费买一些较好的新书。
可对于一个即使是小型的图书馆而言,这个体量的书籍也远远不够。
我想请大家为我捐赠一些适合学生看的书籍。如果您家里有适合小学、初中和高中生看的图书,不妨捐献一些。比如,您家孩子读高中了,看看是否可以把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图书捐赠予我们公益图书馆。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您的孩子在书内页写一句祝福语,孩子们也会有参与感。这些事情虽小,相信对您孩子的成长,也一定会有帮助。
对于一个贫困地区的家庭而言,文化是家庭决策中最后一个考虑的因素。但您一定知道,书籍就是信息,青少年信息摄入的质量和数量影响未来可以达到的高度。
我自己也很宠爱我的侄女,以前经常给她买书,这次她也准备全捐出自己不需要的书籍。我脑海里回忆了一下她的书架,对比我在当地了解到的情况,这才直观感受到,北京孩子的信息摄入量是当地孩子的好几倍。
我在陕西扶贫,深知基层工作之难。扶贫这个词,听起来浪漫,但事实上是繁重和反复的工作,并非是宣传里说的那样简单。
“扶贫期间,利用业余时间,给当地学生上课,传授有助于他/她们的知识”。这是一句非常、非常浪漫的话,可是给青少年们上课,谁上谁才能知道这其中的苦!当然,苦中也有甜。
事业虽难,唯有努力过后,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
向各单位倡议捐书,此事已向院扶贫办汇报,并收到肯定答复。我虽然很不好意思,但为了解决问题,也唯有厚着脸皮向大家要一些书。您送一本书,圆一个孩子的梦想,相信善举一定会有回报!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镇人民政府 王寅 18810371892
“中国经济学人”读者交流群力争给读者们打造一个交流的平台。
想入群交流互动的读者朋友,请添加群主微信,通过审核后入群。
申请时请标注:希望进CE读者群。
【友情提示】
中国经济学人官方微信号(英文版)全新上线,
ChinaEconomist
An English language periodical that publishes original academic papers and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