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怎么了?
作为国内顶尖的两所大学,先是被削减财政拨款近19亿元,随后又被美国“轻视”——在美国打压中国高校的名单中,偏偏放过了北大、清华,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学校的科研经费除了自给自足外,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财政拨款的。
这个钱数,主要决定于高校的实力,科研能力强,相应的经费也会更高一些。因此,清华、北大每年都是“富裕户”。
可就在去年,两校财政拨款被砍了近19亿元!
根据数据显示,北京大学2020年财政拨款预算减少了10.69亿元,相比去年降低了18.33%,而清华大学的财政拨款预算则被减少了8.12亿元,相比去年减少了15%。
说好的搞科研呢?到底咋回事?
别着急,还有更“奇怪”的。一直将中国留学生当成假想敌的美国,在制裁中国高校的“黑名单”中,竟然没有清华和北大?总不会是美国良心发现吧?
要搞明白清华、北大为什么没有遭到制裁,首先要了解美国的动机。
我们在美国商务部公告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字样“扩充出口管制‘实体清单’,避免‘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威胁’”。
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实体清单?
实体清单,说白了就是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设置的管制名单,上了清单的高校,就是进入了“黑名单”。
而被美国拉黑制裁的这18所中国大学,基本都是涉及高精尖技术研究的高校,撑起了中国军工技术的半边天。
那么清华、北大每年有那么多的科研项目,具体的成果难道比不上国内其他高校?我们看一组数据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根据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清华大学2019届的毕业生里面有1035人选择出国或者是出境留学,其中有710人选择了美国;同年,北京大学毕业生里有1155人选择出国出境,其中有708人选择了美国。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中国家长和各级学校用长时间的心血和资源投入,最终才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纷纷选择了去美国定居,为中国最大的对手效力。
试问,清华、北大源源不断地向美国输送全球顶尖人才苗子,美国还用得着将其列入“黑名单”吗?高校人才流失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普遍的舆论关注,有人甚至感叹,清华、北大已经变成了美国附中。
对此,你怎么看呢?
声明:壹贝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wangteng@admin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756005163@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ebaa.cn/55314.html